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进中举》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人的灵魂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这一主旨。 相似文献
2.
《范进中举》中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很多,最精彩的就是范进中了举人后的一段: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相似文献
3.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造中最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常把彼此之间互相对立的人物、事件或同一人物、事件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对照起来进行描写,以突出人物性格,强化矛盾冲突,渲染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就课文《范进中举》围绕范进中举前后的贫富、冷热、哀乐及荣辱的对比,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内容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作者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辛辣地讽刺了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对封建读书人思想和灵魂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品读关键词好字,理解文本内容,感知范进形象;2.围绕关键词好字,探讨小说主题及其深刻的内涵。[教学重点]紧扣好字,引导学生用对比手法理解文本及范进的形象。[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探讨小说的主题及其深刻的内涵。[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你有机会走进合肥市安徽名人馆时,定会惊叹安徽真是人文荟萃、群星璀璨啊!其中,在文学艺术的天空中有一颗星非常耀眼,他就是清 相似文献
6.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内容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作者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辛辣地讽刺了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对封建读书人思想和灵魂的毒害. 相似文献
7.
8.
《红字》是霍桑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作。作者笔下的白兰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破灭,也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寻找。整部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尤其是小说的三个高潮都巧妙地安排在示众台上,并且每次示众,四个人物都全部出场,每个形象都发生了鲜明的对比转折性变化。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对比,以及作品线索"A"字象征意义的分析,对霍桑对比手法的运用做了简单论证。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突出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0.
易湘林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07,(1)
毫无疑问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对联知识的穿插与运用。教师巧妙运用对联与学生对话,使梳理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人物的环节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有文化性。这是这节课不同于其他课的特色之一。但是这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只是一种比较高明的形式罢了,并不能因为采用了这种或另一种新形式,就可以成为新课改的典范课,而这,恰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一种认识误区。其实这堂课隐藏在“对联”这个高明形式之后,而真正使课堂体现一种新气象,真正吸引学生,吸引我们的,乃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对话方式、彻底的生本思想,以及教师对文本真正的深入理解与掌控。只有这些根本性的深层次的理念渗入,才使本课堂不受预设的牵制,行云流水一般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达到一种高度的自由与和谐。一篇传统的“反映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文本,被教者以举重若轻的态度轻松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接,进而又实现了更加符合学生年龄与身份的对文本的创新与超越,读出一个“可爱的范进”来。不仅如此,实录中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儒雅课堂与口语课堂的结合;入理答案与入情答案的选择;教师引导的程度与方式;教参内容的开放与扬弃;文本内容的突破与限度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的。唯其如此深入研究与深刻反思,我们才可以由“完美”中看到“不完美”,从“不完美”中升华认识,不断进步。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范进中举》实录课堂吧。师:我们今天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板书: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封建社会有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考试。各朝代的考试程序不尽一样,明清时期大致是童生到县里考试,合格的叫秀才,秀才到省里参加乡试,考中了的是举人,举人到礼部参加会试,考取的称贡士,贡士参加殿试,头名是状元。 相似文献
11.
姜阳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3(8):59-60
《故乡》是鲁迅先生以1919年回绍兴老家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一发表便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五四”新文学的力作。自小说发表之日起时至今日探究者众矣!笔者涉足中学语文教坛近十年,多次研读、反复执教,深为作品所打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探究其成功之所在。搜集、查阅了有关材料,其观点各异,其执说法不一。然就我个人浅见,恐怕“对比手法运用”应该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吧?纵观全文,对比手法运用贯穿始终,妙用致极。从景物到人物,从人物性格到人物情感,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展示了时代背景,揭示了社会主题。笔者就“对比手法的运用”撰拙文试析之。 相似文献
12.
易湘林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29)
毫无疑问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对联知识的穿插与运用。教师巧妙运用对联与学生对话,使梳理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人物的环节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有文化性。这是这节课不同于其他课的特色之一。但是这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只是一种比较高明的形式罢了,并不能因为采用了这种或另一种新形式,就可以成为新课改的典范课,而这,恰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一种认识误区。其实这堂课隐藏在“对联”这个高明形式之后,而真正使课堂体现一种新气象,真正吸引学生,吸引我们的,乃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对话方式、彻底的生本思想,以及教师对文本真正的深入理解与掌控。只有这些根本性的深层次的理念渗入,才使本课堂不受预设的牵制,行云流水一般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达到一种高度的自由与和谐。一篇传统的“反映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文本,被教者以举重若轻的态度轻松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接,进而又实现了更加符合学生年龄与身份的对文本的创新与超越,读出一个“可爱的范进”来。不仅如此,实录中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儒雅课堂与口语课堂的结合;入理答案与入情答案的选择;教师引导的程度与方式;教参内容的开放与扬弃;文本内容的突破与限度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的。唯其如此深入研究与深刻反思,我们才可以由“完美”中看到“不完美”,从“不完美”中升华认识,不断进步。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范进中举》实录课堂吧。 相似文献
13.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其精巧的构思,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项链》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却很少有人提及。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作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文章擅长运用时比手法,且对比强烈、鲜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中的对比方式多种多样,有景物环境间的对比,有人物间的对比,有一个人物不同时期的时比等.对比使人物特征鲜明,显示了形象意义,突出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5.
徐建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4)
部编教材初中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的《范进中举》节选于优秀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它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距今已两百多年了.由于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这就使不少人对“中举”感到生疏.现根据一些史料,谈谈自己对“中举”的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早在隋唐就采用了,那时就有举人、进士、秀才,不过与明清时的不 相似文献
16.
谢银峰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儒林外史》的成就很高,作者以讽刺艺术见长,其中的《范进中举》一篇,通过对胡屠户言行的对比描写,刻划出一个市侩气十足的典型形象,对当时的社会予以深刻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范进中举》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儒林外史》在结构上跟一般的长篇小说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情节),而是各以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构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用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中心思想贯穿起来,加上形式上的前后勾连,衔接过渡,构成一部有着内在联系的完整的长卷。 相似文献
18.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读书人,他生活在贫穷之中,一直不停地参加考试,直到五十多岁才中了个秀才。小说记叙他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让人们思考,在科举制度盛行的社会文化中,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的漫漫长途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让读者在笑的同时感受到非常深沉的悲哀,对社会、对文人的道路都引起了思考。文中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特别是出色的讽刺手法,使本文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就本文的讽刺艺术运用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对比是将两种不同的,特别是相反的事实对列起来,在两者之间相互比较,相互映衬,使语言在表情达意中产生极强的效果,构成修辞语言重要的特征。对比的语言把情境,人物,完整动作融合在文章的结构中,使客观事物的真实赋予特定象征,增加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对比手法是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在《心声》中,作者娴熟地使用了对比手法,让人物在自话自演中形成了巨 大的反差,给读者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心声》中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一是人物间的横向对比;二是人物自身前后的纵向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