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君臣 《文教资料》2012,(33):46-50
本文将把《激流三部曲》和《四世同堂》中女性形象分为五组进行讨论,从不同侧面来看在社会不同年代中作家对女性形象刻画的侧重点,与在这两部作品中女性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和所起作用的不同。从封建社会典型大家庭中长媳形象、压迫者、姨太太、被损害者和新崛起的“光芒”形象的比较,来看在社会各个不同阶级中女性角色变化的共同点与相异点。并且从作品中挖掘其反映时代的现实意义,来做一个系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于海明威的硬汉神话与死亡情结,已从众多读与研究的共识,,但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众说纷纭。本从本入手,以历史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指出海明威在其男性主体意识的观照下,既塑造了父权化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也创造了现代明社会中一些逾越父权化的道德规范,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谈我国电视广告中的角色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广告作品两性形象差异所持的价值判断,其着眼点主要是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和文化性别。广告作品通常会夸大女性年轻貌美的外在价值而忽视对其内在价值的展示和提升。由于固有的男权中心文化的存在,人们更多的关注了女性在广告作品中被“误读”的状况,而忽略了男性在广告创意中同样也被定型的现实。大量以男性形象的为主人公的广告作品,不仅在表现技巧等外在形式上,而且在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观念形态等深层内涵上,其基本模式也都表现出惊人的雷同性。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男女形象在我国电视广告创意中的角色定型.揭示男女两性被不同程度地“误读”现状,并将通过电视广告创意不同语境的分析,探究广告作品中性别形象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袁虹 《黑河学院学报》2023,(10):133-135+152
唐诗作为唐朝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达载体,是了解唐代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唐诗中女性形象一直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唐诗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女性审美是唐代诗词作品中的重要题材,通过对不同类别女性审美的描述,可以展示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社会活动等,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变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影响。如白居易、李白等,其创作的作品都有反映当时的女性审美文化。这种女性审美文化,对于后世女性审美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作家乔治·桑深深体会到男权中心传统对妇女的压迫和种种不公平待遇。在其作品中,乔治·桑往往从女性视角出发进行创作,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同时代女性生活和生存现状。在小说《康素爱萝》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向读者讲述了不同阶层女性的生存境遇。本文拟运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的他者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部分女性形象来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他者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相似文献   

6.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女性读者的喜爱,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也把其作为女性文学的典范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文中注重分析作品中父亲这一男性形象缺失背景下的女性内心渴望平等和参与社会的愿望,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才能的压制,从女性意识的萌发支持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多元视角关照女性形象,不难发现在文化观念演变的过程中,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中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形象嬗变也昭示着时代和观念的变迁。文章通过剖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若干个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梳理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承载的特定时期民族文化价值取向,从而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深刻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庾信作品中的女性题材入手,根据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转变过程,分析庾信在前后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以及在这样一个由宫廷丽人到闺中怨妇的形象转变过程中,隐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深入研究贾平凹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独到欣赏,一方面,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女性崇拜倾向,另一方面,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仍旧不同程度地受到男权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未能真正表现女性的欲求。本文对贾平凹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对作者表现女性形象时的叙述方式、作者的女性观做了探讨与论述,并深入分析了导致作者矛盾的女性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方方近期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女性严酷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女性心灵深处的困惑、痛苦与挣扎,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了男权社会重压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淞滨琐话》作为王韬最成熟的文言小说,本文在分析它的成书时间、版本问题以及创作动机的基础上进入其具体作品的分析,把《淞滨琐话》女性形象进行细致分类,以题材为标准,用表格的形式对女性形象进行统计分类,分为志怪题材中的女性、爱情题材中的女性、世情题材中的女性、武侠题材中的女性、宗教题材中的女性、历史题材中的女性和非小说篇目中的女性,使读者对作品内容和众多女子形象的特点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现代商业社会里,美女加商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受到众多广告商和销售商们的青昧.然而,作为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广告媒体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却存在种种误区.广告媒体更看重的是她们的外貌却忽视了女性的话语权.通过将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性别歧视现象加以探讨,得出反思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姝 《华章》2010,(28)
琼瑶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她的作品便风靡了两岸,并部部都经改编拍成凄美的电影或电视剧.她的作品以爱情为主,同时也塑造了众多不凡的女性形象.本文对琼瑶笔下部分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女性的特点与当代社会相结合,赋予这些特点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方方近期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女性严酷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女性心灵深处的困惑、痛苦与挣扎,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了男权社会重压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樋口一叶在创作生涯中塑造出无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皆来自于樋口一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社会地位时所描绘而成。因此,在分析樋口一叶早期与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后,我们可以发现当作家生活经历发生转变时,其女性意识也随之觉醒。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斯·舒尔曼的代表作《多比.吉利斯的众多爱人们》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多比.吉利斯的多个校园爱情故事。作品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都以男权为轴心。女主人公只是男性世界的陪衬,是男权世界里的附属物。本文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角度揭示了马克斯.舒尔曼的女性观,同时也指出读者应该意识到作者的这一局限性并以批判的审美眼光去接受其作品。  相似文献   

17.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在其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都呈现出奥尼尔式的悲剧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两部剧作《月照不幸人》和《长日入夜行》中女主角乔茜与玛丽的分析比较揭示奥尼尔女性观及其人物共性并试图追本溯源寻求其女性观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弗兰肯斯坦》作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以怪物导演暴力凶杀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为主线,用人造人报复社会这一渎神题材为主要内容,震撼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然而,深究作品的意味,却不难发现在血堤的外表下隐藏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以及因此带来的强烈悲剧意味.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三位主要角色形象命运,以及诞生这种形象社会、文化、心理背景揭示《弗》中悲剧意味的形成原因.怪物的命运性悲剧、弗兰肯斯坦的现代普罗米惨斯悲剧、女性的性别悲剧作为本文主要论证的三大方面。也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悲剧.  相似文献   

19.
历代中西方文学作品都曾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观照对象,文章对女性形象表现物质属性的美学意义,所反映出的社会善恶观念和女性形象具有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纵观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促进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研究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对于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羽蛇》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的文本,在作品中活跃着丰富的女性群体形象。由于时代的因素和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男权社会的既定秩序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把作品中的女性分成三类来考察:男权社会的自觉认同者;痛苦挣扎在夹缝中的一类人;“新新人类”。揭示徐小斌在现阶段对于女性本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