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和个人认同,群体认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社会成员群体属性越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上行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距离是群体成员区分群际关系的心理边界,是描述群际差异的重要指标,群体间的社会距离存在相交、相切和相离三种关系;社会学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群际认同特点的描述上,更应该通过对群际社会距离的研究,预测群际关系走向,减少群际矛盾和冲突,寻找建立和谐群际关系的策略。实现群际和谐是社会认同研究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3.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农民工问题则处在这个问题的核心地带,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多次被探讨。该文是一篇针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索,主要是基于农民工与市民互动的关系进行相应的研究。我们希望能通过数据研究得出结论,使之对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4.
从法学的角度来解读市民社会,更多是从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出发。市民社会与民法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不仅表现在二者历史进程的相互交融性以及二者的价值相通性,更表现在二者的互动发展。认清市民社会和民法的关系对于我们培育、发展和完善市民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农民工群体在面临群际不平等时其集体行动、求助倾向和接受外群体帮助行为倾向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的不同行为倾向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社会行动支持与内因通过群体愤怒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农民工群体的集体行动倾向;社会行动支持、外因、向心度和内因显著预测了农民工群体的求助倾向;社会行动支持和外因显著预测了农民工群体接受外群体的援助倾向。作为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在面对群际不平等时其行为倾向的心理机制与西方已有集体行动路径迥然不同,具有自身的行动特点。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以制度公正作为其基本价值核心,目前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和有关对待农民工的各项制度还是很不完善,造成农民工市民待遇缺失。农民工劳动权利行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城镇住房等问题突出,必须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各个角度入手,从根本上给农民工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生产的转变,本文从传统群际关系的农民工主体转移到大学生跨区域就业城市融入的关注点上,分析大学生在跨区域就业中城市融入出现的问题、影响的因素,从相关的群际行为、心理两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在城市融入的现状,分析的最后将提供一些政府政策、舆论引导上的帮助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者们对“Civil Society”的翻译不尽相同,主要有“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民间社会”和“文明社会”等。“二分”论者主张将洛克和黑格尔的两种不同的架构理论进行调和,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三分”论者主张“国家-市场(企业)-市民社会”的“金三角律动”。如何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陛互动,学者们提出了三种模式。学术界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0.
增强民族间群际接触意愿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至关重要。对少数民族(n=294)与汉族(n=340)大学生的问卷研究发现,跨民族友谊可以通过降低群际焦虑增强群际接触意愿。跨民族友谊数量增强接触意愿的效应在汉族与少数民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友谊质量增强接触意愿的效应在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少数民族,随着群际共同命运水平的提高,群际焦虑对于群际接触意愿的负向预测作用减弱;对于汉族而言,群际共同命运在群际焦虑的中介效应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通过中观和宏观水平影响因素的结合,为增强民族间群际接触意愿和跨民族友谊的推进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Discourse coherence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since 196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 the research of discourse coherence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has ob...  相似文献   

12.
段慧敏 《海外英语》2014,(17):243-244
Discourse coherence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since 1960 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the research of discourse coherence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has obtained extraordinary result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been used to explain discourse coherence.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discourse coherence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then special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metaphor and metonymy from cognitive level.  相似文献   

13.
从拉斯韦尔传播5W模式的视角,审视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五大要素,分析以"武侠世界"为代表的互联网翻译的模式特点,探究互联网翻译在对外翻译和传播中如何解决5W的问题上所具有的优势,为中国经典文学外译和传播寻找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与网页相关的眼动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试图发现其中的规律,即阅读网页(多媒体材料)的视线规律与网页结构设计存在的耦合关系,并试图利用这种关系指导网页设计。研究者希望通过文献研究找出目前研究的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集群是天然的创业孵化器,集群中的企业在集群内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会给其带来各种资源,集群网络有助于集群内部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新资源的获取。通过对集群关系网络特征、运行机制进行分析,从集群关系网络的角度解释集群企业国际创业行为出现的动因、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16.
A large number of critics have studied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In this thesis,the author will first provide readers with primary opinions of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and then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study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相似文献   

17.
学的“效应”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效果”、“反应”等平面概念。作为一个兼兼史兼哲的立体范畴,其特征至少有三:(一)它确指学本身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向建构和共同生成;(二)它的运动体现出学作为历史所特有的、必然的“净化律”规范;(三)它的导向或理想化终端,便是哲学高度上的“人的实现”。通过如此考察,我们会发现:以“效应”的视角来切入学,学便具有了另种崭新的存在面貌。这基本可称作“效应的学观”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的全面、完整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文献中对制度的论述很多,但比较凌乱和分散,不利于对制度的理解。笔者从制度的定义、制度的层次、制度的分类、制度的功能等方面对“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旧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在制度界定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制度可以划分为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层次;根据不同标准制度可以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制度具有信息传递、约束、激励以及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LI Lu-lu 《海外英语》2014,(12):230-231,287
This paper sets out to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of learner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based on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This study can be of great help for learners to realize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making them more autonomous, motivated and successful in English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社会现象。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中过度娱乐、娱乐至上现象时常可见。这不仅不利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更对人们在认知、情感、信仰、行为等各个方面产生错误的导向和不良的引领。学界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产生了一批成果。整理与分析这些成果,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推进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深入研究,提高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