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的根源是什么?尽管美学先哲们对此做出了绚丽多姿的描述和深奥艰涩的实证,却无法究其根本。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才科学地揭示了美的本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由此奠定了实践美学的基础。但近期见到刘大新先生的《评“人本位”的美学观》对“实践的美学观”提出质疑,并多处涉及到《手稿》的内容。笔者不揣冒昧地提曲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刘大新先生。  相似文献   

2.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与刘大新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刘大新的《人、实践与自然》一文有如下几处失误:一、用异化劳动否认劳动创造美;二、以自然的“先在性”否认自然的社会性;三、强调人的自然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实践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基础之上的美学流派,对实践美学的评价离不开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实践、劳动、异化劳动、自然人化、两个尺度等重要概念,刘大新先生靠摘引实践美学个别研究者的个别言论并未给实践美学以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陈望衡同志在《简论自然美》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对美,人们习惯于分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类,实际上艺术美也是社会美,应该说是两类:社会美与自然美。”长期以来,美学界对美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热烈争鸣,至今未有定论。然而,人们倾向性的意见认为,美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三类。陈望衡同志一反陈规,把艺术美归之于社会美,初读起来,颇感新颖,然而细细琢磨,觉得此说不敢苟同。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拿出一孔之见,就教于陈望衡同志和各位学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主体、客体问题的讨论,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在教育改革实践的推动下,也成了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张武升同志在《人的主客体统一性及其对教育的启示》(载《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第1期)一文,主要是从哲学上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同时也谈到了这一问题在教育实践上的运用。这对于我们在哲学上、教育上的研究是很有禅益的,但对其中的一些看法,我们觉得有进一来讨论的必要。本文是我们几点不太成熟的思考,以就教于张武升同志。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美学界对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中心、美的本质、规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美是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问题,就是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美,究竟是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呢?有些同志认为是,有的则认为不是。在持否定意见的同志当中,张芝同志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吗》一文的观点,是有代表性的。我以为他的意见还存在一些尚待商榷之处。因此想在本文中提出来加以讨论,以教正于张芝同志和其他同志。张芝同志在他的那篇论文中,认为“美  相似文献   

7.
《安徽教育》1977年第11期发表了江礼斌同志的“对质量概念的认识”一文,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同江礼斌同志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8.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这个定义,按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肯定不是一个完善的美的定义.这是美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这种不完善,程度如何?表现在哪里?看法就有分歧.过去相当一部分文章,涉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多是誉多毁少,谈到不足之处又多是语焉不详.蔡仪同志近作《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载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已逐渐引起历史教师的注意。笔者曾对此作过一些探研,并发表过粗浅的看法。近来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郝陵生同志的《历史课审美教育初探》(载《历史教学问题》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以下简称《初探》)一文,颇受启发。但笔者认为,《初探》的主要观点似欠妥当,不敢苟同。这里特提出来与郝陵生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历史教学界的同行。《初探》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美的定义,二是历史美的特点。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与《初探》的作者有较大分歧。《初探》指出:“历史美是社会美的一种。”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是历史美呢?《初探》写道:“那就是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它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为追求这种美好和谐生活,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这是《初探》给历史美下的定义。这个定义,缺陷甚为明显。因为就内涵而言,它未能揭示出历史美这一概念的本质;从外延来看,又限制得太狭窄。  相似文献   

10.
究竟什么是论证——与刘宗棠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刘宗棠教授于1992年在全国第五次形式逻辑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承认”——逻辑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文,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自本刊1993年第1期刊载这篇论文后,陆续收到一些专家学者的来稿,参加讨论。张盛彬教授的《从“承认”说到“共许”——读刘宗棠的<论‘承认’>》(见本刊1993年第4期),对刘文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马佩教授等的《究竟什么是论证——与刘宗棠同志商榷》则对刘文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本刊本着“百家争呜”的方针,都予以发表,以促进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1.
同群众在一起夜,大地上笼罩着一层薄雾,秋风飒飒,四周寂静无声。在这深秋夜里,一支由一百多人组成的“野战军”,投入了深耕的战斗。他们日以继夜,象飞梭一样地在富饶的土地上,忙碌地劳动着。紧张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楚汉战争”,以它丰富的历史经验,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引起了不少政治家、历史家和文学家的注意和兴趣。然而,对这一战争的评论,多年来却颇不一致,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朱诚如同志的《试论项羽》(载《辽宁师院学报》1978年第二期,以下简称“朱文”)一文拜读后很受后发,特别是文章的第一、第二部分关于批判“四人帮”的文字,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文  相似文献   

13.
刘华山同志在1994年第3期《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上撰写《试论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区别及联系》(以下简称《试》文)一文,对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教育界,这是一项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我国现阶段这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亟待从理论上加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是:第一,心理辅导可不可以取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认识的实践原则——与汪信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汪信砚同志在1987年《哲学研究》第一期中发表的《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中提出的观点,我们认为:反映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古老理想”并没有在现代自然科学中宣告破产,而是在现代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科学化;认识论的原则是实践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科学实践中主客体的结合和客体的对象化是认识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两个互补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原始社会存不存在法?法是不是先于国家而产生?法的产生和阶级斗争有无关系?这是当前法理学界讨论法的本质问题时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我们认识法的本质的出发点。有关法的其他问题的探讨,如阶级性是否法的本质,如何确定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认识法的发展前途等问题,都离不开对法的产生的正确认识,可以说它是我们认识有关法的其他问题的钥匙。因此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这一问题上,目前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王燕儒同志在93年11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识别多重复句分句的几个误区》的文章,在谈到“把状语作为一个分句”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句:为了我们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成绩,我希望我们不但议论我们的伟大成就,并且也议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王文认为:“此句有四处停顿,只有两个分句,两个‘为了’是这个复  相似文献   

17.
关四平同志《刘姥姥三题》一文(载《北方论丛》1990年1第期,以下简称“关文”)细心地描绘了刘姥姥性格发展的轨迹;独具只眼地指出:“程乙本和雪芹原著中的刘姥姥,前八十回是形神俱同、性格无异的一个刘姥姥,后四十回里则一分为二,变成了面目酷似而神韵有别的两个刘姥姥”,进而探讨了“原作者与续改者思想倾向、艺术水平、美学情趣的不同”;见解独到地分析了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这个小人物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美学价值,其论不乏新人耳目之处。尽管如此,依笔者愚见,关文有些论述似  相似文献   

18.
赵又春同志在《论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见《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以下简称“赵文”)一文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和认识论的实践概念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不同概念的观点,并指出过去在有关实践问题的讨论中之所以出现许多说不清的问题,正是因为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出这种区分;一旦作了这种区分,许多疑难就可迎刃而解。“赵文”观点新颖,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仔细想来,在我们的大多数哲学教科书中,实际上已隐含着这样一种观点。众所周知,现行的哲学教科书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两个并列的部分(实际上是两个在逻辑上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7日《光明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中丕同志写的《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一个问题》的文章(下面简称袁文),主要内容是:现在每年的教育经费“应该说是不少了”。当前中小学的“冗员多”,“如何改变把育人经费变成了养人经费的状况,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文章提出应注意  相似文献   

20.
意识是人的特点,是人脑所特有的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却是特殊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人同一般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