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记·屈原列传》载有楚上官大夫欲夺屈原宪令草稿一事,学者对此向有异说。近读张永鑫同志《上官、屈原夺稿辨》(见《文学遗产》季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一文,颇受启悟,遂对“夺稿”一案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草成此篇,以就正于张永鑫同志及诸位方家。我认为,对“夺稿”一案首先须辨明两个问题:一是司马迁对此事记述的原意如何,二是事情的本来面目应该如何。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可混淆。先说司马迁对此事的记述。《史记·屈原列传》云:  相似文献   

2.
正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岁当丙辰。这一年的中秋节是个很平凡的日子,但却产生了一首在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词章。这一年,苏东坡正在密州知州任上。由于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同,被黜为密州知州。在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的风习下,自然有被贬谪的感觉。这一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被贬在外,颇为失意。父母都没有了,兄弟俩仕途又都很坎坷,苏东  相似文献   

3.
“夺”与“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编者对“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如此注释:“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此解,乍看似通,但揆情度理,便颇感蹊跷:对屈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想公然抢夺,他没有胆量,此其一;“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同朝为官,看见便抢,太没有风度,此其二;“屈平属草稿未定”,仅是草稿,尚需改动,抢了没有作用,此其三。即此三点,便可看出,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而且“众莫不知”,上官大夫欲“强取”据为己有,岂非过于莽撞而又毫无意…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编者对“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如此注释:“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此解.乍看似通,但揆情度理.便颇感蹊跷:对屈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想公然抢夺,他没有胆量,此其一;“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同朝为官,看见便抢,太没有风度.此其二:“屈平属草稿未定”,仅是草稿.尚需改动.抢了没有作用.此其三。即此三点.便可看出.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因荷而得     
<正>每见荷花,我都挺不好意思,人家开得那么好,可我无话形容,脑子只呼啦跳出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没有例外,可以说托少时背诵课文的福,也可说是遭它的罪。后来看周作人先生的《藕与莲花》,其中有言:莲花与桂花在植物中确是怪物,同样的很香,而一个开花那么大,一个又那么小。可惜在中国,桂花为举人们所独占,莲花则自宋朝以来归了湖南周家所有,但看那篇《爱莲说》,说的全是空话。我不禁哑然失笑。绍兴周说湖南周说的全是空话,  相似文献   

6.
方尚强 《现代语文》2007,(5):128-12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节选)之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课下注解为: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姓名是一个人的生命印记,是一个人的文化符号.人们在取名时,往往选用一些或儒雅或威猛或吉祥的字眼,深情地寄寓对人生的追求与希望.据说,日本国皇室给皇子皇孙取名时,往往从中国的<诗经>中选择字词,以显示皇家的儒雅高贵.……  相似文献   

8.
正在教学《离骚》第一课时时,笔者介绍作者时讲到,屈原被流放后,因不愿看到楚国的灭亡,在迷惘和痛苦中,最终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屈原为什么要自杀呢?他非死不可吗?假如屈原不死,情况会怎么样?"对于学生的这一连串的提问,笔者一时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都在强调屈原的自投汨罗江而死是其执著追求理想和忠君爱国的表现,很少考虑到上述问题。但笔者也隐约意识到这正是个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教学的良好契机。于是,笔者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顺着学生提问的思路来个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所以,笔者在停顿片刻后,顺势说:"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尽管以前我对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也是坚贞不屈 ,志洁行廉 ,勇于追求道德的一生。《离骚》真实而全面地印记着屈原苦难的一生 ,反映出他对理想道德的孜孜以求、对祖国无限之爱 ,成为他苦难岁月的灵魂绝唱。  相似文献   

10.
文章辨析爱国主义内涵,剖析《离骚》中内含的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包括政治志向、崇高人格、感情世界与艺术创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出通过使爱国精神融入政治生活,汲取屈原政治智慧和品格;融入媒体传播,生动诠释屈原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社会生活,彰显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本色等,实现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琴  邓彩云  李玲 《现代语文》2009,(12):14-15
屈原是具有高尚人格的政治家。其代表作《离骚》表现出的政治道德、政治理想和政治行为,谱写了一曲人类美好政治品质的赞歌,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历史证明了屈原的不朽。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1,(13):114-114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  相似文献   

13.
时间过得真快,新课又结束了,得准备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了.今天这节课教什么内容呢?我想了想,觉得学生对时间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那就复习“时、分、秒”吧,刚好喻老师那儿有现成的教具——钟面.上课铃声响了,我拿着教科书和钟面走进了二(2)班教室.课上,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个单元里,你们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小组代表们纷纷发言,向大家汇报了时、分、秒的知识.学生回答完之后,我对学生未曾讲到或想到的地方作了一些补充.下一步该巩固练习了.我拿出准备好的钟面对大家说“: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来认一认每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于是,我把那些画得非常精致的钟面教具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上.“老师,我看不清.”还没等我贴完,下面就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喊.“睁大眼睛看吧,我看得清.”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有点得意地说.“仔细看吧.”我也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几个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还有的学生用手指点着在那里数格子,我正准备点名回答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申老师,我有问题.”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曹云吉同学.爱提问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平时数学课上就经常有学生向我这样反映过,所以我并不在意地说了一...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1,(Z2):114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唐代诗人史青曾上表唐玄宗,自称曹植  相似文献   

15.
申立红 《湖南教育》2006,(11):19-19
时间过得真快,新课又结束了,得准备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了.今天这节课教什么内容呢?我想了想,觉得学生对时间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那就复习“时、分、秒”吧’刚好喻老师那儿有现成的教具——钟面。  相似文献   

16.
我开始攻读文凭,已年满四十了。多年来,我一直为自己没有一纸文凭而耿耿于怀。七九年知青回城时,我为了参加高考而留在了边疆农场,不料一场重病,葬送了我读大学的美梦。回城以后,读过一所函授大学,后闻此校学历国家不承认.于是,获取高等学历的愿望又一次破灭。  相似文献   

17.
我在学校工作期间,很少出差。后调出版社,就常出差了。每次出差全家人表现出的关心和担心,都在我胸中激起阵阵久久难以平息的情感波澜。最令我难忘的是有关乘飞机的两次出差。 1984年6月,我去北京开会,还要到南方组稿。这是我第一次出远差,而且乘飞机。临行前几天,全家人都为我忙碌着:妻子已给我清理出好多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个形象主要是指做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物形象。作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作用。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美的,美也总是寓于形象的,一切美都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美。屈原光耀千古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它写了屈原自己的出身、品质、思想,塑造了一个高尚、纯洁、正直的爱国诗人的形象。其理想之崇高、人格之俊洁、感情之强烈、斗争之坚决,使这一形象既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19.
贬谪是中国文学重要题材类型之一,屈原、柳宗元是贬谪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鲜明地标划出贬谪文学在情感内涵和表现技巧等方面的发展里程,也预示着贬谪文学研究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贬谪是中国文学重要题材类型之一,屈原、柳宗元是贬谪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鲜明地标划出贬谪文学在情感内涵和表现技巧等方面的发展里程,也预示着贬谪文学研究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