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西部山地面积广阔,开发西部山地旅游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区域开发理论、区域旅游开发理论、山地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山地旅游开发理论模式及其指导下的开发思路,并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以景观生态学及旅游学的理论为指导,以2008年的SPOT 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经过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式解译,获得龙门县生态景观分类图,通过景观指数的计算,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山地休闲旅游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龙门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和分维度较高,发展山地休闲旅游的空间潜力巨大。因此,在以后的规划发展中,应该注意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县域优势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景现生态学及旅游学的理论为指导,以2008年的SPOT 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经过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式解译,获得龙门县生态景观分类图,通过景观指数的计算,定量分析研究区内山地休闲旅游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龙门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和分维度较高,发展山地休闲旅游的空间潜力巨大.因此,在以后的规划发展中,应该注意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县城优势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川西山地在地域界定上主要是指四川西部龙门山一线和邛崃山脉中南等山区地带,该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位,过渡地带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和生物景观,聚集了包括九寨沟等众多世界级景区在内的大量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这一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最有效途径,但随之衍生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作者在对四川省九顶山风景区①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川西地区尚有大量类似九顶山风景区等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这类景区的成功开发对整个川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但在现有开发规模和已有旅游产品形象遮蔽影响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有竞争能力的新旅游产品以提高该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深化川西山地旅游开发,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已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空间竞争分析1.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川西山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地形地貌多元化,气候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生态旅游资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垄断性;兼有李白故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使得川西山地旅游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SWOT理论分析法对赣州地区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即通过对山地体育旅游的优势、机遇的挖掘和劣势、威胁的规避,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山地体育旅游开发思路;结果认为赣州地区山地体育旅游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自身的山形地貌等环境优势开发山地体育旅游,能够促进赣南老区的客家体育、红色体育和山地体育三者的快速融合,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户外休闲体育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6.
本重点论述了中部旅游地带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由此而产生的同类旅游景观区之间的空间竞争问题,试图探讨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部地带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重点论述了中部旅游地带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由此而产生的同类旅游景观区之间的空间竞争问题,试图探讨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各旅游景观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  相似文献   

8.
海洋型冰川所在山地气候水热组合状况最佳,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可进入性强,离客源市场较近,许多冰川资源现已被开发为特色旅游产品。然而,景区频繁的人类活动,势必会造成冰川区生态环境破坏,从而殃及冰川的稳定性。目前,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世界大部分山地冰川都因气候变暖而消退,特别是海洋型冰川,由于其冰温较高,运动速度较快,对气候变暖反应更为敏感,退缩幅度更大。目前,如何依托已开发景区先进经验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旅游资源,促使冰川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冰川旅游开发者、研究者和经营管理者所思考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观的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和灵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前景。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带丰富的、独特的、具有垄断性的旅游景观的描述,说明旅游资源是西部地带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西部地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佳切入点,也是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临沂水资源丰富。近几年已开始对主要河流进行了改造和旅游开发,但是对市区滨河景区的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对滨河景区进行旅游深度开发既是临沂旅游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自身特色的需要,也是适应旅游产品创新和升级的需要。对,临沂滨河景区进行旅游深度开发,首先要在核心区域建设标志性景观,打造城市游憩商务区;其次要丰富水体旅游产品,提升城区旅游吸引力;注意营造亲水空间,实现游憩和旅游功能一体化;同时,要重视水文化和历史文脉的挖掘。提升滨河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还需扩大旅游宣传,加强市场营销以及完善交通网络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贵州黎平肇兴侗寨325篇有价值的旅游者网络评论和游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肇兴侗寨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偏好不及人文景观,旅游者对带有侗族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偏好较强。民族村寨旅游者偏好具有很强的求真性,民族村寨村民的言行举止、文化习俗和思想态度是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丰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民族的旅游品牌、协调民族旅游与生态环境发展、建设可持续的特色民族村寨旅游、传承民族精粹文化等方面构建民族村寨乡村振兴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当山走向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底蕴重塑了中国最大的道教名山形象。从自然景观和人文罱观两方面对武当山旅游形象进行美学分析,武当山应尤重人文底蕴的开掘,为其旅游形象的美学设计做好前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布局探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各地兴起,而且发展势头强劲。湖南作为内陆农业大省,具有独特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本底,丰厚多奇的乡村景观资源,较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及潜在客源市场等优势,预示湖南未来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战略上应优先发展东带和西片;产品开发必须突出特色,提升品位;乡村旅游经营需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加强对乡村景观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慢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病带来的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下旅游界所推崇的深度旅游形式。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生态环境、生活氛围非常适合慢旅游的发展。以成都为例的西部地区慢旅游目的地的路径构建包括: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设计与体验;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项目的创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人性化活动空间的营造;"大景区氛围"的营造;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关谷要塞的地理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关谷要塞是古代战争的产物,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自然景观特殊,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类旅游资源,具有大力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立足森林公园实际情况,以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为龙头,以林海杜鹃和奇峰怪石景观为重点,在对木王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综合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木王森林公园的形象定位与发展目标,并根据季节和空间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划分以及设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散居在我国东南山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构建了畲族的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特别是民族旅游被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下作为发展战略以来,畲族传统文化经历了消失、重视、再现的变迁过程。文章梳理了畲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旅游开发实践过程中畲族传统文化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如何复兴与发展畲族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山区,这些地方比较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生态宜人,适于作为旅游开发地。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地贫困的状态,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旅游小城镇是以旅游产业为重要动力推动乡村向城市演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小城镇具有资源基础的特色产业发展的城镇.作为文化遗产型旅游小城镇,河南省淮阳县正在形成以文化节事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小城镇景观体系,构筑出公祭、庙会、节事、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等旅游形态.  相似文献   

20.
刘洋  田丹 《教育文化论坛》2013,(6):109-111,119
在旅游修辞话语中,“信奉”是并列于“事实”的两大劝说出发点之一,是有效说服受众的主要基石.面对西方游客,他们自身的旅游自然景观风景审美文化影响着他们对自然景观的取舍.本文通过分析西方游客自然景观审美文化中的“崇高”、“优美”和“如画”三个概念,把握住了西方游客对自然景观的审美采取一种超功利的“信奉”,理解了西方旅游文化如何影响西方游客对贵州旅游自然景观产品进行选择,以期实现外语和旅游方向相关人才教育和培训的价值,思索贵州自然景观文本修辞与文体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