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嗣春 《江西教育》2011,(10):30-31
<正>新课程倡导探究性、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最有效、最能体现个性的阅读方法,就是以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为特点的批注式阅读法。所谓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文章正文空白处,即天头、地脚、段尾等,批注阅读心得、评语、订误和校文等的阅读方式。批  相似文献   

2.
“批注式阅读”以读为主,读写紧密相连,既扩大了阅读的深度,又扩大了写作的广度。笔者针对目前批注式阅读存在的三大误区“认识理解的肤浅、内容形式的单一、评价反馈的忽视”,从“以批悟写,为学生习作之路‘奠基’”“以批促写,为学生习作之路‘架桥’”“以评助写,为学生习作之路‘搭阶’”三大方面进行具体的策略阐述。  相似文献   

3.
批注式阅读能够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为了保证批注式阅读的高效,教学中应做到:把握好批注时机,让批注式阅读回归文本主旨;鼓励有效质疑,让批注式阅读紧扣文本重点;注重巧妙引领,让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最有效、最能体现个性的阅读方法,就是以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为特点的批注式阅读法。所谓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文章正文空白处,即天头、地脚、段尾等,批注阅读心得、评语、订误和校文等的阅读方式。批  相似文献   

5.
在流行网络阅读、电子阅读的今天,人们认识到了纸质阅读的重要性,主张“不动笔墨不读书”,拿出了批注式阅读的这样一个读书“利器”,希望能够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瓶颈,并为此精心研究出了一些批注方法,展示了部分批注案例。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但如何让批注式阅读发挥最大效能?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教师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现在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批注式阅读”不只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更是培养什幺学风,养成什么思维习惯的问题,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因为,批注阅读,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阅读思考更有实效性,并且架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到了快乐,飞扬了个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批注法是中国传统的读书学习方法。作为语文老师,与其要求高中学生去写完整的读后感和论述文,不如让学生在阅读批注中积累切实感悟。与其要求高中生去套用“高大上”的思想和理论评述读本,不如让学生在批注中触发独立思考和少年情怀。近几年来,我连续为我校高中学生开设选修课“个性阅读与创意写作”,阅读课重点推崇批注读书法。我所使用的阅读教材是一本名为《菊花的幽香》的书,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自动化了的良好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读、思结合,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批注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审视当今的课堂,“批注阅读”却不成气候.笔者曾对自己带过的五年级某班53名学生进行阅读批注情况调查,发现有35名孩子阅读时不爱写批注,有20名孩子甚至不会写批注,42名学生写批注时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如何让孩子爱上批注,会写批注?如何让阅读批注成为孩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我在指导学生写批注时,给批注悄悄变了脸!  相似文献   

9.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将传统的批注阅读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符合汉语言文字重感悟的特点.它强调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运用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文字,研读文本。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能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展开多次解读,从而获得写作技巧和精神养料。以批注为依托的阅读课堂,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阅读批注一是要在课堂上留足阅读的时间,做真实的批注;二是要给予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让批注有章可循;三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批注,使得阅读活动更加深入有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实施,很多教师都把批注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与此同时,教材也开始有意识地为批注式阅读提供平台,在编写和设计上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引经据典,让学生了解批注阅读的方法、技巧;稳步开展,让学生熟练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形成批注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超群 《学子》2014,(9):3-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者应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关注“批注”就是关键一步。“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及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是帮助理解、促进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在阅读时引导学生学会写批注,留下自己的阅读心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获得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出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把隐性的思维显性化,真正做到对阅读内容的熟读精思,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层递式的教学方式,以让学生真正学会批注,学会思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亲历语文意境,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通过批注从感受、理解、欣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批注阅读法引入学习过程,让学生明确批注要求,唤醒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要教给具体的批注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最后要营造交流批注内容的"场",提升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从而使其逐步走上自主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16.
邵琴 《考试周刊》2011,(47):51-52
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文字,研读文本,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在阅读中,开展批注式阅读可以根据实际,以课题、文本的中心句、文本的重点段或是篇章结构为主题,确立正确的阅读目标,运用质疑、感悟、联想等批注方法,抓好批注阅读的实施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除了编入四个阅读策略单元,还编排了批注单元。批注单元的“多阅读策略教学”,先要解读教材,梳理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批注单元匹配的阅读策略;在此基础上,立足单元内容,给批注单元划分课时,通过教师示范、教师指导、同伴互助和独立运用,有序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阅读批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边读一边画一画自己感受深的词、句等,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与评价疑问写下来。让学生学会批注,乐于批注,就留给学生充分的用武之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深入地读书,从而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乐于批注,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王立强 《甘肃教育》2009,(19):47-47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中的“动笔墨”就是指阅读中的批注。批注是边读边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评价,是阅读时使用最广泛、方法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谈谈在实践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掌握阅读技能的。  相似文献   

20.
批注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读、思、写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中凸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悟、精到的思考,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老师写参考示例,让学生有法可依;欣赏名家批注,开拓学生视野;出示优秀学生批注,“兵教兵”,“兵促兵;勤写善思,让学生熟练运用批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