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关于“语文素养”提到很多,如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从以上我们可知“语文课标”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新要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世纪初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志进入实验和试行阶段。近几年来,对课标的研究有四个热点:一是将课标与以前的大纲作比较,研究其继承性和变革性;二是结合教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研究课标中的规定和要求如何操作落实;三是对课标中的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等概念及其相关表述进行阐释;四是“酷评”,如《语文课程标准批判》《评语文课标的缺陷》《语文课改有无必要》《误尽苍生是课改》等尖锐批判甚至全盘否定课标和语文课改。  相似文献   

3.
一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到今秋已进入第四年了。今年秋季将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新课程已经从实验阶段进入推广阶段。2005年秋,全国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二我们要准确领会课标倡导的先进理念,在课标的指导下,把语文课改,特别是语文教改推向前进。针对以往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弊端,大力改进语文教学。1.针对对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的认识摇摆不定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通过教学正确诠释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针…  相似文献   

4.
窦老师的课,总让人想起语文课程的话题。曾几何时,我们认为教语文就是教教材,语文书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所以,当上个世纪窦老师带着强烈的课程意识,亮出语文课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旗帜,无疑是惊动天下的。新世纪出台语文课标,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其实是汲取了国内外众多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这样为语文课程定性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习和理解“课标”过程中,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产生一些疑问。一、“基本特点”是课程性质吗?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性质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令人迷惑不解:“基本特点”显然不是“本质属性”,而“课标”为什么要在“课程性质”的标题下做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论断呢?…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行文不太“标准”作为语文课的“课程标准”,而且是以教育主管部门名义颁发的文件,它的行文理应是人们写作的“标准”,应该是很规范的。换句话说,它使用的概念内涵应该是明确的,它的语句应该是精练的,它每一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容易理解的。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这区区3万字的文件,语病是比较多的。这一问题的存在,亵渎了“课标”的严肃性,损害了“课标”的科学性,降低了“课标”的可信性。请看下列事实:1.模糊。“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课标)颁布近两年来,不仅课改实验区在实践,非课改实验区也用它来指导教学。对近两年来的实践作一番理性思考,有利于课标的修改完善,有利于课标的实践能够理性健康地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标”)过程中 ,不少教师对“课标”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很是不解。笔者认为 ,“课标”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 ,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语文的实践性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交往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作为一门课程 ,它无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个特点决定了语文知识完全可以在实践中获取。显而易见 ,有些语文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靠个人的感悟 ,而不是靠教师系统、抽象的理论传授。比如说作文能力 ,为什么一些专门教写作知识的教师 ,作文水平不一定很高 ,而一些对写…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新教材把语文课当作一门素养课而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知识课,所以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但它同时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0.
宜昌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语文课程改革的热土,基于既往的课改成果与现实的改革需求,我们必须关照初中语文课程的各个关节,对区域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化设计,整体性推进。本文首先剖析了“语文是什么”,厘清了环境母语教育与学校语文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是梳理“语文教什么”,重构了自成格局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然后是探索“语文怎么教”,提炼了四维互动的课程实施模式与策略;最后是评估“语文教得如何”,创新了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和途径。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18-19日,昆明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昆明市明通小学举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班”。 昆明市小学语文的教研员、教师百余人到会进行了《课标》学习研讨活动。本次培训班按课改报告、教学实例、总结研讨3步模式来进行。 从北京一级培训《课标》学习刚回来的昆明市小语教研员俞群,尝试着用较为流畅易明的电脑幻灯形式,讲解语文课标给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考、新要求,力求对《课标》进行诠释性的归结,这种方式还有待随课改实验的铺开进行更多的实践。接下来的4节教学实例课,有石林县的苏教版实验教  相似文献   

12.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近年来,在义务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加强,得以突出,无疑是课改的一大亮点,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但义务课标仅仅把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有专家指出,与之相应的,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参见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在不少课堂上变成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自说自话,教师不敢“对”,不愿“对”,或“对”不上。在学生对课文“空论”“笑谈”甚至“戏说”“歪批”时,有的教师仍然“不作为”,并没有尽到“引导者”的责任。针对课改过程中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温欣荣先生提出“陌生化阅读”的建议,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尝试,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恢复教师主体地位、扩大课改成果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课标”)颁布近两年来,不仅课改实验区在实践,非课改实验区也在用它来指导教学。对近两年来的实践作一番理性思考,有利于“课标”的修改完善,有利于“课标”的实践能够理性地健康地深入进行。一、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防止人文性的泛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迄今为止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最为接近本质的认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历尽艰辛,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课标”对它的最新定位,体现了对现代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适应了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但是,…  相似文献   

14.
2011版课标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改以来的一段时间内,相当数量的语文课,内容的分析翻来覆去,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淡而又淡。2011年版语文薪课程标准划出了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分界,从而使语文走在回归的路上。  相似文献   

15.
《朝鲜族学校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讨论稿)》的下发和一年级、七年级新编汉语教材的正式启用,意味着朝鲜族学校的汉语教学,已进入到具体实施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阶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目前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汉语教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对此亟应得到统一的认识。一、从语文新课标与新汉语课标的比较中,应看到突出“第二语言”特点。两种“课标”一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汉语课标(讨论稿)的80%以上的语言表述是借用了语文新课标的语言。这充分说明这两门学科的相近性,我们应该注意借鉴语文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经历十年课改实验,2011年颁布的修订版课标,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大实施纲领。也许,我们会认为,学科课标修订的关注者应该是教师,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观点。要知道,国家课程的具体实施单位是学校,只有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具体实施,学科课程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序幕已拉开,教师应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者、检验者、充实者。然而,投身教改,不能只是跟着喊几个时髦名词,变换几个术语、套语走过场。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如果不去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就很容易走进课改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已三年有余,向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攻坚阶段。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施新课标中出现的种种潜在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思考与关注。纵观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特点多多,难以尽述,现摘其要简述如下。重点:课标中出现的新理念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一、关于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课改实验证明,凡是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的学校和教师,都能极顺利的走进新课程,做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语文整改的“设计师”丁培忠先生临终前在《内蒙古教育》杂志上发表的题为《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深化“小语整改”》的文章指出,认真总结“语文整改”的经验,可以“为语文课改基本理念的落实提供操作层面的保障”。可以说,丁先生是为我们指明了我区“语文整改”的发展方向和语文课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耀淦 《教书育人》2007,(10):40-4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引发了,一场语文教师思想的革命,使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帜,把语文不当语文,把语文课上成了学科“综合”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特别是在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中更是大有“星火燎原”之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