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权力失控导致的“权力病”几乎成了一直难以医治的“癌症”,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其宗旨在于从根本上医治这种“权力病”,实行民主管理,社会监督,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
法治国家政治基础的一般标志有二:第一,其政体是民主政体;第二,其国家权力配置是分权制约,中国权力机制的有分工,但缺乏制约,形成立法系统和司法系统对行政系统的依附关系,权力腐败成为国家的囊肿,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国家权力结构的如下重构实现;实行“政权”与“治权”的分立,在代表机关之下立法、行政、司法、司法以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同学们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孰重孰轻、孰主孰次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一些同学认为国家权力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力决定权利。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公民权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决定权力。考虑到这个问题很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合作的基本原则,“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的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以权力制约和监督为目的的党际监督,能够有效地将国家公共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始终处于人民监督之中。本文在把握民主党派监督性质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民主党派监督对我国执政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说明民主党派监督是实施对执政党和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国家”是政治学说研究不可回避的论域,霍布斯曾因为《利维坦》建立了一个拥有绝对权力和主权者至上的国家而引发人们对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民主与专制的关注与论争。从霍布斯“利维坦”的人性恶与苦难自然状态的逻辑预设出发,一方面在对“个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利维坦”国家权力的至高性与广泛性,也即霍布斯绝对国家权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以人们建立国家的目的为基础,对人们在“利维坦”中的自由与国家法律对主权者权力的设限,也即霍布斯相对国家权力进行探讨,以期对饱受诟病的“利维坦”作浅显的辨解。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教材内容有这样一段文字:“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教材第5页第2自然段)“赋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上对下的一种交给和给予关系。”“宪法赋予”就是宪法给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等权力。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理由是:  相似文献   

7.
教育管理中存在两类不对等关系,一类是行政法律关系,一类是非行政法律关系。在这两种不对等关系中,被管理方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权力包括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专家型权力和参照性权力五种,这些权力都能以“非国家性权力”的方式存在,并会侵害师生权利。约束“非国家权力”的方式与约束国家行政权力的方式相似:把学校和教师所拥有的“非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并予以法律化,然后通过国家强制力予以实施,把权力放在法律的“笼子里”进行约束;加强学校信息公开,特别是加强校务公开,以利于各方监督,把权力放在“阳光下”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8.
1“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我国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相似文献   

9.
司法独立源于国家权力的内部分工,而关于权力分工的理论源头,恩格斯用“人类对自身的恐惧”一语加以概括。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国家的本质像宗教的本质一样,也是在于人类对自身的恐惧,那末,在君主立宪国家特别是英国这个君主立宪国家,这种恐惧达到了最高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平台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平台享有一定的权力有其合理性,网络平台的权力来源于其本身的“自治”权、用户的权利让渡、法律法规的授予、资本与技术的“赋能”。但其在行使这些权力的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问题,侵袭公权力、权力腐败、侵害公民私权等。对此,从治理理念、治理内容、司法审查、行业协会、政府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平台多源治理途径,形成良好的网络平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2.
伦理和道德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但又常常被混淆的概念。伦理指人际互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则是个体对天道、人道及所处社会倡导的价值标准、伦理规范的洞察、领悟和践行。动词性的道德才能真正彰显其本质特征。伦理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关联。伦理学和道德学应是高度相关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13.
文本<废都>是一种源于现实废都、又超越了现实废都的文学范式和艺术文化范式,它是一种由废都文学文字符号、废都文学形象符号和废都文学意象符号组成的描写废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化系统.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通过废都文化氛围的烘托、渲染和暗示,揭示了废都文化隔离机制对于废都人的种种文化隔离现象,并对戕害废都文化人的那种"废都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文本<废都>所揭示的"废都文化"问题,至今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张瑶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124-126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完全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力图使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本文通过对教师角色、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的描述,集中阐述了如何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中国立场: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立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党情的立场;立足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从而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其理论内涵一直无法界定。学术界对于“文学现代性”的讨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时尚性  相似文献   

18.
歧义现象是语码转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动词作为意义表达的主要控制者,其误用成为歧义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动词语义的选择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词义、搭配能力、语用功能,以语用功能为中心,辅以词义和搭配能力的比较是语码转换中正确选择动词语义、避免歧义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编辑改稿是对稿件进一步优化的过程,需从文稿内在的思想价值和外在的语言表达上进行全面把握;编辑改稿的最佳境界不仅是要“改对”,还应该“改好”,使其思想内涵得以升华;要走出观念误区和行为误区,避免“漏过错误”和“改正为误”;要坚守“改必有据”的原则,明确编辑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对作者、读者、社会和历史负责。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党务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辨析电子党务之涵义、探讨其作用、分析其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等几个层面,提出加强电子党务建设之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