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是其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对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分析探讨这些问题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带来的影响,提出应如何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对策,使之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民主,民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民主———村民自治,对于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村民自治对建设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所积极倡导建立的一种良好的社会模式,它着眼的是整个社会的建设,所以应当且必须包括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上村民自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几方面分析了村民自治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就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没有健全和谐的社会作支撑,任何厘清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是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成效的。提出“和谐社会”,在我国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村民自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并长期处于实践领先的状态。尽管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不断遭到非议,但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生长、发育和提高。理论界和实践者现在需要做的工作不是关于村民自治的是与非的判断,而是思考如何推进村民自治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入手 ,认为村民自治因其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而能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它能增强农村资源动员能力、减少村民的非制度化参与、约束村组干部的不良行为、有效抵制乡镇过度提取。文章还强调 ,只有解决好村民自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颖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75-76
村民自治是对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它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8年农村村民自治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8年村民自治工作的新发展1998年,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机遇之年。在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大背景下,村民自治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村民自治政策得到强化和完善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多种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村民自治。一是1998年初,中共中央在部署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明确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有重要意义。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 ,既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步骤 ,又是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研究农村村民自治问题 ,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村民自治与我国农村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村民自治是伴随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进程而出现的一种村民自治管理模式 ,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民主原则在中国农村的具体体现。村民自治不但是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而且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和谐社会中四川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四川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四川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自治组织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从正确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完善参与机制,提升文化基础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法律作为基础和保障,构成和谐的法律需要法律各价值之间、公法与私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共享是和谐的共享,和谐是共享的和谐。那么,在非和谐因素广泛存在的社会转型期,如何实现共享呢?文章基于这个视角,从思想互动、政治理性、社会自治的三个动力支点,详细分析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民族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必将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社会,也是最佳的社会形态。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有着其它文化机构所无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的诸多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自主性的充分发展。社会组织的广泛兴起是社会自主性增长的客观载体,公民意识的普遍崛起则是其主观要件,并在本质上归结为社会权利的扩展伸张。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民族心理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民族区域自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心理素质建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民族区域自治从法律上肯定了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协调发展、政治优化、文化素质的提高、平等意识与诚信机制的构建,这对和谐社会民族心理素质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慈善组织通过帮扶、救助等实际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认识慈善组织在和谐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积极作出慈善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关系到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