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普拉提教学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和盆底肌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以60名42天左右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妇每周接受3次普拉提教学,每次教学时间为1h,实验周期为8周,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任何干预。使用重复方差分析测试8周前、8周后的效果差异。研究结果:实验组8周后腹直肌间距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8周后盆底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和澳大利亚APFQ盆底自适问卷得分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或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拉提教学能促进产后腹直肌和盆底肌的康复,能有效减小腹直肌分离的距离,促进盆底肌肉和筋膜的康复,改善产后膀胱功能、肠功能和性功能,缓解脱垂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动态腹直肌训练动作对腹直肌下部锻炼效果的影响,为腹直肌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让受试者做屈腿卷腹、直腿卷腹、屈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健腹轮、下斜板仰卧起坐7种常用的徒手腹直肌锻炼动作,同时应用ME6000-16表面肌电仪对左侧腹直肌测出做每种腹直肌锻炼动作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其信号的时域指标平均振幅AEM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屈腿卷腹动作AEMG标准化值最低为0.327±0.160;仰卧两头起AEMG标准化值最高为0.805±0.190。卷腹、屈腿仰卧起坐、俯身滚动健腹轮之间的AEMG标准化值也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腹直肌AEMG标准化值较高的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动作差异显著。结论:仰卧两头起,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动作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高。仰卧两头起的刺激程度最高,俯身滚动健腹轮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15名男子游泳选手腹直肌在仰卧起坐练习下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向心收缩过程,还是离心收缩过程,斜靠仰卧起坐姿势时,锻炼效果最好;(2)在仰卧起坐动作练习时,采用斜靠仰卧起坐动作且使用加速起(快起),减速落(慢落)的运动节奏,对腹直肌训练效果较好;(3)提出了练习仰卧起坐动作的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4.
5.
利用表面肌电对股直肌运动进行全程监测,通过相关指标判断在三种不同收缩方式、不同时间段股直肌疲劳的程度并探讨产生疲劳的机理.方法:(1)运动方式:以25%、40%、55%、70%、85%MVC负荷强度坐在肌力凳上采取向心、等长和离心收缩进行下肢负重蹬伸运动.(2)肌电测试:采用表面肌电测量得出表面肌电图各指标参数.结论:iMEG值和P-P峰值能较好地反映人体肌肉运动疲劳的状态;不同时间段肌肉一次收缩的时间是一个能反映肌肉疲劳的良好机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追求身体的健康和身形的完美。特别是对于产后女性来说,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她们经历了长久的孕期和艰苦的生产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让她们很渴望在产后立即恢复到孕前状态,能够正常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不被情绪所影响。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产后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阻滞因素,并针对这些阻滞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疏解对策。结果表明,产后女性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群体性特征,对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指标定量反映中度和高度紧身压迫在恒定负荷踏蹬至疲劳过程中对股直肌sEMG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以期为紧身运动服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12名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大学生为试验对象,在3种不同程度紧身压迫状态下,分别以中强度和大强度负荷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恒速踏蹬运动至疲劳,共计6次测试;在对受试者一侧下肢股直肌的iEMG和MPF肌电指标进行监测记录和信号处理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试验数据间差异的统计和比较.结果:(1)与无紧身压迫相比,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中等强度踏蹬运动中,对股直肌iEMG及MPF的整体变化特征无明显影响;(2)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以及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中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均使股直肌iEMG(%)值的总体增长幅度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减少,MPF(%)值的总体降低趋势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下降;(3)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使股直肌iEMG(%)值的总体增长幅度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增加,MPF(%)值的总体降低趋势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瑜伽运动对慢性下腰痛中老年女性患者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下腰痛中老年女性患者分为瑜伽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瑜伽组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12周的瑜伽练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右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直立位、俯卧位、前屈位、飞燕式的MF值(P<0.05),且瑜伽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直立位、俯卧位、前屈位、飞燕式的RMS值(P<0.05),且瑜伽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瑜伽练习的基础治疗和单纯基础治疗均能提高腰部肌肉功能状态,降低腰部肌肉的疲劳程度,但进行瑜伽练习的基础治疗比单纯基础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