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源空前丰富,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不要倡导“现场采访”? 从新闻界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编辑记者对“现场采访”都比较重视,无论是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时候,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时候,一大批编辑记者深入生活第一线,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鲜事实,总结了不少对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的新鲜经验。近几年,中宣部和全国记协积极倡导记者采写“现场短新闻”,穆青等老一代新闻工作者鼓励年轻记者采写“视觉新闻”,郭超人同志提出“抓作风、改文风”,这些措施促进了记者深入事发现场进行采访,这是新闻界的主流。然而也应该看到,近几年在新闻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视听纵横》2003,24(6):107-108
电视不靠现场是活不下去的。电视传媒的最大优势就是现场感。电视最能有效地传播现场。而要体现新闻现场的优势,关键的环节就是电视记要有很强的现场提问能力,观察、判断、描述、甚至控制现场的能力。记在现场“怎么说”,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3.
刘丽 《记者摇篮》2009,(12):32-32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  相似文献   

4.
记者到达事件发生现场以后,要敏锐地观察、谨慎地证伪、不断地联想。 1、现场采访中的观察 现场采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不能到达事件发生现场的读者和观众,迫切希望记者代替他们“到事发现场去看”。有幸到达重大事件现场的记者千万不能忘记带上自己的“眼睛”。 眼睛,是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  相似文献   

5.
现场采访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表现形态。“尽量到事发现场采访”可以说是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之一。但“现场采访”究竟应该怎样从理论上认识,怎样从方法论层次上把握,还少有专著系统论述。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南振中同志的《现场采访论》是他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讲课的讲稿,对“现场采访”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既阐述了现场采访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又回答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同行特别是新华社记者在这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本刊分四期连载,以期引起读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张志安  叶柳  宁菁 《青年记者》2007,(23):40-42
【观点摘要】--从大部分《终极对话》的内容看,我们和其他法制栏目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是拿着法制的外壳在做人性的东西,去考量这个人是如何变化的。--实话讲,这件事情你不干也得有人干,别人干和你的心态可能也差不多,那还不如你自己接着干,反正都是干活儿。从社会价值的影响来说,不是说社会价值影响我,我希望通过做这个节目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价值观来影响观众。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新闻舆论工具,新闻节目是电视的主体、骨干。要充分发挥电视影响作用,新闻就不能满足于短、平、快的报道,而必须要不断开掘新闻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姚进 《视听纵横》2000,(6):23-25
电视是一种声画结合的媒体,与报纸、广播等传媒相比,电视的最大优势就是用视听兼备、声像俱佳的影像,直观迅速地展现事件的过程。也就是说,电视最能有效地传播“现场”。近年来,在电视新闻中,现场报道手段运用愈来愈多,真切地向人们展现了沸腾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世界通过电视实现了信息谐振共享。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的电视节目采编制作过程中,现场采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场采访质量之优劣有时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本文就现场采访的涵义、优势和记者做好现场采访应具备的基本功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城市报道与报纸的市场竞争休戚相关,城市焦点新闻更是各大媒体紧盯的目标,不再仅仅着眼于"曝黑幕、看惊奇",已逐渐转移到媒体理念的胜利.因此城市报道的格局和理念,也不断经历着调整、剖析、再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为中国人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讲课时说:现场采访的方式分成四种类型:①重大突发事件的“遭遇战”式采访。这种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讲最富有挑战性,是现场采访的最高层次。②重大非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目击”式采访。这种采访虽然不是突发性的、但也要求记者在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容易较好把握住重大题材的报道。③“暗访式”现场测验采访。记者为了查实、验证一种看法,精心选择、策划并以“当事人”的身分去直接介入事件,进入现场采访,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描写中国青年出国留学、打工,在海外发展的小说、报告文学真可谓多到车载斗量。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直到《美国梦寻》、《留学美国》、《美国戏台》……数不胜数。评论界甚至出现“留学生”小说的术语。一时颇为牵动人心耳目。近日,坊间出现的小说体报告文学《泰国的中国女人》为小说家、影视制片人胡杰先生所著,相较纯粹的留学小说,它显出更集中、更复杂、更为纷纭迷乱的生活情态。素材来源于作者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广州、海口赴泰国留学、经商几年中的切身经历。全书以目前国内各阶层中青年女人前往泰国,在曼谷这样…  相似文献   

13.
刘勇 《军事记者》2006,(6):20-21
典型报道是中国新闻界的“独特景观”,是“报道观念—报道方式”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下的“集合体”。一方面,作为观念的典型报道,从理念上确立了典型报道的目的和选择“典型”的标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涉及我们现在对报纸性质、任务、作用的认识,以及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是党报新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报道方式的典型报道,是在典型报道观念指导下的新闻实践,它从方法论层面规定了典型报道的基本操作手法。双重维度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典型报道的概念。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的卷席…  相似文献   

14.
黄荆 《新闻前哨》2005,(8):39-40
文化新闻报道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教育、出版、考古、演出、影视、休闲、旅游等。文化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内容。随着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大众传媒中文化新闻的分量也在进一步加重。如何搞好文化报道,使文化报道对受众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广播的伴随性特质是广播所独有的,通俗地说是指人们在收听广播时可以边听广播边做其他事情。其他媒体则不具备这种功能。如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火车、飞机上,读报看杂志看不一会就会令人头昏眼花,电视、互联网也是如此,而且对视力的损伤极大。广播则不存在这些弊端,广播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想听就听,广播的这种伴随性功能,得到了像喜欢晨练的受众人群、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要坚持用打仗的标准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不断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一石激活春水一池.在“强军梦”的号召声中.新年度的军事训练拉开序幕,新年度的军事训练模式机制改革新闻宣传.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18.
法制报道就是对立法、司法、执法及守法、普法等方面的报道。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单纯报道新信息的动态性法制新闻,已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要求从法制上作深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新闻学概括深度报道“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不仅要说明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这就是说,深度报道既要说明“怎么样”,“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是什么”可以从画面中看到,“为什么”则需要报道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20.
开掘常态下新闻报道的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队工作具有周期性,很多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轮回"。如果在报道这些"周而复始"的常态性工作时,只是机械、被动、简单地重复,必然会因"老套"难以吸引读者。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开掘常态下新闻报道的深度。报道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