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记者》2013,(11):66-66
据英国《大都会》网站日前报道,英国《格里姆斯比电讯报》不仅让报纸好看.还要让它更好闻。读者买回报纸后,只要轻轻一翻.报纸上就会发出面包的清香.让人在看报的同时还能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2.
王建成 《记者摇篮》2007,(6):17-18,43
日本《朝日新闻》在2006年12月18日报道说,在发达国家,人们“远离报纸”的现象日渐严重。美、日、法、韩四国的报纸发行量连续18年在减少,报纸生存存在危机;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4月1日文章说,有关“报纸消亡说”夸大其辞;2007年4月8日“中广协”  相似文献   

3.
兴边 《新闻导刊》2005,(5):56-56
近日,《华西都市报》与四川省电信有限责任公司联手打造的《华西手机报》声讯版正式开通。读拨打声讯热线,即可收听报纸主要内容和即时新闻,据称,这是中国第一张能听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为增强报纸的可读性,美化报纸版面,吸引读者注意力,照片作为一种真实感强、极富感染力的信息媒介,在报纸信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张家港日报》每期刊用照片达40幅左右。因此。加强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已成为报社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应用,数码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这给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这是一篇关于报业未来的猜想性文章,因受ipad面世的触动而思绪万千。由于ipad上市仅一个多月,新闻很多,研究很少,文章的观点不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如果大家同意把这篇文章归入“描绘未来”的类别,那就跟着我的思想去旅行吧。  相似文献   

7.
8.
《新闻前哨》2006,(10):33-33
据9月15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免费的《伦敦报》日前与读见面了。这份报纸由媒体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英国分部出版,它的诞生被英国出版业解读为伦敦免费报纸大战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10.
如今,随着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差错也随着增多。如何消灭差错,已成各大报社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平顶山矿工报》在降低报纸差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平顶山矿工报》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以其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作为一家企业报,在全省150多家党委机关报、企业报中,在采取编校合一的情况下,得到这一殊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得益于报社领导的严格要求、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编辑对报纸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7,(9):60-62
<正>国内大部分报社已经采用新闻采编网络系统,实现了报纸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报社上了采编系统平台后,的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编辑记者及报社领导查寻相关数据提供了方便,但报纸上的重稿、差错仍时有发生,有些报社甚至出现了签发后的大样文件被修改的人为事故。如何提高报纸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困扰很多报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新闻前哨》2006,(6):20-20
新加坡第一份免费华报《我报》(MYPAPER)6月1日正式推出,目标读定位为20岁至40岁、拥有华和英双语背景的工作人士。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2006,(11):41-41
10月15-21日.是日本一年一度的“报纸周”。《读卖新闻》14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再次印证了报纸在读者心中不可取代的位置。 日本每年都要搞一次“报纸周”活动,这次是第59次。今年“报纸周”的主题为:哪篇报道改变了我,并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亦易 《军事记者》2004,(6):36-37
如果明天出报,邱继臣一定要在今天夜里《战友报》印出来的第一刻看到它,不管这个时间是晚上12点,还是凌晨两点。将已经校改过四五遍的报纸再读一遍,发现没有错误,他才能睡下。这样做,不完全是为了避免差错,他说,他是把这张报纸当成了生命。  相似文献   

16.
赵嘉兵 《青年记者》2006,(24):52-53
当今时代是个“品牌时代”.消费青睐名牌产品.企业争创名牌地位.“品牌”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落。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改革深化。报纸、报业与经济领域的关联度日益提高。报业作为一项产业,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同样面临着一个品牌形象的问题。创办名牌报纸.是吸引读、服务读、增强报纸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名牌报纸形象的树立可分为报人形象、报纸形象、报社形象三层次。  相似文献   

17.
Z7岁的艾米·罗伊斯特是考克斯新闻报业公司旗下《每日镜报》的一位特写版编辑,《每日镜报》是一份面向格林维尔市民的报纸。格林维尔市旺盛的消费能力使罗伊斯特感觉到,年龄在18岁到2 4岁之间的人群中存在商机。于是,罗伊斯特开始向考克斯公司的每一个愿意听她诉说的人讲道,她认为公司应当办一份以青年人为传播对象的出版物。2002年5月,《搅拌器》诞生了。  相似文献   

18.
李彤 《出版视野》2005,(2):28-28
2月28日,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有9家期刊、1家报纸在会上受到表彰。其中,《中国药房》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改革》、《世界儿童》获期刊奖提名奖,《党员文摘》、“探索》、《现代法学》、《微型计算机》、“中国南方果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等6刊分别进入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电脑报》荣获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美国报纸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相当多的日报每天都出有多个版本。这些报纸并不是像人们猜测的那类每天分时段出版的所谓全日报(如在早晨之后再出下午版和晚版),而是针对读者的各种需要在主报基础上发行的另版报纸。为方便叙述,笔者这里称之为“副报”。这种副报现象已成为当今美国主流报纸的例行做法,笔者访问过的18家报社,无一例外地都出有副报。美国报纸出多个版本的动机,一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如及时投递的需要、获得最新消息的需要,以及了解本社区信息的需要等等;二是增强竞争力,使报纸在与外来报纸和地方小报的竞争中取胜;三是扩大广告效益,…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7,(7):24-24
【大公网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英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今天(5日)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国首份专门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英报纸——《奥运周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