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核心素养及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前教育本科阶段的专业特点,提出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核心素养中应具备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建构学前教育本科生核心素养的构成框架,包括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和自我专业发展素养等四个方面。提出学前教育本科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议:增强专业吸引力,提高生源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大学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众多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然而现有计算机教学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及当前计算机领域的进展,导致知识陈旧且单一,学生的上课兴趣不高,特别是理科思维普遍较薄弱的文科学生。针对人工智能等领域构建分层次的案例库,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采用对应的案例库,引导学生兴趣,实现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计算思维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所有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探索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从学校、学生、教师、知识四个维度分析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出现的专业技能与应用素养缺失的问题,根据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指出导师制实施的价值在于帮助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增强学习意识、习得默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应用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制实施的路径为确定目标、多元组织形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评价反馈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方式调查,可以看到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信息意识较强,信息知识比较缺乏,信息能力偏低,信息道德有待加强。因此,应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制订相应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科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积极发挥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高等财经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也应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学校"新经管"发展战略。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以满足新时代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信息素养培育的理念,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育.该文讨论了高校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现存问题,立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对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要求与南京邮电大学办学实际,建立了以学科专业为主线、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应用型金融本科院校的金融特色及当前金融业的主机系统使用情况,通过将Linux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虚拟机VMware与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该核心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更好地为即将就业于金融服务企业的本科生服务,以满足金融领域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开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作为未来电教领域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创新实践型信息素养,具备以信息意识为前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搜集处理能力为核心、以正确信息道德观为导向的综合的信息素养,其具体内容包括具备熟练掌握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掌握多媒体技术知识,具备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网络系统构建能力等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要迎合信息时代特点,细化培养目标,结合现今信息化教学要求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1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环节的广泛应用,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外,还必须懂得如何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信息,如网上查询资料等。所以,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应用,在应用中学会学习,提高计算机素质,尽可能早地融入信息化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领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为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自觉地应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课程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升华而来。但是,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繁、难、旧、杂”,不利于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微课可以根据各知识特点及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中学化学教师应是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要具备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实验探究技能、化学前沿知识、实用性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教育专业素养、交叉学科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人格素养,方能担负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针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操作型向素质型教学转变的观点,并强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为目标,设计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专业教师的参与下,以专业信息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学科素养是掌握学科知识所要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精髓,慢慢从学习技能,提高语言学习能力,最终熟练掌握语言,实现语言学习上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更大的世界,探索更多未知的知识领域。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培养英语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医药院校中一直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综合素质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医药专业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新进展,阐述了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对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科学素养是其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素养之一,计算机等级考试课是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为迎接计算机等级考试而开设的一门公共课,因学生在相关课程中已学会其中大部分内容,致使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结合实践阐述如何从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去发,以构建计算机等级考试课程有效课堂的途径,探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17.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与运用能力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越来越不相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数据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关于教育数据的意识、知识和能力,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作为当今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先的国家,美国教育界培育了数据至上的学校文化与教学传统,出台了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的政策与规划,建立了支撑教师使用教育数据的纵向数据库,开发了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的资源与工具,具备了发展教师数据素养所需的基础条件.在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的路径方面,美国主要通过在教师专业标准中纳入数据素养要求,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增加数据素养训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推广使用教育数据,在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中强化数据素养培训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适应国际IT企业专业素质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国际IT企业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结合ACM/ICPC这种不同于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独特学习模式,对计算机学科本科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改革措施。通过ACM/ICPC的独特学习模式,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企业的良好赞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学》教学往往对金融学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不加以区分,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模式,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金融素养水平和个人金融行为决策乃至财富积累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全民的金融素养水平普遍低下,以提高非金融专业学生金融素养水平为教学目标进行《金融学》改革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