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与“质”,在孔子的学说中,不仅是指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更多的场合,它们分别是指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和这些素养的外显。本文从德与文、德与言、美与善等方面,探讨了“文”与“质”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对立互补关系,并评析了孔子“文”、“质”并重又以“质”为主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2.
论刘勰的文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刘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文质关系的理论。刘勰关于“文”与“质”、“情”与“采”即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的理论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和形式互相依存,不可或缺;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起决定作用;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对刘勰文质观的历史渊源、理论内涵及其影响进行探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与质的关系问题是扬雄美学思想的中心内容。他主张“文质”兼备,二者统一,其中“质”必须符合明道、宗经、征圣的原则,符合这一原则的就是美的。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扬雄对汉赋进行了批评,这源于汉赋的形式与内容不统一,文质不相符。文质和谐才成为美。可见,扬雄对于辞赋的看法,是贯彻了他的“文质”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美学界对儒家文质观的研究都基本上忽略了其与儒家人性论的关系,并认为儒家都主张文质彬彬,从而又忽略了孔子、孟子和苟子的文质观的差别。究其实,孟子主张性善,所以他重质不重文,主张先质后文、要以质救文;苟子认为性恶,所以他重文不重质,注重以文灭质;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因素在孔子的思想中都具有,所以他主张文质彬彬,既主张先质后文,又主张以文救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论的“质”和“文”,相当于今天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是文艺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刘勰在《情采》等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十分精到的见解,作为文艺理论遗产,这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关于质、文问题,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经谈到,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质、文原指“君子”的文化道德修养。但是这种文质兼备的主张对后世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响。东汉王充认为:“实诚在胸臆,文墨着  相似文献   

6.
孔子曾提出“文质彬彬”的命题。《论语·雍也》记载 :“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孔子的这个思想 ,在文艺概论、美学等方面影响很大。历代的美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问题上 ,常常以“质”指内容 ,以“文”指形式 ,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即“质”与“文”的统一 ,反对“质胜文”和“文胜质”这两种偏向。有人说得更形象 :“质”好比是树 ,“文”就是树上开的花。朱湘的《采莲曲》就是一首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歌。一、质的美《采莲曲》是朱湘成熟期的作品 ,是一首既充满着典雅的古…  相似文献   

7.
本文具体论述了汉魏六朝诗质文代变的过程。就地域而言,南朝诗偏于文,北朝诗偏于质;就时序而言,汉诗偏于质,晋宋以下诗偏于文。但无论质与文,真正走到极端的情况并不多,多数作品还是能质文结合,只不过是或质胜于文、或文胜于质并在“胜”的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由此形成了汉魏六朝诗并不单调的色彩。论文还阐述了当时人对于文质兼具的理论认识,论述了与质文有关的自然与雕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质观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规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及文论的发展,深深影响了整个的中国文学史。文质观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论述了文学创作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文质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历史性。中国当代文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亦可以从孔子的文质观中寻得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质问题,即内容与形式问题,是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课题。齐梁时期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在他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中适应当时文学思潮斗争的需要。总结了历代文学兴废的基本经验,融合了前人有关论述的合理因素,深刻地论证了“文”与“质”的辩证关系、划清了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界线、提出了一系列纠正江左绮靡文风的救弊主张,为我国中古文学发展和文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清理这份文化遗产,本文试图从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谈谈刘勰文质观的承传性和针对性,然后谈谈它的创造性和局限性。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文章之学和言辞之辨,从古至今有重修饰和重实用雨大传统。前者讲文质彬彬,请信率巧,以言之有文,而求行之久远;后者讲实用功利,先质后文,以求文之朴实、通达,而有功用。这两大传统,溯本究原,为先秦德法商家所发端并奠定。所以,比较他们修辞观的异同,有助于对两大传统形成原因及价值意义的认识,而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哲学人文观,以礼为中心,以仁为本体。他申说:“质股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质兼备,不偏不颇,最为恰当。“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是孔子…  相似文献   

11.
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内涵意蕴出发,以此句所出篇章和整部《论语》思想为参考,试析辜鸿铭先生将“质”译为“the natural qualities”,将“文”译为“the results of educa-tion”的局限性:缩小了孔子“文质”观的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内容观是对语文素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语文教育意识的核心。语文教育应突破.传统藩篱,从“语文是介质”的本体论出发,处理好文与质、知与行、古与今、中与外等关系,树立新内容观,紧扣“文质相称”、“知行合一”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质魅力必须借助教学艺术这个中介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中,必须坚持“文”与“质”的有机统一,做到文质兼备,才能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淀深厚的学术功底,把握课程内容的“质”,这是做到政治理论课教学文质兼备的前提条件;二、重视语言“文”采,增强叙事分析能力;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文质兼备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创作中,围绕着“文”与“质”这个问题,历代的文论家展开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虽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则不外乎“重质轻文”“重文轻质”和“文质并重”三种基本观点。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就提出过“重质轻文”的主张。老子说:“美言不信”、“辩者不善”(《老子》第八十一章)。明确地表示他不赞成文章有美  相似文献   

15.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质观的背景。主要介绍了文质观的发源和南北朝文质观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对《颜氏家训》的分析。从《颜氏家训》的背景及内涵,分析《颜氏家训》中的尚质和兼文的主张的体现,颜之推认为,写文章要注重内容实质,还要兼顾文章的声律和辞藻。第三部分是对颜之推的文质观的分析。前人的研究仅局限于某部作品中文和质的关系问题,本文通过对颜之推的历史经历和颜之推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来分析颜之推文质并重的影响,即推动了六朝文学的变革,昭示出了自汉至唐文学发展的正确走向,唐宋文学正是在经历了文质调适后显示出来的成果,走向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而如何将其与颜之推的思想贯彻起来应用于现实社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质彬彬"一直是我们所向往与推崇的做人与作文的最高境界。然而,人无完人,文有瑕疵,文质不得兼备。如果文质不得兼备而出现"相胜"的局面,人们往往会有"以‘质’主而‘文’次之"的倾向。文章从"存质舍文"、"质胜于文"和"先质后文"这三个方面着手,并结合历来文学家对"文"与"质"的理解,对"文质相胜"之时"质"更胜一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诗文的文与质、情与采的看法 ,构成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历来是古典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所重视的一个问题 ,对此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曾通过对“文与质”这一传统哲学和诗学命题的重新阐释 ,并结合古典诗歌史的发展实践 ,对“情与采”这对美学范畴也提出了新颖精到的独特看法 ,提出了一个“本色”与“绮丽”兼美的诗学命题 ,从而把中国古典诗学的文质观与情采观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带有总结意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贲饰之道”深远而至美,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辨,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形式和内容相当于《贲卦》中的“文质”关系,即实施初期,突“质”弱“文”,慢慢求索;实施中期,“质”本存在,“文”饰极致;实施后期,“饰极返素”,“文质”相称,课程思政“无为而无不为”,内容形式浑然一体。基于此,概述了《贲卦》和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贲卦》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探究了“贲饰之道”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文质之辩是儒家政治哲学中心议题之一。孔子明确以"与文""尚质"之微妙方式探寻丈质中和之道。董仲舒继承这一主题,并在政治哲学领域将之自觉展开,力倡“文德为贵”“任德不任刑”,为儒家文治、德政主张寻求天道观和经典论说的支持。在强调“质文两备”的前提下,更突出“先质后文”“承周丈而反之质”的时代文化精神走向和政治变革要领。董子更进一步提出“三代改制质丈”说,指出文质更替或忠、敬、文演替是主导历代文化精神特别是政教原则变化的核心法则。董子文质论对理解儒家政治哲学和人类政治生活本质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与质是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中的一对诗学范畴。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质与现代文学理论中的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而是具有自身独特、丰富的历史内蕴和特色鲜明的演变历程。在比较的视域下,对文质概念的缘起、文质关系的历史流变加以纵向的梳理,同时也对中西不同的文质取向及其文化内因进行溯源式的探讨,突显文质论的民族特色,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