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功 《当代传播》2013,(2):24-26,29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在坚持媒介环境学"人文—技术"研究视角下的同时实现了三大超越。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的拓展:其一,强化动态的媒介整体观;其二,构建人性化的媒介进化观;第三,提出软媒介决定论。  相似文献   

2.
陈功 《当代传播》2012,(2):27-29,38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涵盖三条媒介演进线路图。该图谱展现了媒介演进过程的人性化趋势,科学揭示出媒介演进规律及媒介演进与人类选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媒介演进过程中人类理性选择的能动地位作了充分肯定,这是对媒介技术决定论倾向的有力纠正。  相似文献   

3.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第三代代表人物,他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广为人知。本文具体介绍了莱文森关于媒介进化研究的著名"三理论",并从技术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概述了现阶段媒介进化的相关研究,试图阐述数字时代媒介进化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姜边 《出版广角》2021,(14):89-91
从媒介进化角度看,数字阅读媒介呈现人性化的进化趋势,这种进化趋势体现在阅读信息传播、阅读信息交流、阅读信息仿真、阅读信息获取等方面.在阅读信息传播方面,数字阅读媒介人性化进化表现为由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逐步转向突破媒介传播的时空限制.在阅读信息获取方面,其表现由烦琐化、盲目化向便利化、精准化发展.在阅读信息感知方面,其表现为由单一化、碎片化的感知体验向完整化、生动化的感知体验转变.在阅读信息交流方面,其表现为由个体化、小范围的交流逐步转向群体化、大范围的交流.数字阅读媒介人性化进化的趋势需要人们谨防数字阅读媒介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2):55-60
本文结合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和媒介生态理论,以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媒介为例,以点带面,从种间竞争和社会选择的角度探求社会化媒介进化的规律。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介的演进源于外来基因和本土基因的融合。围绕着用户、内容、商业等资源的媒介种群间的竞争是社会化媒介进化的内因,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部生境对社会化媒介进化起着"社会选择"作用:政治因素制约了社会化媒介发展的形式和方向,经济因素促进了社会化媒介优势资源的积累;文化形塑了中国社会化的媒体的"围观参与式"和"圈子"交往特征;补救性技术促进未来社会化媒介向人性化、跨越时空、全感官互动、部落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6.
媒介建构观: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建构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重点关注意义的生产与交流,已经具有了全球性的普遍价值。这种传播思想是在传统的意识哲学走到死胡同之后,在"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媒介工具观相比,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表征体系与理论内涵:现实是由传播活动的行动者主动建构的;传播的内容是意义,而它又是由行动者的互动解释生产出来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舆论和媒介效果,而是常识以及常识的运作;采用的话语体系是建构式的;研究方法倾向于多种方法的综合,但以阐释为主等。  相似文献   

7.
徐利德 《青年记者》2017,(21):27-28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师从尼尔·波兹曼,并与麦克卢汉保持亲密关系,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进化论思想.在整体媒介史观的引导下,莱文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媒介进化观点: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救媒介”理论、媒介演进三阶段(玩具—镜子—艺术),这三个理论也成为其媒介进化理论的奠基石.在其理论中强调人和人的理性对媒介发展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现实人文关怀.同时他认为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环境需要一致,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媒介的演化,所以需要新媒介的“补救”.本文从保罗·莱文森的著作、理论思想、研究背景等角度探析其媒介进化理论的思想逻辑,分析莱文森的媒介观点的关联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文雅诗 《新闻知识》2023,(10):80-87+96
马歇尔·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中坚代表,均为媒介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本体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发展进化浓缩为四条定律,分别是提升、过时、再现、逆转。莱文森则从媒介技术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玩具、镜子和艺术,认为媒介的进化主要依赖于人的需求,因此媒介的发展呈人性化趋势。虽然莱文森自认为麦克卢汉的传人,但是在媒介发展论上,两人的观点像是从不同方向爬同一座山,在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媒介发展的轨迹、媒介发展的运转法则、媒介发展的控制力量以及两人在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上,这些差异生成的富有鲜明个性的结论亦为当代媒介研究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硕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2):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媒介哲学家、传播学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评析。研究发现,莱文森从媒介进化的角度理解文明的变迁,并关注特定社会语境下媒介与具体文化形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带有技术乐观主义色彩的媒介(史)观。他认为,媒介的进化会催生文化的去中心化和知识生产的民主化。此外,本文也对莱文森关于媒介理论书写的想象力与表达力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新闻界》2013,(7):9-13
每种新的媒介出现都给社会生活带来变化,并促发人们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在理论上形成"硬技术决定论"和"软技术决定论"两种观点。保罗.莱文森将媒介放在人类生态的大环境中,阐释了媒介在人类生存的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基于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本文认为媒介对社会影响遵循的是生态技术决定论。技术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依据的是技术与生态的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12.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1947—)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保罗·莱文森以"媒介进化论"为核心的媒介理论而成为北美第三代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成为当代纽约学派的领军人物。在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字媒介作为当代技术发展所催发的客观的新生事物,从物质技术和思维两个面向制约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数字媒介拓宽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边界,延伸了实践与认识的耦合关系,但算法工具理性的异化和人工智能主体性的缺失仍在制约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文章旨在重新认识数字媒介应正视人与数字媒介的区别,明确数字媒介的工具属性和定位,了解算法技术的风险与威胁,纠正对人工智能的偏信与盲从,实现人与数字媒介共生。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7):2-8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技术的革新颇为引人注目,新旧媒介不断交替与交融,将传播活动引向更为美好的未来。那么,传播媒介究竟如何发展演变?通过对媒介演进历史的宏观关照与经验分析,本文认为媒介技术的进化源于整个社会的多重选择,新媒介的出现与旧媒介的消亡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其中,有两类选择标准较为明显,即人类的主观需求与技术的客观影响。作为两点动因,二者的互动与联合在各个媒介的诞生与完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媒介与空间在社会关系框架内达成了一致,即空间具有媒介性质,媒介也具有空间属性。由此反观媒介进化与空间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这两种趋势,而且,这两种趋势以电子媒介时代为分水岭分别代表了媒介进化与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媒介内涵颇为丰富,既可指物质形态,也可指方法、形式,还可指状态的界定,在特定的沟通过程中,媒介会涉及精神,从而带有价值评判的意味.媒介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其与传播学、认识论、信息论和价值论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从哲学、艺术和价值评判等角度对媒介进行分析,有助于展示其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刘磊 《当代传播》2022,(3):88-91
“张同学”“柳叶熙”在全网的火爆开启了中视频实践探索的大门。它不仅衔接完善了短视频与长视频,同时还在努力摆脱以往视频的传播规则,试图走向独立。本文从媒介进化视角出发,透过麦克卢汉的“后视镜”理论,尝试解析作为新概念的中视频媒介,并对其发展进路及走向予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媒介与人性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媒介化,二是媒介的人性化,其中媒介的人性化问题受到关注较少。本文将着力分析媒介的人性化问题,认为媒介人性化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媒介与人属性或器官的比附,二是媒介的发展被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加人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玮  蒋科 《青年记者》2021,(15):8-11
当语言遇到互联网,两者相互作用,出现了语言网络化现象,产生了大量与网络空间相适配的语言新现象,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本文从语言学角度与文化传播学角度,阐释网络语言发展变迁的机理;根据媒介进化论观点,对语言网络化带来的语言生态与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解析;并切入网络空间社会治理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和文化消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视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社交电视、iPad等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拓展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仅为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触点,更预示了电视媒介的进化方向——越来越人性化,这将是视听新媒体的共同特征。伴随着电视媒介进化的,还有电视的形态、理念、运营及组织文化的重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摆在所有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