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向,教育过程的智能化与便利化、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弹性化、教育环境的泛在化、教育评价的多样化逐渐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存在教师主导面临数字技术的挑战、数字元素与劳动教育融合不足、劳动教育的时空环境边界模糊、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高校亟须坚定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兼顾技术和人文的双重作用、搭建数字和劳动教育合作的桥梁、统筹实施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构建新型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时代地方院校建设需求,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充分调研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地方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依据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探究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元素,构建适应时代要求且具备学校特点的劳育课程体系;推动劳育与学科、专业特色有效整合,探索系统建构高校“四层面”劳动教育体系和“四元化”劳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要方式。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异化、弱化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引下,围绕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政策方针,分别以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学科为视角,从教育内容、管理体制和资源利用等三个维度构建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进路,以期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鑫  林锦萍 《惠州学院学报》2023,(5):104-109+12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在学生认知、家庭认可以及社会认同三大层面上存在偏差,现行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亟需健全完善。精确剖析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价值意蕴,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保障体系构建为支撑、以文化氛围营造为驱动,探寻出一条规范化、多元化、常态化、可持续化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空间”的浮现及建构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操作性。现有研究图景及空间理论的成熟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转向奠立了基础。高校空间的开放性、自主性、全景性和生产性持续推进着劳动教育的自然化、去规训化、生活化和创造化。从现实样态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存续着作为物质基础的物理空间,作为认知前提的知识空间,作为共情支撑的人际空间,作为活动浸润的体验空间。四种空间类型存在着“分殊与合一”相统一的关系逻辑,既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在具象感知、符号认知、主体关怀、主客行动等层面的重点廓清,又能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在目的、关系、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共在、共生、共享和共创。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空间的层级性和互嵌性,一方面需要以分化视野着眼劳动教育在环境再造、课程建构、交往氛围、多元活动等维度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目光聚焦劳动教育空间的“地位”平衡、“壁垒”贯通、“正义”强化,从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去中心化、强关联度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劳动及劳动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劳动教育面临价值观趋于功利、内容浅层化的现实困境,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素养有所欠缺,劳动教育亟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遵循价值从重复性向创造性转化、形式从人体劳动向智慧劳动转化,以及评价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等方向。但高校劳动教育也面临劳动理念淡化导致学生劳动热情减弱、人工智能挤占传统劳动教育的时间、技术至上理念异化劳动教育的本质,以及劳动教育的场域逐渐狭窄化等问题。为了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劳动教育需要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以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指导劳动教育等层面着手,以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高校"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师资上存在着天然的耦合。"立德树人"是"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促进高校"三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与发展,高校应当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层级式的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打造梯次化的教育内容;确立问题导向,实施贯通式的教育方式;强化分类施策,打造多元化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包括增强劳动意识、营造劳动教育氛围、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然后从个人之维、社会之维、国家之维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方略,包括革新劳动教育理念、创新劳动教育实践、鼎新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劳动教育是打造社会劳动新风貌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劳动价值观念淡化、劳动教育内容模式固化、劳动教育实践形式有限、劳动教育美育引导欠缺等现实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实现。基于此,高校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劳动观、坚持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注重劳动教育的形式扩容、提升劳动教育的美育引导,以期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NVivo12对30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制度文件进行了文本分析,并使用自由编码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了三级编码,以研究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制度建设现状,分析不高校之间劳动教育制度差异,厘清差异背后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高校要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宜开展多种形式劳动教育等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必要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总结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提出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实现劳动教育培养和塑造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新使命,然后分析了数字化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机遇,接着说明了数字化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论述了数字化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关于自然教育的著作,其思想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文章以卢梭的观点为基础,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卢梭《爱弥儿》的劳动教育观,作为此次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其次,论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劳动教育实施方式缺乏多样性、劳动教育计划中实践教学部分缺乏等;同时根据问题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及结合第二课堂等方面探索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优化路径。总的来说,文章通过分析卢梭的思想,梳理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策略,旨在促进高校劳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杰  连晓庆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100-104
开展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内生需求,对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劳动内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三个方面解读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涵养工匠精神和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劳动教育为案例,构建了劳动教育的"4321"模型,并从课程、实践活动、文化、评价、师资队伍和特色化劳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是:经济、政治、化的多元化对计划经济一元化道德教育的冲击,中外教育的差异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临的新机遇是:网络化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机遇。面临的新挑战是:高校后期社会化后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教育的空间缩小;对大学生进行团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教育的阵地减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探索新规律,形成新思路,运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劳动价值观的合格大学生的基本途径,但目前劳动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厘定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了社会、高校、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校主体主导—家庭教育支持性—社会环境支持性—大学生个体特性"等四维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34项,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解决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的问题,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指导高校劳动教育实施,助力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张巧玲 《成才之路》2022,(15):19-21
劳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的培育中发挥着劳动育人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劳动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文章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构想劳动教育的远景、探索劳...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弥补高校劳动教育的缺失.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探索了劳动教育的开展路径,包括依托体育场馆开展劳动教育、依托体育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依托体育社团开展劳动教育、依托体育支教开展劳动教育等方式,实践了劳动教育的思政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