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常写文章的人,都应该选取自己最熟悉、或者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人和事来写;要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透视程度来确定题目,尽可能把要写的人和事或要说的理由写深写透;要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切忌:贪多求大,面面俱到,空泛议论,人云亦云。如果把这篇文章拆分成几篇(题目分别为:这些单位的活力何在“,遭贬”质疑“,为他人作嫁衣”不好吗?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定位“,观念创新”浅议,用人机制应该创新,论“服务创新”,档案专业培训工作如何改革等)来写,把每一个题目写深写透,可能要比泛泛而谈的此文好得多  相似文献   

2.
作者原文: 首都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见成效首都高校开展的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历时二年后已见成效,目前首都高校学习风气浓厚,教学秩序井然,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化,学校管理水平有了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文明校园也在此次活动中产生。据介绍、由于狠抓了教风、学风建设,目前各高校学生迟到、早退、提前下课、考试作弊现象明显减少。在课堂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认真负责,教风严谨,既教书又育人。各校通过这次文明校园建设活动,配齐了教学、实验设备,检查了教材的配置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爱“刮风”。在文艺创作或新闻报道中,也有人爱“刮风”。一些作者,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去发现新的事物,新的人物,新的问题,而是热衷于追时髦,赶浪头,听风就是雨,甚至捕风捉影。写出的作品和文章,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煞有介事,仔细琢磨,却经不起推敲,是脱离实际的东西,违反了文艺创作或新闻报道的规律.这样的作品或文章,绝不能感染人,打动人,当然,也不可信。这是写作中的一大忌讳。最近,我读到一些反映农村生活变化的诗稿,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到一位文学编辑讲过:“我选稿的第一标准就是要有新意。”这话很有道理,也可能是许多编辑的共同感受. 凡是文艺创作,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新的东西.创作的含义就是“创新”,比如立意新、题材新、构思新、语言新等等.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散文也好,都不例外.其中重要的是立意新. 新意,就是有新的见解.见解新,文章才有生气。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文章,还有什么生命力?比如,一篇散文,都是别人写过的内容,或是人家讲过的道理,无论再怎么下功夫,也不会成为好作品.古人讲的“惟陈言之务去”,“文章切忌随人后”,都是这个意思。而古人提出的“领异标新”  相似文献   

5.
(一) 我们常常用“诗情画意”来说明文艺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可见“诗”和“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任何成功的文艺作品,都要抒发某种感情,离开了写情,你的作品是不会打动人心的。我这样认为,感情是作品的内在线索,它可以支配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景物等的表现和抒写,而诗歌尤其要注意抒情,要能够做到“以情动人”.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业余作者的诗稿,不大注意写情,要么是对某种生活现象作一些表面的描述,看不出作者的感情;要么是对所表现的景象发一些不着边际的感慨。让人觉得作者的“感情”与作品的内容相脱节;还有的是对所写的事物作一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传闻:编辑根本不看群众来稿,寄到编辑部的稿件,不拆信封就处理掉了.有人说得更邪乎:来稿都堆到一边,没人看,最后用铁锨铲进麻袋,直接送到造纸厂……. 我不知道这样的传闻有什么根据.也不敢说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但是,对于大多数编辑来说,实在冤枉。恰恰相反,做编辑的,特别是文字编辑,整天打交道的就是稿子,年年月月,从不间断,究竟看过多少稿子,无法统计,用“成千上  相似文献   

7.
现在,许多报纸的文艺副刊,甚至一些大型的文学刊物,越来越重视微型作品的创作,有的地方,还创办了专登微型作品的刊物。这对广大读者和作者,特别是青年业余文学作者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许多步入文学行列的作者,绝大部分是从写短小作品开始的。但是,有些作者并不理解微型作品的真正含义,不了解它的巨大优势,甚至看不起微型作品。我们在阅读来稿或同业余作者交谈时就有这种感觉。有的把粗制滥造,并没有下多大功夫的稿子寄来,想碰碰运气;有的刚刚发表一两篇并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8.
在通常的情况下,作者寄到编辑部的稿件,总是希望能够发表,当然也希望读的人越多越好。但是,编辑部收到的稿件往往是大部分不能发表,除了版面有限,无法登载那么多之外,主要是因为那些稿件没有达到能够发表的水平。以文学作品为例,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等,大量的是一般化的平平之作。编辑看稿时,感到没有新意,不被这些作品所感动,如果发表出去,也不会感染读者。因而,这样的作品便不能和读者见面。我常常这样想,作者在创作这样的作品时,自己是否首先被感动了呢?自己在写这样的作品时,是否也象有的作家那样,被一种炽烈的感情所激动,甚至流着眼泪写作呢?可能不是这样。当然,有的作品内容很动人,作者感触颇深,只是文学功力不足而没有成功。但更多的并不是这样,而是对自己所写的事件和人物没有那么深的感触和理解。有些是硬‘憋’出来的作品,甚至是瞎编  相似文献   

9.
作者和编辑,多是不见面的朋友。除了以寄稿,看稿,改稿,退稿等方式彼此联系之外,常有书信往来,相互谈创作,谈生活,谈感受,诉说心里话。不少青年作者,往往称编辑为“老师”,其实,作者也是编辑的老师。编辑从作者的来稿和书信中也学到许多东西。最近,我收到一位青年作者的来信,就感到很有教益。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时常感到力不从  相似文献   

10.
作者写出作品之后,总希望能够发表,更希望尽快发表.因而,作者把作品寄到(或送到)报刊编辑部之后,都有一种急切的或惴惴不安心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作编辑的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作者把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直接送到编辑手上,希望当时就看,立即表态;或者头一天寄到编辑部,第二天就打来电话,催问处理结果,了解作品的“命运”如何!借用服务修理行业的一句话,希望编辑处理稿件能做到“立等可取”才好呢! 诚然,不少作品,编辑一过目,就能分出优劣,判断出能否刊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并不主张采用“立等可取”的办法.如果采用这种办法,很可  相似文献   

11.
诗的“色彩”近日接到一位中学生寄来的诗稿。除题目用蓝水钢笔书写外,其下三节诗,分别用红笔、黑笔、绿笔书写。据信上介绍,原来他看到某杂志上有一则作家轶事,介绍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写作时有一个习惯:当写到激情洋溢的段落,便用红笔;写到凄凉沉痛的段落,便用黑笔;写到田野,树木,便用绿笔……故深受启发! 他说:我用这种办法来增加诗的“色彩”,不知会不会使读者有所触动呢?  相似文献   

12.
李秀芳 《大观周刊》2010,(48):126-126
当前高中生写作议论文得高分的不多,其中有一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议论文中记叙部分的写作技巧.议论文的特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记叙是讲道理的依据,不是为了记叙而记叙,而是为分析道理证明论点服务的.所以议论文中的记叙则具有简明性、概括性.没有事实论据的支持,再精深的道理、再正确的观点也站不住脚.记叙用得好,文章才有说服力.所以在议论中用好记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去年9月中旬,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新华社报道组由副总编闵凡路带领,同其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起,在张家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访问了工厂、农村、商场、学校、居民小区等20多个基层单位近百位干部、群众,采写了《文明旗飘张家港》、《张家港人的追求》、《新风新貌新港城》、《秦振华和他的内心世界》、《张家港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张家港的下一步棋》、《张家港,坦然面对非议》等十多篇文字稿,拍摄了几十张新闻图片,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张家港崭新的文明风貌。 写人写变写精神 我们把张家港的成绩进行历史纵向的比较,发现张家港的腾飞仅仅是1992年以来的事情。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这几年会发展得如此之快?原因是人的精神面貌变了。我们又把张家港的变化同周围县、市进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4.
长云同志: 来信收到。信中提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一是“如何学会在新闻中运用背景材料?”二是“报道中可不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议论?”据我所知,对这两个问题,见仁见智,新闻界的一些同志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当我提笔给你写信的时候,首先得申明一句,我所讲的仅为一人之言,完全是探讨性的,并且愿意同大家继续讨论。关于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我认为,恰当地运  相似文献   

15.
李秀山 《今传媒》2005,(2):56-56
这个题目仿了人家贾平凹的说法,贾平凹把编辑称“读稿人”,把编辑的话称“读稿人语”。我觉得既巧妙,亦切贴。  相似文献   

16.
议论与言论     
米博华 《今传媒》2007,(10):1-1
评论者要有爱大发议论的习惯.好的评论员必须具有这种潜质:有话要表达、要发议论,时刻关注社会,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我曾在自己的"创作谈"中写道:一个好的评论员,要具有这种素质,即敏感和敏锐.敏感,是对客观世界细微的变化都能够强烈地感知;敏锐,是对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变化的方向都有深切地体悟,见微知著或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17.
消息以报道事实为本,评论以阐发新闻的内涵为本。一般说,应当各司其职。当然分工不是隔绝。消息为评论提供议论的根据,评论必须以新闻为依托。消息又因评论而显扬。有人说:“消息中不应有外加的议论”,完全正确。有人说:“新闻中的议论并不都是蛇足”,不无道理。看来,谁都不否认消息中存在议论这个事实,也不主张完全摒除消息中的议论。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以为: 一、消息中的议论要少而又少,最好是避免在消息中  相似文献   

18.
南斯拉夫的出版社,非常重视书籍的销售问题。他们的企业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国家不给任何资金,出书的基金要靠向银行贷款。书如果销不出去,拉下了亏空补不上,企业就无法继续经营,甚至要解散。职工的工资待遇,每个月也不一样,销售的情况好,分得就多,销售情况不好,工资都发不了。萨格勒布的青春出版社,是南斯拉夫几家最大的出版社之一,它有八个分支机构,二千九百多职工,和七百多家书店保持联系。该社出版部门的经理说:“出书容易销售难。我们出书的选题很广泛,因为只出一类的书,销路不好就砸锅了。”  相似文献   

19.
写人要写心     
人物通讯,要以写人为主。但写人,更应多写人物的内心,要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做到这一点,写出让读者喜欢的新闻作品?人民日报已离休的高级记者刘衡同志,用她亲身的经历和新闻采写实践,介绍了她的感悟。 我在新闻写作中,比较注意写“人”。在写工作通讯时是这样,在写人物通讯时更是如此。 记者所报道的任何一种工作,对读者来说,外行都占大多数。因此,见事不见人的文章不容易讨好,对大多数读者也没什么教育意义。但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在记事的同时,如果能写出人物的活动、思想、感情,情况就两样了。我写的一些工作通讯…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它总是力图用事实说话,而避免主观性议论。这是新闻的一个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如果报道的事实已清楚,新闻的意义已明了,而作者还硬要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则无异“画蛇添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有时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也允许进行一些简短、精到的议论。这些议论非但不是“蛇足”,而且往往可以有“画龙点睛”之妙。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在新闻中适当插些议论,他曾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指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以插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议论要插得有劲,疲疲沓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象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