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一流大学的参照系分析和几种流行的大学评价标准比较;美国大学联合会成员院校的特性分析以及将其群体作为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的参照系来思考、分析;总结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供国内院校制定世界一流大学赶超计划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一流大学参照系的分析目前有哪些世界一流大学参照系可供选择考虑?与其它可能的参照系相比,美国大学联合会成员院校有什么特点和优势?有什么缺陷和问题?作为一个参照系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启示?这个问题对于国内院校努力赶超、争创世界一流高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区集中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一流大学。欧洲作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也有很多具有优秀传统的一流大学。但作为一个群体,其实力与北美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亚太地区也有一些著名高等院校。虽然各个国家、地区常常有一些大学评价的排行…  相似文献   

3.
办学理念: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立足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介绍哈佛、耶鲁、柏林、牛津、剑桥、东京等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对中国的启示。认为,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真正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参照系,尤其要吸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做到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4.
一、一流大学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评定世界级一流大学,当然也就没有世界公认的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这样一个内在的、客观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上对世界上最佳大学的排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虽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标准?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最近,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以较为充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标准,各国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差异很大。”课题组组长刘念才教授说。尽管如此,深入分析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6.
"地区一流"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与建设一大批地区一流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两个成败相依的战略目标。中国需要建设更多的地区一流院校引领大众高等教育。作者论述了建设地区一流院校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地区一流院校的定位与评价,建设地区一流院校必须的宏观和微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开放动态: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形成的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是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最近,一些学者、学校管理工作者在讨论研究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国内高等教育界实际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展开了,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是对大学,尤其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评价是很复杂的,特别是确立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重视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我们认为,无论社会上的排行榜,还是某些评价,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评价问题,没有正确反映一所…  相似文献   

8.
中国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须认清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素。根据对国外办学水平评价指标的分析以及办学水平评价实践的相关分析结果看,学术水平、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指标,它们是影响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大学要创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这4个方面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美国中北部院校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NCA-HLC)的院校认证新标准对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颇具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迫切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与我国“强强合并型”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我国“强强合并型”大学具备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但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着质的区别;规模的扩大并不直接等于质量,也不意味着“名牌”或“一流”;“强强合并型”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最终取决于其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1.
"985工程"与"双一流"建设均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以"985工程"和"双一流"政策文本为基础,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为国家发展,政策阶段性目标呈高度稳定状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7个领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着力点,权威工具则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相较于"985工程"政策,"双一流"政策更凸显了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采用的政策工具箱也更为丰富。面对新形势,"双一流"建设仍存在重点建设身份固化、弱势学科边缘化、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异化等风险,政府应通过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分离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关系,构建参照性评价标准等途径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出版:科学出版社《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不仅是一本统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各个学科科研产出及其影响力的数据工具书,更是一本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评价分析和对策研究的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标准主要有三种类型:绝对标准、相对标准、个体标准。绝对标准以学校所在群体之外的预设基准为参照系,具有客观性;相对标准以学校所在群体为参照系,具有可比性;个体标准以学校自身为参照系,具有独特性。综合分析三种结果解释标准的特点,提出评价结果解释标准取决于评价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导向,明确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标准应具有区分力、可信度和一致性的基本原则,以及运用系统性整合方法建立综合解释标准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评价组织、评价标准、评价效用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借鉴德国、日本、韩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上的做法,建议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应委托专门机构,开展独立评价,重视国际专家在我国重点建设工程中的资政建言作用;发布战略领域,优化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既相互平衡又统一于国家建设;践行阳光评价,力推动态调整,以严肃的评价效用增强入选大学危机意识和候补大学进取信心。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大学的各类评价愈演愈热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识大学评价的本质。管锥斯洛森“伟大的美国大学”这一较早而系统的大学评价,可以从本源上认识一流大学评价。缘此,应先对20世纪初该评价的背景进行探讨,而后分析该评价的调查思路与调查内容,继而揭示这一评价中存在的“哈佛标准”。斯洛森的大学评价充斥着对哈佛标准的崇尚:评价其它大学用哈佛数字进行计量、用哈佛做法论证其它大学的做法、较少论述其它大学哪些方面超越了哈佛而较多论述哪些方面没有哈佛好。由此,应当对哈佛标准和一流大学评价进行省思,审视大学评价中的“唯榜首”现象,合理看待已有的大学评价;并总结这一评价的不合理之处,以为建构更加科学客观、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学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获取原始数据,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学科竞争力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3类共30个2009年有关学科竞争力排行榜.2009年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整体排名比较靠后,说明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一流大学,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标准,各国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差异也很大。但是,我们仍可归纳出如下基本特征:1.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很高。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均20余个学科在美国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不仅能在广阔的领域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而且为学科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培育提供了前提。2.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素质很高,多数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们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程…  相似文献   

18.
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表现及评价目前还没有一般性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评价方式。通过对三大排名THE、QS和ARWU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决定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高质量的学术科研成果;卓越的教师队伍;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化的教育配套以及经费上的充裕保障;全球化视野。推进国内教学研究水平,创建一流大学,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建立一流的科研硬件支撑;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广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交流学习平台;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职员共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行分析,体现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坚持中国特色、学术领先、声誉顶尖三个方面的标准。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策略中,择优选择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建设举措。在考核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的过程中,要继续加强专业评估,同时还要重视顾客评估。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起,中国科学评估研究中心每两年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2011年,在此前多年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第四次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了评价研究。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来自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Ⅱ)数据库。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仔细比较和分析,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在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从自身来看,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个评价指标上,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是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