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早期维新派在继承民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民生改良思想体系,是在新的社会结构下对传统民本主义的改造和发展,这种继承和改造既反映了早期维新派的民本关怀具有更广阔的视域,更务实的精神和更深刻的人民性,又反映了传统民本思想维护君本政治的内在局限性,以及在它影响下的早期维新派民生改良思想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民本思想源于中华民族民本思想传统的精髓,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过程.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新学习他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践行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在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民本主义精华,融汇了近代西方的民主科学观和基督教所宣扬的平等博爱思想,并赋予其以社会为本位的现代化改造的崭新含义,从而形成了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本政治观。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幼年的不幸和深厚的儒学教育养成了他早期“道德至上、国家至上、民意至上”的民本思想。他用这种思想观察和思考辛亥革命后复杂的社会现实,既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又对他抱有极大幻想,希望他作一个强有力领导人统一国家以稳定动荡不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拥袁反袁的矛盾心态。随着袁世凯本质的暴露和李大钊对西方思想的研究,他开始用西方民主思想改造发展传统民本思想,将“天赋人权”、个人主义与“民为邦本”、“入世有为”相融合,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民彝”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改造传统民本思想,揭示了“仁政德治”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以新型的无产阶级党群关系取代传统的君主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乃圣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16-19,15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民本"思想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远见卓识的前瞻思维,而且还积极继承、吸收了中国儒家"民本"思想中的许多精华,其价值取向是对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的民本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包括人民本位论、人民主体论、人民民主论等方面.这种民本思想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实现了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的合乎逻辑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历史遗产。邓小平同志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本思想。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起源甚早,苏轼继承和发展了先贤的民本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本思想深刻影响着苏轼的文学创作心态,并进而影响到他具体的诗文创作,研究苏轼的民本思想为我们研究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起源甚早,苏轼继承和发展了先贤的民本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本思想深刻影响着苏轼的文学创作心态,并进而影响到他具体的诗文创作,研究苏轼的民本思想为我们研究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黄宗羲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同时历览秦以后的治乱兴亡,特别是反思宋、明之亡的历史教训,他自己又有着东林党人的后代和亡国之遗民的特殊经历,所以在<明夷待访录>中传统的民本思想不仅充其极,而且超过传统的极限,消解了君主制"如父如天"的天然合法性和绝对神圣性,否认了君尊臣卑、君为臣纲的思想,不再设想以"阴阳灾异"和"正心诚意"来把揽人君,而是开始考虑如何从政治制度上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的问题.正因为此,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可视为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继承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及选贤任能、知人之法、如何培养人才等思想,把古与今、传统与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长期的领导生涯中,形成了群众路线、干部决定论、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等用人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渊源.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要思想枇判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狭隘性和历史局限性,继承了“‘民为贵”、“民为上”、“民心不可违”等积极思想,克服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内在矛盾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史振厚 《红领巾》2004,(4):21-24
晏阳初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和“正道直行“的品格修养,都在他身上得到较好的体现.梁启超的“新民说“又使晏的民本思想得到升华,民本思想成为其进行乡村改造的思想基础;基督教的博爱哲学和济世扶贫的人道主义与天下一家的大同观念,启迪了他热爱平民大众的思想,给了他矢志乡村改造的精神动力;而他对苦力的深刻认识和对平民的广泛同情则是其进行乡村改造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民本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肯定 ,毛泽东民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本原理的发展 ,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科学发展观中包含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继承与超越创新。  相似文献   

16.
贾谊大力倡导有为之政.他吸收孟子的民本思想,并视其为自己政治学说的核心.在继承孟子人性论的同时,贾谊又受先秦“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的影响,显示出其人性论的矛盾.贾谊以“六”为基础展开的论述,是对思孟学派五行说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渊源久远,它的萌生可追溯到"五帝"与夏禹传说期,它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孔孟儒家创立仁学,标志民本思想成熟阶段的到来.汉代以后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了对人的关注,重视民众作用和地位,治国之要在于富民、利民.传统民本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伦理道德支撑与深层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建党规律的科学总结。这其中也继承并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研究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可以更好地加深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在治国安邦、统一天下的实践活动中的智慧和卓识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对它的继承与超越,使其具有了全新的理论内容。发掘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对于坚持群众路线,维护人民利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探讨以人为本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改造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