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民,花了许多钱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到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他的心情变得很沮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矮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灵机一动,决定在这块劣质的土地上大量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又大量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作为血清销售。他的生  相似文献   

2.
《阳光搜索》2006,(4):46-46
有个穷农夫手里只有很少的钱,只够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土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能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圈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可农夫没有埋怨,更没有绝望。他开始养殖大量的响尾蛇,然后取出蛇毒卖给各大药厂,蛇皮高价卖给工厂做皮包,蛇肉则制成美味可口的罐头卖到了世界各地。随着养蛇业的壮大,许多人慕名前采参观,一年的游客居然达到数万,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这块昔日谁都不愿意要的荒地如今成了他的聚宝盆,这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响尾蛇村现在可谓名气冲天。  相似文献   

3.
素材卡片     
变劣势为优势有个穷农夫手里只有很少的钱,只够他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土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可以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圈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一种黄鼠,它们天敌众多。獾、金雕、红尾雕、响尾蛇、大青蛇、短尾猫、丛林狼,每天都在对着弱小的黄鼠虎视眈眈,但黄鼠们却在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繁衍生息下来,靠的是什么?洞穴里是相对安全的,但它们必须每天到外面去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5.
何开俊 《贵州教育》2012,(Z1):16-17
"我的父母靠耕耘这块土地养大了我,我要靠耕耘这块土地种出希望。"这是陈羽婵老师工作的座右铭。一个朴实、地道的农家女孩,从站在讲台上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努力地奋斗着,希望山沟沟的明天会更美。漫长的教坛生活陈老师种出了许多希望,如今  相似文献   

6.
有个穷农夫手里只有很少的钱,只够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能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圈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  相似文献   

7.
农村题材小说的新生面──孙犁小说的独特性彭瑞琪孙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三代作家。他在冀中平原上土生土长,这块平原,令他流连眷念,心驰神往。历史条件和他个人的思想气质决定了他将冀中这块土地,作为他的文学创作的摇篮,这块土地上人民的生活,成为他创...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 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母靠耕耘这块土地养大了我,我要靠耕耘这块土地种出希望。”这是陈羽婵老师工作的座右铭。一个朴实、地道的农家女孩,从站在讲台上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努力地奋斗着,希望山沟沟的明天会更美。漫长的教坛生活陈老师种出了许多希望,如今不再年轻,但她依然笔耕不辍,春晖在她心头依然闪烁着。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之友》2009,(2):7-7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相似文献   

11.
程刚 《少年月刊》2012,(Z2):75-76
北美洲有一种很小的松鼠,叫金花鼠。这种鼠自我保护的本领很奇特,当它遇到敌害时,便会发出一种类似响尾蛇的声音,敌害听到这种声音后,以为真的有响尾蛇在附近,便会无心恋战,很快逃走。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响尾蛇也经常上当,当它们听到金花鼠惟妙惟肖(wei  相似文献   

12.
保罗·盖蒂是美国的一位石油开发商,他曾经买下一片土地,在这块地里蕴含大量的石油,可惜这片土地正好处在一片森林里。很多石油公司嫌这块地面积不大,道路不易铺设而放弃了它。保罗·盖蒂和他的下属到现场看了这块地,却发现这里是可以采出石油的。但保罗·盖蒂经过分析,认为这块地没有太大的开发前途,因为他的面积比一间房子还小,并且只有一条4尺宽的小路通到这里。这么窄的路一般的开采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保罗·盖蒂准备放弃此地,员工们当时都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但是保罗·盖蒂还是有些舍不得这块地,最后决定让员工们讨论一下,各抒…  相似文献   

13.
“先礼后兵”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理智行为,想不到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已有许多动物在实行着先礼后兵的信条。先来瞧瞧响尾蛇吧!响尾蛇的尾巴会发出声响来,这类蛇不只一种,发出声响的器官是角质的环,环既坚硬,又轻巧,尾巴剧烈地摇动,便产生“哧哧”的声音。当响尾蛇遇到敌人,例如野兽、猛禽或猎人,它立刻竖起尾巴,不停地摇动,发出清晰声音。这是响尾蛇在警告面前的敌人,意思是说:“赶快走开,不要惹我,不然我会毒死你!”  相似文献   

14.
草原行     
在内蒙生活了整整十六年了,或许是出于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我有一种作为内蒙人的由衷的自豪感,更何况我又是个蒙古族姑娘呢。然而由于生长在大城市,我从没见过千里草原、大漠风沙,不曾骑马牧羊、打草挤奶,这又成为我这份自豪中的遗憾,我能算真正的内蒙人吗?但我知道,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这里是我可爱的家园,于是我便久怀了解这块土地的渴望了。父亲很理解我这种心情,他曾说:“真正了解一块土地,首先要了解她的人民。”我对此似懂非懂,而今我却真的要到草原去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原遍地花……”带着美好的梦想,我跟随草原…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宋代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一生留下了六百余首光照千古的词作及一些卓越的政治与军事论文。他自四十三岁起被迫退居江西上饶、铅山县农村以致含愤而逝,在江西这块土地上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有关他的遗迹。去年是辛弃疾诞辰850周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探讨他的词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有利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还存在着庞大的文盲群体,由于他们缺乏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营养,而成为贫穷、落后、愚昧,甚至罪恶滋生的土壤。这是一块瘠薄的土地。耕耘这块土地,有的人望而生畏,有的人半途而退,有的人敷衍塞责,然而在这块土地上更有着许许多多的执着眷恋者,辛勤耕耘者,我们的主人公克山县教委副主任姜殿福同志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在  相似文献   

17.
李育善新出的散文集《山里的事》收入文章近八十篇,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写他的家乡商洛风土人情的。我读了这部地域色彩很浓的集子,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作者通过他记叙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将陕西商洛地区当下那勃勃生机的生活风貌和发展态势呈现了出来。乡土风情素来是作家喜欢描写吟咏的对象,跟许多作家站在家乡之外写家乡不一样,李育善笔下的风土人情更具鲜活味儿,他的这些文章就像是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瓜果树苗,青枝绿叶,葱翠可爱。这是因为作家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他是时刻与这片土地联系在一切的,他的根,他的爱都在这片土地上。他以一颗虔敬的心,记下了这片土地上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他们的欢乐以及烦恼,让我们感觉到这一切都是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活剧,这是一个立体的活的商洛。  相似文献   

18.
桑梓情深——记介休市张兰镇成教工作者胡连生□本刊记者张金英通讯员李忠贵胡连生是一个普通的成人教育工作者,出生在介休市张兰镇这块土地上,他对脚下这片土地充满了圣洁的感情,因为这是他的故乡。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巴·布林贝赫是当代蒙古族著名的抒情诗人。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祖国的北方,在内蒙古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辛勤的劳动着、歌唱着。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他发表了长诗《生命的礼花》,以格调豪迈、感情奔放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群众的喜爱。他的诗作已翻译成多种文字,许多国际友人,都听到了他的歌唱。因此,探讨这个有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当代蒙古族诗歌发展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命题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有一位农场主逐渐厌倦了自己的农场,因为他从出生时起就一直生活在这儿了,他所有的日子都是在这块方圆160英亩的土地上度过的。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