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教《包身工》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模式,首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1.福临路的带工老板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从芦柴棒一样的包身工身上得到的收入约多少钱 ?2.日本纱厂每年从每个包身工身上至少榨取多少钱 ?3.通过计算,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运用这些数字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改变了以往沉默懒动的习惯,个个兴趣盎然,不停地翻书找条件、计算、讨论,整个课堂沉浸在紧张而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被充分唤起和开掘出来。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  相似文献   

2.
一、典型场景。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包身工典型的一天生活。课文前面三部分的第一层次,分别描写包身工的清晨起身、早餐、上工等三个生活场景。包身工起身,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包身工早餐,读者目睹他们猪狗不如的饮食;包身工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的情景。这三个生活场景,犹如一组电影镜头,再现了包身工一天悲惨  相似文献   

3.
《包身工》以其主题的深刻一直成为中师文选教材的必读篇目。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组织材料的主线,穿插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趋向等内容,构成了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果变换一下认识角度,就不难发现本文结构的另一特点:以“猪猡”为纲,选择了包身工的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及人身待遇等方面的材料,用蒙太奇手法剪接,多层次多侧面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简言之,“猪猡”这一称谓,成了《包身工》这篇文章的文眼。■一、“猪猡”一般的生活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使中国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更是痛苦不堪。日本纱厂…  相似文献   

4.
《包身工》一文中,对包身工有“猪猡”、“机器”、“(?)装劳动力”、“泥土”、“(?)鸭”等多种比喻称呼: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包身工》一文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为了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包身工人(?)(?)(?)(?)的生活状况加以揭示,从而表达了作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第一期刊登了《读<包身工>琐记》一文,读后很受启发,得益非浅。但也有一点不成熟的异议,愿提出来商榷。《读<包身工>琐记》中说:“《包身工》与一般报告文学不尽相同,作品中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没有一件完整的事件,通篇是一些片片断断的零星材料。”《包身工》有没有完整的人物,与分析该文关系甚重,需作深究。《包身工》依时间为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着重写“起床”、“吃粥”、“劳动”以及对这三个场面的分析和揭露。被组织进去的片片断断的零星材料,大部分用来  相似文献   

6.
《包身工》这篇文章与普通的文章不同,它属于一种报告文学,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充分揭露了当时那个年代中国工人阶层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也预示着工人阶级未来的崛起.但是,单纯从阅读文章中的文字并不能深入感受其中的内涵,为此本文从细节出发,对《包身工》的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夏衍创作《包身工》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为了反映当时基层工人的生活,夏衍亲自到当时的东洋纱场进行采访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夏衍所写的包身工所在的工厂,是日本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具有高度侵略性和剥夺性的工厂。相对于普通的工人而言,包身工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人身自由,而由于长期缺乏人身自由,包身工对自己的人格也逐渐忽视,个人尊严的缺失,又反过来让他们在工作当中更多的缺乏自主性。这样的一个群体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紧扣文本,学会分析探究报告文学类作品之主题,了解包身工一天生活状况,激发学生对包身工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包身工制度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包身工》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轻骑兵”,真实地“报告”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典型语言和典型意义。 一、典型环境 文章对包身工制度的揭露,展示在一个特写的典型环境中。课文前面三部分中第一层次分别描写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三个生活场景,包身工的起身,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包身工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包身工上工,读者目睹她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繁重劳动的情景。这三个生活场景如同一组电影镜头,再现了包身工一天悲惨生活画面。“七尺阔、二十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十…  相似文献   

10.
经过“沪东公社”(进步分子利用基督教青年会的机构 ,在杨树浦办的一个以工人夜校为中心的服务组织 )同志们的介绍 ,我认识了一位在日本内外棉纱厂做工的青年团员杏弟。和她谈了几次之后 ,觉得真要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单凭搜集材料是不行的 ,非得实地观察不可。我找到了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中学时代的同学 ,到包身工工作车间去观察了几次 ,对她们的生活 ,那是非得亲自到包身工们住宿的工房去调查不可的。对现在的年轻工人来说 ,那种情况恐怕是已经很难于理解也很难于相信的了。在当时 ,包身工住的工房 ,实际上是一所管理得十分严密的监狱…  相似文献   

11.
在报告文学《包身工》诞生之前,上海的明星电影公司就曾拍过一部电影,叫《女性的呐喊》。这是第一部描写包身工的文艺作品。它的材料,就是夏衍提供的。夏衍最初了解包身工的情况,是通过中共上海地下党中从事工人运动的几位同志。夏衍也曾接触过一些描写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女工生活的文艺作品,和她们比起来,中国的包身工简直就像是生活在地狱了。夏衍后来回忆说:“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更使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感到‘灵魂的震动’。” 1935年,夏衍找到了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中学时代的同学,到包身工工作的车间去看了几次,对她们的劳动条件有了一些了解。可是要懂得“带工头”对包身工的管理制度和她们的生活情况,就非  相似文献   

12.
康老师是学政法的,改行教中学语文已有三十多年了。几十年来,他系统地学习了语言文学专业的各门知识,对古典文学和古文字学花了更大的功夫,有较深的造诣。他还精通英语,早在解放前,就发表过文学翻译作品。丰富的学识使康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讲究课堂设计,不拘成法。康老师十分注意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一篇课文,从突破点的选择,到纵深发展的过程,从教师的讲解内容,到学生的练习活动,他都苦心思索,以求最佳方案。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苦难生活有三个场面的记叙描写,分析批判包身工制度有三段议论,它们是交错排列的。讲课时,康老师择出三个场面让学生认真读,  相似文献   

13.
一、<包身工>:瞄准情感目标,呼唤人文关怀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思考两个问题:(1)如何把有关"人文性"的内容摆到语文教学的应有位置;(2)通过怎样的手段才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上升到哲学层面来看,前者属于"认识论"问题,而后者则是所谓"方法论"问题.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包身工>,更感觉到这两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衍的<包身工>,是作者于1935年用几个月的时间深入上海日本纱厂调查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之后写成的.1936年发表在由沈起予主编的左联刊物<光明>杂志创刊号上.文章旨在通过对包身工悲惨生活的描述.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中国工人的滔天罪行,暗示了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推翻这一吃人制度,迎来黎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包身工》这篇课文,恰是翻开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沉重的一页。常说旧中国国家主权破碎,人民苦难深重,从《包身工》当中,可以得到具体的印证。根据课前预习的要求,从课文中挑出可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要根据题材、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而定,从表达效果出发选用不同线索。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条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以母亲这一人物为线索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鲁迅的《藤野先生》是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的。有的文章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在阅读分析过程中,需要仔细的思考。如夏衍的《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要线索,写她们从黎明被喝着起床到黄昏疲惫不堪地放工回来,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以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必将灭亡作副线,深刻的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又如鲁迅的《药》,以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和小栓之死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的斗争,被杀害,血被吃为暗线,小说中两条线索交织,揭示了复杂的主题思想,既揭露了封建统治者  相似文献   

17.
一、《包身工》的主题关于《包身工》的主题,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是这样阐述的:“它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还应该补充一点,那就是揭露  相似文献   

18.
一、直判式 即授完内容,直接停止。如《包身工》:“今天我们就了解到包身工的生活场景为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熟悉课文,以便深入理解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二、余味式 即古典小说的“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法。”  相似文献   

19.
记叙性的文体,写好人物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而称呼在人物语言中,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高明的作家常会巧用称呼来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现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一、反映人物的境遇在夏衍的《包身工》中,作者写带工老板爪牙吆喝包身工起床时,谩骂她们为“猪猡”、“懒虫”,甚至用“芦柴棒”直接代替名字。这些称呼,再加上有关描述,形象地说明包身工不被  相似文献   

20.
《瀑布》是一首现代诗。通过描绘瀑布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作者抓住瀑布声、形、色的特点,按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来描绘、抒情。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教材的特点,教学中应注意渗透以下学习方法:1.按一定顺序观察景物的方法;2.观察事物时抓住特点的方法;3.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感情的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可设计以下教学环节。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