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只能增强不能丢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宗旨、高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等都决定了后勤职工必须具有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的后勤改革,使得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和后勤职工的思想、行为、服务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的干部和职工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开始考虑如何提高后勤的竞争力,探讨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与方式,其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对于后勤的发展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文章在阐述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应从表层、内层、深层三个层面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要注重对职工进行服务意识培育;重视职工办事能力的提高;重视后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注重后勤企业软硬环境建设,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条件;注重培养后勤职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稳定、改革与发展问题;后勤职工当前利益与后勤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要求与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的不和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究其根源都属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与否,已成为束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1.加强后勤职工中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竞争上岗、企业化管理和淘汰制度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后勤职工的积极性,使得高校后勤在近几年内从观念、运营、业绩等诸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后勤职工党员大部分都从事管理工作,在自身岗位上能尽职尽责.然而文化水平较低的聘用职工和临时工数量不断增多和后勤职工中党员数量偏低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勤事业的发展.应当认识到后勤职工中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只能增强不能丢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宗旨、高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等都决定了后勤职工必须具有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后勤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 高校后勤社会化使高校后勤集团形成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企业要长远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也就随之提上日程.高校后勤网络文化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它是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高校后勤利用互联网,宣传后勤系统的信息以及工作经验,充分反映了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有效地发挥了信息资源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扩大了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影响. 然而高校后勤网络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后勤网络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较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总体运作效果并不好.二是高校后勤网络内容不丰富,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来吸引学生和客户,网站建设较为单一,缺乏双向互动.可以说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8.
蔡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6):230-230,232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正在发展与成熟,其具有强大核心凝聚力,同时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发挥着约束、激励以及导向的重要功能.而要想进一步拓展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就必须要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中心,才能保持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服务能力.本文尝试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功能、重要性以及具体建设措施四方面内容入手进行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9.
遵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我校后勤党总支与后勤办公室提出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化后勤改革、树立良好形象、落实服务宗旨”的工作要求,开展了“全面树立后勤形象”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目前随着改革和“形象建设”的深入,我们拟以“形象建设”为核心全面开展“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在我校后勤系统更加深入的发展。1.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实质与意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从“企业文化”发展起来的。所谓“企业文化”乃是某一企业长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充分实现后勤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入手。基于此,本文在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职业道德对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重点探讨后勤信息化时代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目的是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推动后勤信息化建设健康、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后勤改革力度、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的保证,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衡量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是否优化,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看其是否适应并促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进程;二是看后勤人力资源群体中的每个人是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最优效应和最佳群体功能。高校后勤优化人力资源要紧紧围绕这两条标准,充分挖掘后勤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应。要达到这两条标准,当前应采取以下措施:1.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重视和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他们转变观念,认清形势,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后勤改革,并且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于成果巩固期,高校后勤也正在实现计划管理到市场管理的转变,处于转型期.把握改革转型期职工心理特点,科学、人性化地作好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具有高校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后勤职工队伍,是深化后勤改革、构建和谐后勤的人力资源保障.本文从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转型期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后勤改革的精神动力,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根据高校后勤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应从搞好服务首先要敬岗爱业,转变观念更要遵纪守法,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仍要强化服务意识等诸方面开展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演奏好后勤工作“三服务、两育人”的主旋律,确保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工作及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加强其文化建设对优化人文环境、建设员工队伍、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等途径进行后勤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高校后勤在向社会化迈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加强理论研究,摸清后勤职工在转轨时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当务之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职工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识和紧迫感,因势利导把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对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后勤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教育部有关部门对高校后勤管理服务质量极为重视,强调在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放开的同时,要切实加强高校后勤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现今后勤改革核心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因此加强后勤管理工作规范化是后勤改革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校后勤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后勤职业目标和道德本质所决定的。因此,后勤职工必须不断地提高职业认识,讲求职业道德。后勤职业道德就是高校后勤职工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本文拟从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内涵和方法等方面作一探索。 1.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高校后勤职业是由高校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高校后勤职业,就有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一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基础支撑。宏观而论,近年来高校后勤队伍建设、运行效率及服务保障水平有了质的变化;但是其文化功能、育人功能仍需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暖心后勤”是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立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弥补后勤建设在“软件”上的不足,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师生舒适度和获得感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和举措。天津大学深化后勤综合改革,推进“暖心后勤”建设,从管理理念、体制机制、软硬件设施角度,破解制约,创新“暖心后勤”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丰富了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高校后勤创建学习型组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校后勤队伍中外聘员工居多,综合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建设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瓶颈.深入开展"创争"活动是提高后勤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高校后勤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要着眼后勤改革,建立学习机制,搞好学习保障,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养成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习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