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眼看早恋     
近来,社会上都在关注中学生早恋问题。可是这个现象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连绵不绝。“早恋”就像流行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在老师家长的极力反对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呢?难道一味的打击真的对吗?为此,复旦中学两名学生采访了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让他们谈谈对早恋的看法。问:您怎么看待中学生早恋这个问题?老师:首先我是不同意早恋,我觉得这种年龄是很幼稚的,而且继续下去的可能很小。男女之间存在好感是很正常的,纯属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而且我认为不存在“早恋”这个词,既然是“早恋”,那就不是恋!问:…  相似文献   

2.
<正>"早恋"这个词,经常被很多老师、家长挂在嘴上,一般是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相当多的班主任和家长都反对学生"早恋",认为学生经济未独立、思维未成熟,责任意识和自控力不够强,陷入"恋爱"中,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另一方面,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却越来越多,家长和班主任的反对似乎并不奏效。那么班主任对学生青春期的情感应如何进行管理呢?  相似文献   

3.
早恋现象,长期以来是困扰着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也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学生早恋问题呢?一、学生早恋成因什么是早恋呢?早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指发生在学龄期间的男女之恋.是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与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喜欢、相互爱慕和相互依恋的情感,是一种比较朦胧的爱情。学生为什么会早恋?他们早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l)青春期的提前。现代男女均在16~17岁左右达到性成熟高峰。由于青春期的提前到来,使少男少女经受了自身内在的“性本能发动”.从而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内心深…  相似文献   

4.
早恋一般是指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进人中学阶段,学生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日趋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极可能导致他们恋爱行为的产生。我们既不认为中学生早恋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也不承认中学生早恋是完全合理的表现。陷入早恋之中的少男少女,当满足于温馨的情感交流和卿卿我我的言语交流时,往往会忽视或否认因早恋带来的自身危害.那么中学生早恋会带来哪些自身危害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中学生的生理成熟已经不再是陌生的现象,中学生性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也不再是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所以中学生的早恋现象频发。早恋,也叫做青春期恋爱,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正因为是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是在不适合的年龄阶段做不该做的事,所以早恋一直是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家长和学校都密切关注的"大事儿"。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早恋有人把它喻之为一种“流行病”,大有扩大漫延之势。对此,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一些研究中学生早恋的论文也不断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特别是教育方法提出了种种见解。但是我们也应承认,对早恋问题的研究才仅仅是起步,许多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对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如何看待早恋;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重点在哪里等问题谈点认识,以便对学校教育工作者处理早恋问题有所参考。一、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早恋,从字面上说就是过早地恋爱,然而如何才算“早”呢?为什么中学生恋爱就是早恋呢?应该有个科学的令中学生心悦诚服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7,(3)
“早恋”,是最通俗的说法,心理专家称其为“青春期恋爱”。通常,早恋是老师、家长竭力反对的事情,而学生们如何看待早恋呢?是好是坏?是利是弊?或者还有其他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中学生"早恋"是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家长和学校都关注的一个问题。西方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将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中西方相比,这一用语既确定了概念的时间,又确定了它的含义,同时也未加任何道德评价。因此,许多心理学家一直在呼吁科学定义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今天当我们将中学生冠以"早恋"一词时是否也应该慎之?  相似文献   

9.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0.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早恋”现象。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恋爱,你应该如何对待呢?社会学家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有极强的情感意识,但性道德准备不足,在受到不良影响时,很容易产生“早恋”。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防止早恋的发生呢? 1.正确对待孩子的初恋。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来说,初恋是纯洁的。当你发现孩子有恋人时,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宜简单粗暴地辱骂、殴打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和早恋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本人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多年,觉得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棘手难题。 那么,如何认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呢?我认为学生早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早恋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学校和家长们十分棘手的难题。近年来,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和各种媒体中不良诱囚的影响.中学生早恋的现象有蔓延的倾向。早恋的年龄在悄悄的提前,早恋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早恋的外部表现日益成人化。囚中学生早恋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主要是出于一种自身身体的变化和对异性的好奇心及对性信息的模仿。并不懂得爱情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处在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每个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于是也就有了早恋这种经常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师长们面对青少年难以按捺的青春萌动,绞尽脑汁地试图让中学生远离早恋,但收效甚微。近年来,早恋在中学校园中已无需遮掩,学生们已见惯不怪,习以为常,十分平静地接纳这一现象了。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窦初开实属正常,他们早恋最初多数是为了得到一份关爱,并未深思它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本期推出的这篇小论文则从学生的角度对早恋的原因进行了探究,零距离地接触早恋的人群,剖析了早恋的原因,并提出了青少年最好要群体交往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老师和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学生的早恋问题了,一旦家长和老师发现了早恋的苗头,一定会扼杀无疑。轻者,找学生或孩子敲敲边鼓,谈谈心;重者,家长、老师全动员,兵分两路苦口婆心做工作,大有不拆散鸳鸯誓不罢休的架势。然而后果会怎样呢?要么刚刚滋生的朦胧感觉由地面转入地下,要么是本来纯洁正常的同学感情被伤害得支离破碎。我们总是往坏处想,认为少男少女深交必定早恋,而早恋必定影响学习,影响学习一定没有前途,把它视为影响学生一生前途的大事。其实少男少女交往是很正常的事,而产生爱慕之心也是必然,我们都相信爱情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教育方法问题。有人不想管,认为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谈恋爱是正常现象,可任其发展;有人不敢管,怕弄得不好“出乱子”,还有的不但不管,而且持一种同情支持态度。我们认为,性早熟是无法制止也是没有必要制止的,但...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早恋问题对家长来说无异于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不少家长在处理青春期孩子的早恋问题时,总采用一贯的“高压”政策,试图以家长权威压制孩子的情感,极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惨痛场面。一名初二女生因早恋问题与家长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女孩动不动要跳楼,母亲气得想吃安眠药自尽。心理教师采用家校联合、绘画治疗、心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青春期情感问题,促使家庭走向和谐温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恋已成为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老师和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作为校方和老师来说处理好中学生早恋问题已经是教育中的一等大事了。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早恋带给自身的危害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一种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作为家长和校方来说首先对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请你静静听我,为你唱支悲歌,有个小小女孩,不知爱是什么?她对月亮许愿,但愿早涉爱河,月亮对她低语,爱情只是苦果。如今她已尝过,早恋滋味如何!为谁忍受寂寞?为谁望断星河?为谁长夜等待?为谁孤灯独坐?月亮对她低语,爱情只是苦果。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学生早恋现象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早恋是个棘手的问题。许多教师和家长谈“早恋”则色变,总是摇头、叹气,甚至会强行阻挠孩子们的这种行为,以致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对立关系。使问题进一步恶化。那么。如何对待此问题呢?我们如果换种思维、换种方法解决,也许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