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39题是一道跨学科综合题。其中第(4)(5)问是关于历史学科的试题,围绕本大题的主题“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进行设问,考查的内容既是中学历史的主干知识,也是考生十分熟知的内容。但是,该试题另辟蹊径,颇富新意,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10期聂幼犁教授《命题切忌“想当然”》一文,感慨颇多。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命题工作自当慎之又慎;对“想当然”类试题,我们中学教师也应明辨是非,不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起,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开始设置开放性题目(第41题),并在试题材料选取、问题设计、评分参考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使试题考查功能更为明确、具体,开放程度逐渐提高,综合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4.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9年高考数学四川卷第18题的阅卷工作.通过阅卷,对本题有了一些认识,下面从试题分析、考生答卷情况分析和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于2014年6月8日15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以靓丽的姿态展现在山东省几十万文科考生面前。作为高三毕业班的老师,我是于2014年6月9日的10:00左右得以一窥其庐山真面目的。初略浏览之下,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外乎8个字:眼前一亮。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6.
7.
一般认为,历史研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研究者本身因素的制约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一直以来,因为我们过于强调历史学科的社会教化功能,这也就或多或少出现以偏概全和解释偏移、甚至是曲解历史的现象。如果研究者占有的史料少,研究水平低,切入角度不当,过于突出和附会历史的“史鉴功能”,就会出现溢美某一方面而掩...  相似文献   

8.
李翰老师的教学别具一格。他不是要求学生死读课本,而是经常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他将自己看到的历史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更大的范围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他还和学生交流思想,把自己也作为一名学习者,真正做到师生平等。这是在教会学生学习,也是向素质教学的方向迈进。从文章中可以窥视到李翰老师的专业兴趣。做教师的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就不可能保持阅读。习惯阅读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新知识,才能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新的想法和做法。相信这篇文章对读者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感恩体现了个体对于施患者的感激情感和相应的反应倾向。部分青少年较少感恩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养育偏离了青少年的自身本真需要、青少年对家长和教师教育动机的误读和家长与教师本身过于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感恩是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家长和教师应避免对青少年的过度操控,为他们的成长留下足够的自由空间,避免急功近利的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为高校招考新生提供重要的录取依据。同时,高考还发挥检查、评价、反馈和引导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高考命题人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其中值得赞赏的是,高考历史学科的试题更具“历史味”。它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做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也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所谓的“历史味”,依笔者拙见就是试题能够体现历史学科鲜明特征即“学科性”。其要素应包括: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安徽省实施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自主命题以来,每年必考一道地方史类材料选择题(以下简称地方史题),这已成为安徽历史卷彰显徽派特色的一大亮点。每年的地方史题如何呈现,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大焦点。纵观前五年的地方史题,依次考查了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六安双墩汉墓出土文物、历史人文景观、宣纸邮票、汉唐间水利工程等主题,其共性是以古代史为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2.
黄忠敬 《教育研究》2022,(10):83-94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却千差万别。这种理解上的不同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从历史视角来看,社会与情感发展经历了从“智力”到“能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心理学范式向教育学范式转向的发展过程。这使对社会与情感的关注从智力测验走向了能力培养,从学术话语走向了政策话语,并且其研究成果在学校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教育领域发生了“情感转向”,教育越来越强调促进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和幸福感的全人教育。社会与情感能力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由此形成了全球性的教育政策改革运动。这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向都对当下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政策和学校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卷的命题出现了一个新趋势:第48题(历史选作题,属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般不在《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中命制,随便命制一些平常的材料解析题,实际上是貌似选修的非选修题。说貌似选修,是因为人物模块的试题就命制一个“考试范围”以外的“人物”,如,2010年的人物是“曹操”,2011的人物是“钱玄同”.2012...  相似文献   

14.
“猜想与假设”是数学中的合理推理,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也是科学发明的一种重要方法.“猜想与假设”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感性材料和理性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理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猜想与假设”是课程改革理念下出现在教材中常用的新名词.在新课改理念下许多数学问题可以根据题目所述条件对结论进行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学的历史专业当中,国际关系史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演变,研究者本身就需要拥有不同国家政治、文化传统、民族构成、风俗习惯等诸多知识储备。正是研究能力的专业化和研究内容的复杂化,让国际关系史只存在于部分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但国际关系演进,同样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频繁考查的内容。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第41题为例。题目如下: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运动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各省高考物理试题能力检查的重点。回顾四川近四年的理综物理试题,从每年的第24题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运动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一、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乍一看,卷面写得满满当当.考生自己大概也觉得很满意,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1.审题不够仔细。【例1】39题第(3)问:“从经济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定要注意,一个是“经济”,另一个是“秦国”。有的考生虽然答出了秦国强盛的原因。但不是从经济角度分析。比如有的考生答秦国强盛的原因时写道“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好,水草丰富,土质肥沃”。还有的答“秦始皇雄才大略,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统一全国”。这些分别是  相似文献   

18.
1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历史学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方面的落实往往会引发以下两个现象: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改的深化,传统教师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也应该发生变化。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这些能力都属于史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主题鲜明、紧扣主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这既是历史试卷常见的判分标准,又是史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要求。细读近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均有考查史学学术研究基本能力的试题出现。现将2010至2014年部分历史试题呈列在表格中,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