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2.
一、在品读中享受语言 品读的功能主要是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文本。只有当学生动情地品读时,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蕴和精妙。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体现教学大纲明确的要求。我们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语言.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知识、增长才干。在新课改精神的激励下.探讨语文阅读问题已成为我们探究的主要对象.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追求阅读主体的潜能发展.我们必须注重“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以读代讲”是通过老师的导读.使学生明文意、悟文理,并受到情感教育的一种教学结构。导读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再读课文,理解词意;三、精读课文,解决间题;四、品读课文,以声达情。朗读技巧的运用有利于促学,使学生快捷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6.
郭江波 《考试周刊》2009,(10):49-50
品读,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教学方法,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在指导学生品读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读重点读精华,培养学生情感。当然,在指导时要注意引导技巧,不要轻易早下结论或下唯一结论。品读看似简单,实则孕育着深厚的底蕴,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价值在于教育的意义性,教育因为其存在的意义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必然的引导价值。但这是否意味着每一节语文课,或者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意义呢?笔者以为也不尽然。如果能够适时给学生提供点没有意义的教育,或许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或是一段没有意义约束的自由之旅。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叶圣陶论创作》)指导学生品析语言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语感与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指导学生品析语言,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长期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许多优秀教师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以下是笔者根据一些名家的教学案例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归纳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语言品析方法,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并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9.
江莉英 《文教资料》2010,(14):55-56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鉴于此,本文从抓住文眼,读中品味;潜心会文,推敲揣摩;多元探读,激活思维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是激发学生语言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军才 《湖南教育》2008,(12):18-18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面对中学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即使教授多遍,静心读来,仍感口齿留香。我想,作为教师,决不能将这些优美的文字捣碎、嚼烂,喂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读、去感、去悟、去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祖国语言之美。在教学中,我对此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阅读目标的阶段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语文课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对各学段学生都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地读、反复咀嚼地读、富有诗意地读,可以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很注重阅读教学,但却鲜有教师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文本的真谛,感受文本的内在情感。一、通过个性品读,理解文本语言当前,教材所选取的课文都是一些优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的优质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文本是教学的根基,也是阅读的载体。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教师该如何兼顾学生的特点与阅读教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个性化品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在意蕴,而且能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相比较其他学科,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汉语修养,即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为此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赏析这些美丽的词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呢?一、字斟句酌,感受语言魅力语文的学习就如同品酒,需要浅斟慢酌,细细的品尝,慢慢的体会。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课文中隐含的深意,才能透过现象领会文章的本质,感受汉语言特有的魅力。这更是我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必须能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能感  相似文献   

17.
徐君 《文学教育(上)》2008,(16):110-1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开始逐渐重视起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叶圣陶指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找,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言下之意,学习语言文字必须着眼于形式方面。王尚文先生的观点更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  相似文献   

18.
品读人物     
在历史的每一个交织点上都出现过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耀眼的明珠,才编织出了世界璀璨的文明。他们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将永远是我们难以忘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一文,老舍先生描写了老猫的古怪、小猫的可爱,猫的一举一动在大师笔下具有了人格化的意味,读后倍感风趣幽默。课文口语多、短句多,常常带着语气词。在这位艺术大师笔下,即使是那些貌似平常的语气词,也获得了丰富的表意功效,韵味十足,耐人寻味。要想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意,紧扣语言品读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从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四方面谈谈“品读”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