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谈进一步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路遥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出版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从事业单位向信息产业方向转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向环节上。图书发方作为出版业进入市...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1983年全国图书发行册数比1978年增长了70%,码洋增长了123%。发行体制改革也迈开了步子。出版社开办的门市部多起来了;集体、个体零售书店(亭、摊)有了发展;购销形式渐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包销之外,寄销、代销、试销、特约经销、自销等多种购销形式,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国营书店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等等。在图书流通领域中,束缚图书发行事业和整个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旧体制-统购包销和国营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但是,也应该承认,旧的发行体制还没有根本变革,改革的步子还不快。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是文化部于去年6月召开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以后的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一年多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新的创造。这些充分说明,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的方针、原则以及各项措施,是正确的,可行的,今后应当继续贯彻。这次经验交流会,是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闭幕不久召开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相似文献   

5.
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以前,图书商品采取征订包销形式,这是在那种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实施的,它在当时确实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它的宣传思想、积累文化职能,过分重视政治作用,忽略了图书的商品性及其作为商品的特殊性,对经济效益重视不足,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基于此,1982年7月10日,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6.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以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图书市场体系尚未建立,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图书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图书市场发展不平衡。一是图书零售市场发展较快,图书批发市场相对落后;二是城市及发达地区图书市场发展很快,农村及落后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三是图书流通渠道多,与之相应的技术和信息市场则很少;四是从事图书发行的企业数量多,而为之服务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少。这种情况,阻碍了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不能有效发  相似文献   

7.
图书购销形式由征订包销发展到寄销,是近几年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但是目前的寄销制仍局限在出版社对书店的“单方寄销”和社店“联合寄销”等形式,且都是部分品种的寄销。这些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形式,不仅发挥了“寄销”制的长处,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种形式存在的问题。“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这种形式是1987年人民体育出  相似文献   

8.
图书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相结合的产物,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流通,它具有文化和商品两重属性。从这一特点出发,图书发行工作既要为繁荣和发展科学文化服务,又要按商品经济营业。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的性很明确,多发好书,方便读者,货畅其流,书尽其用,以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是单纯为了多赚钱。如果只顾赚钱,忽视社会效果,那出版发行事业就没有前途,是一种自杀政策。  相似文献   

9.
10.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的市场调控》一文,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图书发行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署党组在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配套进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当前出版改革的中心环节。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图书发行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图书发行体制是50年代建立的,主要采取征订包销的方法,由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统一发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出版事业规模的扩大,广大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原有的发行体制愈发显得不适应形势的要求。1982年以来,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就整个发行体制而言,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实质性的变化不太大。近年  相似文献   

13.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从1982年开始已有5年多时间了,“三多一少”为新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实践、补充、消化、完善,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国图书市场开始放开搞活,大大推动了出版事业的发展。发行体制改革与整个经济改革一样是对旧体制的全面、彻底的冲击。同时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必然出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还会影响到个人利益的得失,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工作中的矛盾、利益重新分配的矛盾与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交叉在一起,这是前进中必然会发生的问题,必须用深化改革来求得  相似文献   

14.
一、来自精神上的困扰 近几年来,新华书店在各种“异已力量”的冲击下,经营停滞不前,经济效益连年下跌,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冷静地考虑本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继续生存的问题,出版界也对过去长期统治我们思想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1987年7月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扫黄”和整顿集个体图书发行渠道之后,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国营新华书店的销售情况普遍良好,这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出版发行界反映极佳。但是,由于整个商品市场疲软,图书订数萎缩没有完全解决。一大批书稿由于订数达不到起印点睡在出版社编辑们的案头。  相似文献   

16.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  相似文献   

17.
博玫 《新闻界》2005,(1):18-19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书业供应链中的出版、中盘、零售三个环节出现了非均衡发展的状态。由于政策的限制,出版环节的数量增加是比较有限的,但中盘及下游环节扩张迅速,形成了代理、批发的等级体系,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零售环节,除新华书店的零售业务外,民营书店、专业书店、其他国有书店、超市零售书点、网上书店等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10多年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功,全国形成了“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格局。这种发行体制比过去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发行体制有许多优越性。出版社可以通过办发行直接参与图书市场,了解信息,取得了及时出版适销对路的图书主动权。新华书店不再垄断图书市场,加强了开放意识和竞争观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图书发行的覆盖率。集体和个体书店(含书贩),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经营,对活跃图书市场,协同新华书店解决“买书难”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20.
《深化农村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思考》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一个地区的农村图书发行状况,作者呼吁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提高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紧迫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