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艺术各学科能直接体现美育的教育,作为自然科学的数学学科特别是小学数学中怎样在完成智育教育的同时来完成美育的任务呢?我想应该从教材本身来发掘,做到寓美育于智育的教学中,做到自然体现,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指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并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鉴别、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活动。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与智育、德育、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那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渠道——语文课,更应该把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艺术欣赏中来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美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形态,美育教育存在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提出了在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活动中的"科学美"概念,探讨了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及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美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美育中人格培养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美育从属于德育,忽视了美育在塑造人的方面的独特功能;一是认为美学就是艺术教育,是传授艺术知识和培训艺术技巧,使美育片面化.  相似文献   

5.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早已成为培养发展人才的重要课题,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活动。美育不仅包含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有科学美。对于一个大学生特别是以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理工科大学生,以及从事教育为主的师范大学生来说,使他们在校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美熏陶,除了能够欣赏艺术美、自然美外,还能具备赏识科学美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中学自然科学各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看法只强调“具体的知识”和“具体的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教育。其实,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应该同时包括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与具体知识、具体技能教育两个方面。所以传统的教学论已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并遭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学校美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分辨能力;培养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学校中的美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起着德育、智育、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学校里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除有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激发情感,陶冶心灵的任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1)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化倾向。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普及的、基本的艺术素养教育。专业院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传授艺术理论和训练技能技巧,使受教育者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是第一位的、专业化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受专业艺术院校的影响,忽视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艺术教育求全、求高,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把重点放在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上,使艺术教学过程变成纯粹的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中的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任务,美育在各门学科教学中都能实施,数学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是实现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而美育跟德育、智育、体育一样都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楚地理解艺术教育的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美育任务,实现美育目标。目前,对于艺术教育内涵的理解,可谓莫衷一是,难以达成共识。笔者认为,随着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艺术教育的内涵必然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趋向于其审美的本质。而对于艺术教育内涵的理论探讨则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为此,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多元智能理论中寻找到一些答案。霍华德·加登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了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  相似文献   

11.
让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我国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过程中又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片面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三是“为应用而教,为...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美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智育,也可以说是育智。如果没有审美教育的积极参与,育智就难以奏效。因为,良好的审美活动必然引导人们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反之,要提高审美水平,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智育程度愈高,审美能力愈强。成人教育及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多年来一些办学者或学者存在着只重视学历的不正确观念,使成人及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高等艺术人才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美术教育偏重技法、基础知识及动手能力而忽视了美育的现象。这是成人及职业技术…  相似文献   

13.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的作用和意义人人皆知。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写道: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美育工作。将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教育并举,美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时期,中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中小学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其认识水平,净化其情感,陶冶其性情,使广大青少年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科学的审美思维,健康的审美习惯,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其成为理想、道德、情操都高尚的新一代。显然,中小学加强美育工作,强化美育职能,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是极有意义的,是一个关系到如何在中小学加强社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问题,理应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让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我国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过程中又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片面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三是“为应用而教,为应试而学”。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级各类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上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转变,就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体说,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四种观念:一是树立既重视知识优化又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树立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二…  相似文献   

15.
学校要全方位开展美育李淑荣董兰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美育与各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德育是美育的思想基础,美育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使德育得以深化;智育是美育的知识基础,美育又可为...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无非是把两类东西教给人们:一类是关于事物的发展规律,另一类就是关于事物的价值问题。关于事物的发展规律,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关于事物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在社会主义中国),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智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心理学与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系列文章之二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智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审美观点、良好的身体素质的...  相似文献   

18.
斯宾塞(1820~1903),英国著名资产阶级教育家。1861年出版了教育著作——《教育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的理论概念,并把智育、德育、体育作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他十分重视科学教育,认为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具有教育上的重大价值,并提出了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广泛的学科范围,促使学校教育由偏重文科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转变。在德育上,他提倡“自然后果”的教育原则,主张用儿童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必然反映和不可避免的后果来教育儿童。他要求学校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9.
常听家长们讲,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劝其学习学不进、辅导知识听不进、考试成绩不长进……父母的良苦用心为何孩子难以接受?究其原因,是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天性相悖: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动,寻求快乐,而一些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没有感情色彩的知识传授和行为管束,两者格格不入,当然智育难出效果。但是,如果在家庭智育中渗透美育,寓科学知识的强化于审美愉悦之中,这种教与受教者不相适应的状况将会大为改观。家庭美育即家庭审美教育。是指家长以现实生活和艺术领域中生动、丰富的美作为手段,来滋润儿童的心灵,提高儿童的审…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以艺术为主,结合其他一切审美对象进行的教育行动。美育不仅培养人感觉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智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使道德日趋完善。中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是科学美的教育,科学美的观点由来以久,古希腊毕达歌拉斯学派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