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核电荷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中子不带电 ,1个质子带 1个单位的正电荷 ,因此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由质子决定 .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因此 ,根据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可确定元素的种类 .如质子数为 1的元素是氢 ,质子数为 8的元素是氧 ,质子数为 11的是钠等 . 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 ,因此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由此可得出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或者说相对原子质量…  相似文献   

2.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它将是21世纪主要的能源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的.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内的质子数,就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在科学上,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把质子数相同的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称为同位素.例如,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是氕(音pie)、氘(音dao)、氚(音chuan),它们的原子核中都同样具有1个质子.但它们核中具有的中子数依次是0、…  相似文献   

3.
一、位置与结构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是氢(11H)、质量最轻的元素是氢(11H).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本题共25分)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大致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就会制造青铜器,就会冶铁,就会炼钢。3.A、B、C、D四种元素,A元素单质可在电解水时,从插入负极的玻璃管内收集到;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C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是D元素的原子核内含有10个质子。试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表示)(1)A、B、C、D各属于下列哪类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惰性气体元素。(2)写出A与B组成化合物的分子式。(3)B与C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写出…  相似文献   

5.
元素和原子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概念,明确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联系和使用范围,对正确理解和描述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很有必要。一、元素和原子的概念辨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单核微粒(包括同类原子和离子)的总称。这里的“单核”指只含一个原子核。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如碳、氧、硫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以8‘16。要判断几种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应分两步进行:(回)判断这几种微粒是否只含一个原子核;(2)判断这几种微粒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否相同。若几种微…  相似文献   

6.
人工合成超重元素当一个轻原子核撞击一个重原子核时,这两个粒子有时会粘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元素。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已合成了具有比铀的原子序数更高的20多种元素,在铀核里有92个质子。一般说,这些新元素在它们的放射性衰或分裂为其他元素的同位素之前仅仅存...  相似文献   

7.
1.1Mev还是1Mev     
在重校的裂变问题中,新编高中《物理》(必修)课本中讲:“实验还证明,当入射中子的能量小于1.1MeV,只有铀235俘获中子能产生裂变,铀238俘获中子后并不产生裂变”。而以前的十年制《物理》和甲种本《物理》中都讲:“铀238只有俘获能量大于1MeV的中子才可能发生裂变。”到底哪种讲法正确?一、从铀核的裂变机理来看原子核的液病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原子核的裂变。原子核中的能量主要由与原子核的表面积成正比的表面势能和与质子数的平方成正比的库仑势能组成。设原子该为球形.则原子核势能最小,结合稳定。当原子核吸收粒子,首先形成…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第65面,对于半衰期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可以用半衰期来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笔者认为,称为“元素的半衰期”不妥当.因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原子核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因素(原子核的结构)决定,原子核的结构不同,一般衰变快慢不同,即半衰期不同.对于不同类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结构不同,半衰期不同;而对于同种元素,  相似文献   

9.
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中的这三种微粒决定着元素的性质。1.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包括由它形成的离子)为同一类原子(总称为某元素),元素的种类与中子数无关。以碳原子为例,有C12、C13、C14三种中子数各为7、7、8个的原子,但由于它们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6个质子),因而都属同一类原子——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的原子量。在构成原子的微粒中,电子的质量同质子或中子的质量相比,显得非常之小(五个电子的质量约为1个…  相似文献   

10.
'96高考试题及其答案公布后,其中第6、20小题在师生中引起的反响最多,大多数师生所解答的答案不同于高考标准答案。这是什么原因?请看下文解析。第6小题: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解析:根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显然B正确,A不正确.…  相似文献   

11.
同位素(isotope)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例如,氢有如^11H、^21H、^31H三种核素互称同位素,或可称为氢元素的同位素。同位素可分为稳定性同位素和不稳定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两类,稳定性同位素是原子核结构稳定,不会发生衰变的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衰变的同位素,  相似文献   

12.
对短周期元素的推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下面从几个方面对短周期元素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一、位置与结构(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是(1_1H),质量最轻的元素是氢(1_1H).(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H、Li、Na.(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He、Be、Mg.(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例1,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衰变,复习时要掌握好以下"吉祥三宝".一、掌握衰变规律: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1)α衰变:ZMX→Z-2M-4Y+24He,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放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即氦核).  相似文献   

15.
关于原子的问题,你有把握顺利解答吗?我们先梳理一下这部分知识点的细节,然后一起看看相关的考题吧. 知识回放1.原子的构成(1)一般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但氢原子只有1个质子和1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教)就是质子所带电荷数.因此,质子数=核电荷数.又因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似文献   

16.
1.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般都是纯净物,但由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等同一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虽然仅含一种元素,却都是混合物。2.气态单质分子一般都是双原子分子,但惰性气体分子都为单原子分子,臭氧分子则为三原子分子。3.分子之间的间隔一般都是遇冷变小,但水在降温而结冰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是增大的。4.原子核一般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普通氢原子(即氕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元素一般都是金属元素,但氦元素是惰性气体元素,氢和硼元素等则是非金属元素。6.原子团一般都是阴…  相似文献   

17.
1元素、原子、单质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严格说是"一类原子核")的总称.这里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核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属于同种元素,如3517Cl、3717Cl都属于氯元素,其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互相之间称为同位素.二是指独立存在的中性原子(如反应过程中以活性中间体形式出现的氯原子)、处于结合状态的原子(如Cl2、HCl中的氯原子)、带电荷的原子(即离子,如Cl-)都属于氯元素.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一些关乎化学元素的术语,如"补钙""缺铁性贫血""碘是智力元素"等,里边所说的"钙""铁""碘"都是指元素,这些元素处于化合态;而"吸氧""大脑缺氧""供氧不足"所说的"氧"则是指O2单质.  相似文献   

18.
一、考查元素的概念例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分析元素是指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者质子数决定的,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重核的裂变问题中,新编高中《物理》(必修)课本中讲到:“实验还证明,当入射中子的能量小于1.1MeV时……铀238俘获中子后并不产生裂变。”而以前的十年制《物理》和甲种本《物理》中都讲:“铀238只有俘获能量大于1MeV的中子才可能发生裂变。”到底那种讲法正确。 一、从铀核的裂变机理来看 原子核的液滴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原子核的裂变。原子核中的能量主要由与原子核的表面积成正比的表面势能和与质子数的平方成正比的库仑势能组成。设原子核为球形,则原  相似文献   

20.
全国卷Ⅱ     
1.原子核AZX与氘核21H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