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的月球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或到达月球表面,中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也成功在月面行走。但是,月球太孤单了,  相似文献   

2.
正月球是人类第一个抵达的外星球,在20世纪,人类已经成功登上月球5次了。未来,人类第一个殖民的外星球仍将是月球,而这个殖民月球的梦想将有可能在21世纪实现。在2015年第66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宏伟的计划,为人类打造一个永久性的"月球村",作为国际太空站退役之后的"继承者"。那么,我们如何将月球村建立起来,到了那里又该如何生存呢?  相似文献   

3.
悠悠 《今日科苑》2009,(15):23-23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人类首次登陆月球40周年来临之际,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所带来的震憾和兴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但是亲自登陆月球却仅是为数不多的20几位宇航员,只有他们才与月球有过"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4.
<正>7月20日,也就是人类脚步首次踏上月球46周年之际,美国宇航局资助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结论:可以在5~7年之内把人类再次送上月球,并在此后的10~12年内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而不久前刚上任的欧空局新局长约翰-迪特里希·沃尔纳则宣称,计划最早在2024年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名为"月球村"的人类栖息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栾恩杰曾经说过,纵观人类探测和开发月球活动,可概括为"探""登""驻"(住)3个阶段。建立"月球村"就是要实现在月球上长期住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地在月球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登月的国家。人类最近一次登月行动是37年前的苏联探测器"月球"24号。为什么时隔三四十年后,人类的目光又一次重新聚焦月球呢?这与月球作为太空探索"前哨",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是整个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像其他国家都为自己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一个名字一样,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嫦娥工程"。实施"嫦娥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比如,月球上大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此之前,人类的20多个探测器都是在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着陆。那么,月球背面与月球正面有什么不一样呢?(1)地形不同。月球正面,即面对地球的这一面比较平坦;月球背面,即背对地球的那一面坑洼不平。(2)代表地貌不同。月球正面代表地貌是风暴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着从月球采集到的1731克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的国家。月壤是月球上最重要的资源,对月壤的研究将为人类进一步了解行星起源、探索宇宙奥秘、开展星际探测提供重要信息。这些月壤能为我们揭开地月系统的奥秘,而它又能为人类通过月球这个跳板迈入深空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恰逢人类探索月球6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实现首次载人登月30周年。几十年前,完成人类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的"阿波罗计划",以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那句"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为开端,而今天,随着人类一次次探月的成功,月球的神秘面纱终于被一点点揭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8年年底,中国成功发射了"嫦  相似文献   

10.
正皓月当空,曾经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陶醉,也因此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吟月的诗篇和遐想!我国"嫦娥"系列探月卫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月梦想,开启了人类月球科学探测的新征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嫦娥五号"将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从月面起飞,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然后采集并带着2千克月球土壤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同学们,让我们跟着"嫦娥五号"一起去看看月球月貌吧!  相似文献   

11.
正据新闻媒体报道,我国计划于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探测器将登陆月球的背面。一旦任务成功,"嫦娥四号"将成为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登陆的探测器。消息传出,引起科学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因为神秘的月球之背即将揭开面纱,而一些流传已久的传言,也注定要不攻自破。为什么"嫦娥四号"会选择去月球背面着陆,月球背面隐藏着哪些未解之谜呢?我们今天就来一次月球背面大揭秘。传言中的外星人基地一直以来,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月球背面的各种传言。  相似文献   

12.
谢来 《今日科苑》2009,(13):20-21
美国航天局(NASA)的"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了。它将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月球陨坑观测和遥感卫星(LCROSS),送入太空,开启"探月之旅"。任务的目的是在月球寻找水源并进行详尽的勘测,为2020年人类再次登月打前哨。  相似文献   

13.
开发月球计划让人们充满希望,氧气、燃料都可以就地取材,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元素,利用人类的科学技术,很容易提取氧,甚至连水都可以到月球南极的冰层寻找,若月球能够解决人类的供水问题,那么人类搬到月球居住,将指日可待了。就在人类谈论着如何移居月球时,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月球探测将为开发和利用月球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东部时间10月9日上午7时31分(北京时间9日晚上7时31分)和35分,NASA成功用一枚半人马座运载火箭和一颗卫星连续撞击月球,以探测月球之上的水冰.本次撞月之行的结果将揭晓"月球上是否存在水",这一困扰人们已十年之久的谜团.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6,(9X):F0002-F0002,F0003
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SMART-1)9月3日在一小片闪光中成功撞击月球。以对月球的“温柔一击”结束了近3年的太空旅程,也奏响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颜士州 《科学大众》2013,(Z2):38-39
虽然人类登陆火星计划的具体实施要等到2020年以后,但是大致的设想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成型。和登月相比,登陆火星显然困难很多。人类登陆火星不同于到月球上去,因为月球离地球很近,仅仅几天时间就到了,而登陆火星一个单程就要将花去半年时间。宇航员在太空那么多天,即使备足了食品、饮料等生活用品,身体也不一定坚持得住。那  相似文献   

18.
到下世纪初叶,人类可能会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基地,并将环绕火星和金星进行驾驶飞行,并开始利用轨道站来研究木星。 人类将成功地试用月球上的原材料在月球上进行土木施工、发电或利用月球岩石中的结晶水制取饮用水。如果能发现碳化钙的话,人类则有可能在那里利用太阳能装置来制造氧。 人类将开始用月球上的原料来生产火箭发动机用的燃料。在火星和金星的周围以及木星的卫星上,将建立永久性的研究站。在21世纪,人  相似文献   

19.
<正>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009年12月9日报道,《时代》评选出了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最古老的原始人类骨骼化石"艾迪"名列榜首;2009年度备受关注的"月球发现有水"、"人类表观基因组破解"、"类日恒星周围首次发现类行星"均跻身榜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一炮打响有绝活2003年9月27日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这也是21世纪人类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2005年9月,该月球探测器已在月球北极上发现了一个可以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地方。这里“终年阳光普照,温度适宜”,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宜居处所。科学家称,如果在月球上最大的天然坑(内找到地球上存在的岩石,就可以用来在月球上建造建筑物。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们计划在“智慧一号”寿命末期,即2006年9月初用它以2千米/秒的速度去撞击月球表面,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信息。印度不甘示弱要航月印度原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