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心愿 我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文学专业就读时,老师就重点介绍了普鲁斯特和他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称<追忆>),读过这部巨著的片段,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巨著有七卷小说组成,长达200万字,书名分别是:<在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边>、 <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新找回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的七部200余万字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已经问世了,余下各部都已安排就绪,虽说还有一定的工作量,但多半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借用法国人的一句话,叫“事实上完成”了(“Pfatiquement terminé”)。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部蝴蝶巨著──《中国蝶类志》评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周本庆河南省“八五”重点图书、中国“当代科技重要著作”、我国第一部全国性蝴蝶巨著──《中国蝶类志》(下面简称《蝶志》)已出版。这部巨著由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教授担任主编,我国各省(区)(包...  相似文献   

4.
《一代画圣黄慎研究》这部84万言巨著,是丘幼宣潜心研究20年撰成的,此书于2002年9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在扬州举行的“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上受到好评。 这部巨著有四大特色:一是“全”。全书结构宏大,包括(1)年谱,(2)评传,(3)考辨论文(18篇),(4)绘画过眼录(486幅),(5)书画目录表(1205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共七卷现已全部问世,他的研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的科学技术文化,由此赢得了崇高声誉。然而,近几年来这部巨著似乎正面临“危机”,各种各样批评乃至否定的意见向它袭来。有人认为李约瑟的这部巨著“为中国人说好话”,“拔高古代中国人的成  相似文献   

6.
飞腾于九天之上的火龙──评长篇小说《钢铁和太阳》姚一风《钢铁和太阳》是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写这部书的是名工人,叫郝敏,是一个经历了社会诸多变革的“老三届”。“文革”前就读于北京三中。1971年进工厂当工人,一直到现在。“文革”摧毁了他的天文学家之...  相似文献   

7.
首先声明,时尚文章中所称“必读”、“不得不读”之类字眼,朋友们最好别从其本来意义上去看,顶多当作“隆重推荐”、“吐血推荐”(网上常见语)的同义词即可。下面的推荐之语不必太当真,只当春风过耳可矣。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林“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又有“幽默大师”之称。这部书写成于1937年,英文原名《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已印行40余版。从这部书中可以看一下有情有趣的男人是如何解读中国文化的。这部书与《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My People)可谓中国文化“入世”的先驱之作。他的随笔作品以至演讲文字都颇值得一读。李敖《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  相似文献   

8.
《方汉奇文集》和《宁树藩文集》在长江新闻学院和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下 ,近日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长江新闻传播系列丛书 (史论篇 )中最先推出的两本巨著。其中 ,《方汉奇文集》原拟书名为《发现与探索》(以“方汉奇新闻史文集”作为副题。现改称《方汉奇文集》)。和作者前此出版的《中国古代的报纸》、《报刊史话》、《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史与报人》《新闻史上的奇情壮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三卷 )、《中国新闻传播史》、《大公报一百年史》等书一样 ,这部文集闪现…  相似文献   

9.
时尚人物     
陆天明:我从不把文学当游戏 以创作反腐题材小说著称的作家陆天明即将推出新的长篇小说。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三部长篇巨著不同的是,这部以当代西部为题材的新小说不再只是说“反腐”,它更多的是表达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陆天明  相似文献   

10.
在一本不足一厘米厚的小册子里,追溯中国古典文学几千年的浩翰往事,仿佛是不可能的事,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的《追忆》稍稍例外,虽然不像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那样用了七卷笔墨、二百万字仿佛是写了一辈子,但从1984年讲座到1986年初版,仍可说有他40岁以前的全部体悟囊括其中,这位著有《初唐诗》、《盛唐诗》、《传统的中国诗与中国诗学》、中文名为宇文所安的哈佛大学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在这部中译本不足170页的著作中,轻擦去蒙在石碑与箭镞、时间与往昔之上的积尘,借了典籍、碎片和记忆,在文明延续与文化递传过程里,讲述他所承认的“永远不能完整”的“有生命”的过去。时间在两岸呈现出奇异的光芒,其见识的锐敏、深邃,仿佛引我们溯流而上的水。  相似文献   

11.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是一部世界驰名的药典,对祖国药物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它早已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俄文和朝鲜文,在许多国家出版。这部一百九十多万字、共有五十二卷的医药巨著被外国科学家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东方医药巨典”。你可知道这部药典是怎样完成的吗?据说,李时珍从三十四岁就开始动笔,完成时已是双鬓染白,鹤发童颜,六十一岁的老人了。为这部书,他整整花了二十七个年头。写书期间,他一方面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药农,注重实地考察,用了十年工夫进行调查,足迹遍及湖广、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的险山恶水、峭壁悬崖,走了上万里的路,访问了成千个人。另一方面,他又苦读医书,  相似文献   

12.
业余研究点传记。当看到这部浓缩的“一卷在手,了然于胸”的《世界传记名著鉴赏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辞典》),我真是喜不自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硬是将这部近百万字的“百科全书”通读了两遍。遗憾的是,这部由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院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撰写和编译的书,却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让人感到言过其实而大失所望。 归纳起来,《辞典》主要有如下几类问题: 一是名实不副。这是《辞典》最大的硬伤。书名冠以“世界传记名著”,理应尽量收入世界著名传记作家的巨著,尽力收入世界历史长河中最新明星的传记名著,但该书却收得很不理想。书中所选传记都是外国的,莫非中国不包含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13.
一 郭沫若在《初出夔门》中曾经追忆说: “1913年的6月,在‘第二次革命’的风云酝酿着的时候,天津的陆军军医学校在各省招生,四川招考了六名,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其时他刚满20岁。他的年轻的生命“就像大渡河里面的水一样,一直在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地流着”(《少年时代·序》)他不满于祖国黑暗与腐败的现实,而对自己所处的那个封建礼教谨严的家庭,也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厌倦感。他总想离开四川盆地,离开那个深井般的“家”,出去过一种自由的生  相似文献   

14.
我对《机械公敌》(又译《我,机器人》)这样一部根据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小说改编的影片,原本没有太多的信心,因为对于思想厚重的阿西莫夫来讲,这部片子更适合拍摄成《人工智能》那样“沉闷”的形式。但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毕竟不是斯皮尔伯格,他还没有大腕到可以拍一部电影而全  相似文献   

15.
吴潮 《中国编辑》2007,(1):79-81
2005年9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以下简称《资料汇辑》)。《资料汇辑》共分10辑,425万字,收录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54人的各类研究资料。根据编纂者介绍,这一套10卷本的巨著,是经过“多方查阅,广为收寻”,付出大量艰辛,“历时七年”方始成书。《资料汇辑》无论从书籍的篇幅上还是资料收录的程度上,“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均超过以往出版的同类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部巨著。在此之前,我国的编辑出版学界并没有相关的同类型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陈榄 《大观周刊》2012,(5):69-69
他被全世界的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他创造了《科学管理理论》这么一本巨著,他和他的巨著掀起了一场企业管理是革命,激励和启示了无数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7.
在李约瑟博士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SCC”)和其他论著中,以及有关论述他的文献资料中,均存在有内容、史实、文字、逻辑和翻译等方面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偏爱原始性》是贡布里希(E.H.Gombrich)的最后一部著作。在写作此书时,作者已然步入风烛残年,却依然能用洋洋洒洒而又张弛有度的语言,阐释贯穿于艺术史中的一个现象,即不断回归原始、走向“倒退”的趣味倾向。在此之前,贡氏早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扛鼎之作,相比之下,他这部多少带有些“小品”意味的著作,在学术界并没有引发过多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欣喜收到挚友念曾从南国寄来的馈赠一《深圳商报探索与拓展》(以下简称《探索》)一书,集中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用心、用脑通读了这部长达120万字的新闻巨著,同时写了约3万字的读书摘记。研读《探索》,与其说她是一部特区新闻学巨著,新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倒不如说是《深圳商报》复刊8年来,同仁们历经风风雨雨,辛勤笔耕,用血汗绘制而成奉献给世人的一幅创造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堪称新闻“深圳速度”、“深圳效益”的精美画卷,探索与拓展出的一条中国报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坚持“政治家办报” 《探索》的开首篇—“代序”,…  相似文献   

20.
陈原说他从未编过词典;又说,他是词典的“接触家”,“接触”了一百多种大中小型词典、字典。这些工具书享誉文化界,影响了几代人,而陈原做的都是幕后工作——策划、组织工作。陈原关于词典活动的正式开始,缘于一场大批判。1974年3月,由姚文元发动、迟群布置,开始对内部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进行大批判活动,诬蔑这部词典是“封资修的大杂烩”,是“出版方面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一个典型事例”。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是1955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