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济公在南宋只是一个凡僧,其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被赋予了神异色彩,到清代演变成神通广大的知觉罗汉。记载济公事迹的文本,也经历了铭文、话本、章回小说的演变。济公一身兼具多重性格特征,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异僧”形象,几乎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影子。本文试从济公小说的演变和济公形象两方面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济公”活佛精神倡导的是一种普度众生、乐于助人,惩恶扬善、扶困济贫,并敢于与为富不仁者斗智斗勇的精神。活佛“济公”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的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说明济公形象具有广泛的亲和力。“济公”活佛精神是一种“高深”的道德文化典型,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公德建设的有力向导,它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济公”活佛文化其实就是文化强国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游赏苏州西园,最吸引人的要算是罗汉堂里的济公像了。迎面而见,济公笑容可掬,似乎正迎接着每一位游客;但从左面看去,你就压根儿看不到济公的一丝笑容,而只会看到他锁眉凝思的愁态;如果从右边看去,济公又变得狰狞奸刁,十分难看了。我们变换一步,济公几乎都要变幻一次模样,真是千姿百态,令人叫绝。 同一个济公像,为什么会呈现出各种迥然不同的形态呢?这是游客观察角度不同所致。 在供材料作文中,我们也常常要运用多角度来构思。因为一篇好的应试作文,惟有构思角度新奇,方能别开生面,胜人一筹。反之或平庸见俗,或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4.
吕堃 《天中学刊》2012,27(6):24-27
济公本是南宋临济宗的一名僧人,饮酒逞才,因圆寂火化时出现舍利而被杭州民众认为是高僧,由此开始了济公神化的历程。在宋代杭州浓厚的罗汉信仰氛围下,济公被传说为罗汉。济公传说被不断附会,明中后期小说中济公成为一名异僧,神通与破戒并存。到了清中后期,北京济公故事兴起,济公成为一位市井神侠。在济公形象演变过程中,多种社会力量都参与其中,以他们各自的文化传统改造着这位民间英雄。  相似文献   

5.
Hello,我是"除夕夜烟花数一数"的节目主持人。今年烟花中的红人不少,本期节目,我们就请来了三位烟花红人——第一红人:"济公醉酒"嘻嘻,别一听"济公醉酒"就以为我穿得像济公那样破破烂烂的。我虽然也穿着"七零八碎"的衣服,但这是时代潮流呀。瞧,我  相似文献   

6.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高僧元晓年轻时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个布袋和尚,是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大街上击钵向行人乞讨。他乞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流浪的野狗。他常把流浪动物捡回山上,  相似文献   

7.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高僧元晓年轻时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个布袋和尚,是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大街上击钵向行人乞讨。他乞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流浪的野狗。他常把流浪动物捡回山上,化缘来养  相似文献   

8.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的高僧元晓年轻时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和布袋和尚、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 每天在街上击钵向行人乞讨食物。他乞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流浪的野狗,他常把流浪动物  相似文献   

9.
活佛葫芦     
从杭州虎跑公园济公禅寺“请”来的活佛葫芦终有一天会干裂,但济公那爱憎分明的品质及笑口常开的乐观态度,却永远镌刻在“我”心中。文章由物及人娓娓道来,生动而亲切。  相似文献   

10.
许尚枢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4):12-17,27
济公是一位力促社会和谐发展的践行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物与人之间、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时,都贯穿着一个"和"字。济公和谐文化以"戒恶扬善,慈悲度人,和乐处世,无我利他"的济公精神为核心理念,是对佛教教义、家族风尚和天台民风"四气"(硬气、灵气、侠气、和气)的继承和发扬。对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济公》播映没几天,就听街道、里弄、学校……到处都有孩子学唱“鞋儿破……”不光歌词从头到尾一字不差,而且曲调节拍无一不酷似原唱。由此,引起了我的思索。《济公》主题歌所以使孩子容易接受,大概有以下原因:一,人物形象主动。屏幕出现的“济公”形象逼真,破鞋破帽,疯疯癫癫,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二、歌词通俗。主题歌中虽有“袈裟”“南无阿弥陀佛”等佛家专用词语,可  相似文献   

12.
童心不可欺     
某小学期末考试前一天上课时,某班班主任面带微笑,语调温和地问同学:“这几天晚上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济公》,谁看过了,会唱《济公》主题歌吗?唱给我听听。”学生以为老师爱听《济公》主题歌,于是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得意地唱了起来。当学生正唱得兴致勃勃时,老师突然把脸一沉,吼道:“住嘴!”全班学生被吓了一跳,以为什么地方唱错了。只见老师一反常态,疾言  相似文献   

13.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高僧元晓年轻时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个布袋和尚,是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大街上击钵向行人乞讨.他乞讨并不是为了自 己,而是为了那些流浪的野狗.他常把流浪动物捡回山上,化缘来养活它们.  相似文献   

14.
禅宗高僧济公因其特立独行而被视为佛门另类,至现当代转而成为寺院热点。这是艺术与宗教互动、僧俗两界合力打造的结果。以小说和电视剧为主要推手的二度"济公热",具有有利于弘扬人间佛教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宗旨、有利于开发和整合特色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飞来的山峰     
杭州西湖灵隐( )寺前有座山峰 叫飞来 yǐn ,峰 关于杭州飞来峰的来历 有一个很有趣的。 ,故事呢 从前 四川峨( )眉山上 有一座会飞的 。 , é ,山峰 它一会儿飞到东 一会儿飞到西 落到哪 , , ,儿 就压塌( )那儿的房子 压死许多人, tā , 。 那时 杭州西湖灵隐寺里有个济公和尚 , ,他整天疯疯癫( )癫 拿着把破扇子 到处游 diān, ,逛( ) 找人开玩笑 guàng, 。 有一天 济公和尚算出中午的时候 四川 , ,的那座山峰要飞到灵隐寺前的村庄里来 这 …  相似文献   

16.
正明的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父亲也因为受伤不能干重的体力活,一家人只能靠一点救济金度日,家境之艰难可想而知。好几次,因为没钱交学费,明差点辍学了,是学校老师给他申请了困难补助,才让他得以重返校园。尽管家庭贫寒,但明没有丝毫的自卑,他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在班上也一直名列前茅。班上有些学习不太好的富家子弟,便渐渐对他心生妒意,常常跟在他身后,怪声怪气地唱着电视剧《济公》里的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  相似文献   

17.
“……这块玉盘中原本有一些黑色的瑕丝,这位艺术大师巧妙地把它雕刻成一条栩栩如生的蛇。”“这是大家所熟识的济公,大家看,这济公的袖口处原本是一个黑点,但经过艺术大师的设计,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蛐蛐,大师的眼里没有废料啊!真绝!”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一个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济公》里面有一首歌叫《一半脸儿》,我觉得最 有意思了。我爸爸稍有不同,他是"一会儿脸儿阴,一会儿脸 儿阳"的"阴阳脸"。 爸爸在检查我作业时,脸上的阴阳变化最多了。一会儿 "多云转阴",那一定是看到了本子上的几个红叉;一会儿 "多云转晴",那保准是我连得几个优。要是我考试得了双百  相似文献   

19.
我尝到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甜头,得从一九八六年春说起: 那年春节,电视剧《济公》播放后,《济公》的主题歌在学生中不胫而走,人人会唱。四(一)班的小陈同学——一个吃烟、打架,和社会上的哥儿们结伙行窃的小霸王,饭后坐在教室门口,悠闲自得的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衣服破,爸爸骂,老师说,坏名出去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20.
陈莎 《现代语文》2004,(12):33-33
电视剧《济公》里面有一首歌《一半儿脸》,我觉得最有意思了。我爸爸就是“一半儿阴.一半儿阳”的“阴阳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