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川西北高原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分析其生态风险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显著,草地面积比例由2010年的60.68%减少到2020年的59.03%,林地的面积比例由2010年的30.62%增长到2020年的31.94%;(2)川西北高原生态风险整体呈现西部、东北和东南地区高,东部地区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2010—2020年区域生态风险等级由高向低转化了72.834×105hm2,而生态风险等级由低转化为高的面积为66.845×105hm2,生态风险整体降低.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冬小麦是河南省最主要的粮食产物,因此大面积快速准确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对于粮食估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冬小麦关键生育期MODIS-NDVI数据,结合不同物候期冬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光谱特征,构建NDVI时间序列光谱,建立提取冬小麦面积的函数关系模型,确定提取冬小麦的关键时期NDVI阈值,采用决策树的方法获取了2014年河南省的冬小麦种植区域.并与2014年河南省冬小麦统计数据相比较,误差控制在3%以内.基于提取的河南省冬小麦面积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坡度数据和各市数据,分析了不同坡度级和各县市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比例图.为监测冬小麦面积的时空分布提供了参考.~([1])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万佛湖风景区为研究实例,基于2013—2015年百度搜索指数,分析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人群属性特征、搜索需求及其影响机理,为景区提升营销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表明:2013—2015年该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上平稳上升,季节性变化强,年内呈"双峰形","十一"黄金周内呈"单峰形";空间分布上稳定集中,主要集中在省内周边区域和长三角地区;年龄段集中在20—39岁;搜索需求集中在住宿、门票、旅游攻略等方面。因此,万佛湖风景区需要创新思路,对接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者特征,开发旅游产品,开展网络平台服务,提升网络关注度,满足信息搜索需求。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9年5期土地调查数据,对淮安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当量因子法对淮安市2000—2019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体价值和单项价值进行测算,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淮安市各类土地利用均有变化,空间分布差异很大;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值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各类单项价值变化显著,但空间差异较小。建议淮安市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导向,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建立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管护体系;充分发挥水域优势,做好“水经济”文章;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适当增加园地、湿地和草地面积,以实现淮安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NDVI植被指数和改进后的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福州地区1989年和2000年植被覆盖度,得出植被盖度分级,研究了福州地区1989—200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地区11年间总体植被状况稳定,1989—2000年植被覆盖的总面积增加了98.63km^2,增加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0.83%;植被覆盖度为80%~100%的类型增加的面积最多,60%~80%的类型减少的面积最多;覆盖度为0~20%的类型变化率最大,为42.9%,覆盖度为60%~80%的类型变化率最小,为9.12%.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2010—2020)收录的关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文献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基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时间分布,将研究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2010—2011年)、缓慢发展阶段(2012—2015年)、高速发展阶段(2016—2020年);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认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侧重于“合理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侧重于“教育公平”,从时空变迁的总体方向来看,社会政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演进路径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对“教育规模”“教育质量”“供需矛盾”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基于突变词分析,认为农村学前教育、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在未来的几年里可能会继续成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前沿热点。建议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益、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人口变动背景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三个方面继续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运用R/S分形理论对我国及各省区1952—2012年期间粮食产量的波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52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增速逐渐变缓。粮食产量存在着明显的波动特征,正负波动基本相当。在1952—2012年期间,我国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具有较明显的持续性,但这种持续性影响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即会消失。各个省区的Hurst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别,从区域分布来看,Hurst指数较高的省区主要为我国水土资源及气候条件均相对较为优越的粮食主产区。Hurst指数高的粮食产量时间序列具有自相关性,使用ARMA模型进行短期预测的精度会相对较高。Hurst指数在0.5附近的粮食产量时间序列波动基本处于随机状态,适合使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短期预测。Hurst指数低的时间序列是反持久性的时间序列,具有均值回复的特征,适合使用EMD提取趋势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5年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河南省内城市除2015年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大于城市化综合指数外,其他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城市化指数均大于城市创新指数,表明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建设整体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②河南省内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中高强度耦合与高强度耦合的城市数量较多,高强度耦合的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③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总体协调水平趋向提升,郑州市的协调水平较高,呈现出"一个中心"的分布态势,协调水平大体呈现出由郑州向周边区域不断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教育经济贡献率的测算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以C-D函数为基础,利用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在通过回归分析法对β值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计算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结果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2%,贡献率大小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部反向“√”状差异;在时间上呈现波动性,分别在2003年、2010—2011年、2015年三个阶段达到高峰。这种时空差异受到国家政策、高职教育经费投入、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匹配程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为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率,应加强统筹规划,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协调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和地区产业的适配性;完善省域体系,推进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估计达4 4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即增加了430万公顷。1996年~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25倍之多,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0年的4 420万公顷。这么快的增加速度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掌握科技知识的农民对种植转基因作物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转基因作物在各国的分布1996年~2000年,转基因作物大部分(85%)种植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份额也是逐年增加的,从1997年占14%,到2000年占到了24%。与发达国家的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相比,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20,(5):122-12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罗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杉木林土壤含碳率高于桉树林。杉木和桉树0~2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44.68 t.hm(-2)和26.8 t.hm(-2)和26.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桉树人工林各林龄和杉木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到过熟林的土壤碳储量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巩固拓展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构建岷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其2000、2005、2010、2015、2020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差、较差、一般、良好和优五个等级,并使用冷热点分析工具研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时间尺度上看,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状况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整体变化不大,总体上呈向好趋势;(2)格网尺度上看,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但分布特征相对稳定.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差和较差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良好和优主要分布在西北部;(3)生态环境的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不显著.高值区分布较分散,低值区主要聚集在岷江水系两岸.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国战略2015—2020》的制定背景2015年10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在柏林推出了首个教科研合作方面的国别战略——《中国战略2015—2020》。该战略明确了德国与中国2015年到2020年合作的九大行动领域,包括加强德国对中国的了解、建立可持续合作架构和科学家网络、联络德国行动方并构建政治对话机制、优化德国科  相似文献   

14.
通过使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2001—2020年黄河流域耕地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基于TAPIO脱钩模型探究黄河流域耕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耕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整体呈现从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为此,要通过实施碳源减排、重点区域差异化及强化绿色交易减排秩序等措施,促进黄河流域耕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协调共赢,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其中,缩小多维相对贫困是关键命题之一。文本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7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县域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对2018-2020年新疆多维相对贫困地区进行识别与测度,运用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进行时空异质性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对多维相对贫困地区具有持续影响力;多维相对贫困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高—高”聚集主要分布在脱贫地区,空间分异主要受产业结构、人口比重、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等因素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多维相对贫困具有较强的负效应,提升城镇化率、人均道路面积等同样有效,但主导因子的作用方向存在时空异质性,尤其是社会因素指标。基于此,文本提出降低多维相对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A-Malmquist法,比较研究2000—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发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呈现波动趋势,技术效率不高,没有处于最佳生产边界,与先进城市群相比有较大差距,并从政策、区域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在陕西省鸦片的种植曾经是农业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初期陕西省鸦片种植在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分布区域越来越广,极大地冲击了农业经济,腐化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陕西民国时期鸦片问题研究(1912~192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在陕西省鸦片的种植曾经是农业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初期陕西省鸦片种植在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分布区域越来越广,极大地冲击了农业经济,腐化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2020年江苏水稻生产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Topsis综合评价和趋势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江苏各地水稻生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导江苏水稻生产优化布局。结果表明:江苏粳稻生产应向苏北、苏中优化布局,其中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和扬州可以适度增加粳稻种植面积,泰州、南通、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应稳定粳稻种植面积;江苏籼稻生产应向淮安、宿迁、徐州和南京优化布局,盐城、连云港、扬州、泰州、常州和镇江可以适度减少籼稻种植面积,提倡“籼改粳”,并提出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计算出辽宁省各年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坐标及移动距离,分析出重心移动方向,定量地表示第三产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从而对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分布的演变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位于辽宁省几何中心的东南面,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性;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迁移方向基本一致,总体有缓慢向西南方向迁移的趋势,第三产业重心迁移的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第三产业和经济的不协调性有所增长;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在经纬度上均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重心偏移与第三产业重心偏移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