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叙事艺术上超越传统的创新为20世纪的小说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她独特的创作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谨、考虑周密的叙事技巧。创作于1917年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其实凝聚了她在聚焦视点、叙事距离、叙事中的标志性过渡、叙事分层、叙事声音等叙事技巧方面的深刻造诣。  相似文献   

2.
张良红 《文教资料》2008,(27):32-34
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第三次高潮中的代表、美国小市镇黑人生活高超的记录者,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在保持传递民族文化重要性这一深刻主题的同时,为树立美国黑人女性叙述声音开辟了先河.该小说独特的叙事方式为作者在文坛上赢得了稳定的地位.黑人女性叙述声音、叙事技巧和非纯粹艺术的创作三个方面是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最显著的叙事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创作不仅受到了美国主流文学传统的影响,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非裔美国文学传统,具有独特的多元叙述特色。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力图分析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的非线性叙述模式、多种叙事声音和多重叙述角度的多元叙事特点,探析其创作对西方文学叙事技巧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心亭看雪》存在两个叙事主体声音的和弦共振以及两重叙事视角的交融切换。叙述者“余”以隐性介入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他在湖心亭所看之奇景与所经之奇事,是一个孤标傲世的名士形象。隐含作者——1645年前后创作《湖心亭看雪》时的张岱,透过叙事视角的转换、叙事内容的设计安排,表现了他在繁华落尽之后更加清醒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刺猬的优雅》通过看门人荷妮和富家少女帕洛玛的交替视角,展示了巴黎一栋高级公寓里发生的故事,揭露她们的经历和心路演变。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芭贝里身为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如何通过女性叙事策略,建构起女性叙事声音和女性话语权威。其写作尝试也对中国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先生的纪录片《幼儿园》,其叙事风格和意义表达都令人印象深刻。对其镜头和声音、叙事及多元意义表达进行研究,可以借鉴纪录片创作如何拓展表达手段和意义空间,启迪人们对幼儿教育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9,(2):19-24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其创作的作品多表现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以及激情模式下的生存状态。小说从叙事学理论中的"时间"、"声音"和"结构"等方面着手,巧妙运用了时序、时距以及叙事者的声音等叙事艺术,在叙述者声音和人物的声音之间协调自如;另一方面又突出"我"的存在,是其在犹太人失语阶段对自我身份的寻求。而正是这独特的茨式叙事风格背后富含的深层意蕴和深厚的人文魅力价值,给德语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形象、直观的文化形式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叙事与影像叙事联姻的产物,小说创作中的影像化叙事应时而生.凭此策略,作家们在创作上呈现出了一种融叙事与造型、表现与再现、时间与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文体特征,有效地开拓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空间.影像化叙事的如此运用,正合亨利·詹姆斯的主张,即小说家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作家的叙述声音,尽量采用小说人物的眼光,客观地展示处于人物观察下的现实.自然,影像化叙事也存在着历史感的缺失、审美空间的束缚等本体意义上的缺陷,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盲刺客》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搭建起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其中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是其完成谊叙事作品的重要手段.作者把高超叙事策略与一贯以来沿用的女性主义题材巧妙结合,揭示了加拿大现代女性的情感、地位和所处困境.本文以叙事学为论述依据,从叙事结构、视角和声音三个方面对《盲刺客》进行一一解析.  相似文献   

12.
电视广告是最精练的电视叙事形态。电视广告中的声音主要有画外音、人物语言、音乐和音响。电视广告的叙事离不开声音,声音是是对画面的补充与延伸。电视广告运用声音叙事也是由广告本身的传统与特性所决定的。本文将结合个案,从叙事视角、叙事时序、叙事时限、叙事扩展等方面对电视广告声音叙事的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发现该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本中作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 ,余华的创作两度引起世人瞩目 ,从八十年代后期冷漠残酷的《现实一种》 ,到九十年代中期温情脉脉的《活着》 ,前后期创作风格迥变 ,对此批评界褒贬不一。很多论者在指责余华后期作品主题陈旧和叙事回归传统时 ,往往忽略了其在叙述声音、叙述结构、叙述语言等方面对先锋叙事的继承和对传统叙事的突破与创新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本独特的审美内涵 ,这无论对作者还是对世纪末的中国文坛都是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15.
女性美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文学创作由个人情感上升到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反映。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的作品《论美》将女性抗争与男性压迫交融,置于具体的家庭与社会背景之中,将两个男女间的纷争巧妙地联系起来,用诙谐幽默的笔调书写了社会中不同阶层女性对男权的反抗。本文从叙事声音与叙事视角两个方面,来分析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女性主义的内涵,为研究史密斯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和叙事技巧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珀涅罗珀记》戏仿《奥德赛》,用多元化的叙事声音重述了史诗中的故事。女性叙事主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叙事和男性权威,表明了作者的女性主义观点。此外,个人型声音、男性声音和集体型声音等多元化的不同的叙事声音相互碰撞,在叙事的过程中分别建构起了自己的权威,逐渐揭开被官方叙事掩盖的故事真相,表明了权威的不可靠性和真相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盲刺客》中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搭建起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其中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是作家得以完成该叙事作品的重要手段。从叙事学角度看,可以从叙事结构、视角和声音三个方面对《盲刺客》进行解析。玛格丽特把高超的叙事策略与一贯以来沿用的女性主义题材巧妙结合,揭示了加拿大的现代女性情感、地位和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基于新媒体语境进行的作品创作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声音元素的设计使用与考虑。声音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因为其具有"不可见"性而容易被忽略,因此本文在对相关作品设计过程进行调查与思考的同时,结合新媒体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以及对用户心理感知的考量,同时对于新媒体作品叙事结构完整性与作品临场感的营造手法进行了详尽论述,提出在新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需要重视声音设计的观点。将良好的声音设计理念结合其他感知手段带入到作品的设计创作中,才能够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新媒体作品。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技巧体现了其独特的叙事艺术,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经典的"经典"。从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和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紫颜色》颠覆性的叙事特色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被雨淋湿的河》是鬼子颇具特色的代表作,呈现了别具一格的叙事特征。文章以西方叙事学理论为基点,分析小说文本在"叙事话语"层上的"时序"、"视角"和"声音"的问题,探讨鬼子独特的叙事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文本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以及鬼子"把故事还给读者,把叙述留给自己"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