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读者需求为组稿目标,始终是《解放军报》时事版坚持的理念。4月份,时事版夜班重点围绕“贴近读者”这一目标。从新闻内容的选择、整合到包装,都相应地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处理国际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权衡对国内的影响,处理国内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权衡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影响,处理军队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权衡对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雷鸣剑 《军事记者》2004,(11):25-27
在新闻界,大家都以作品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乃至中国新闻奖为荣。但是,限于近乎苛刻的筛选条件、严格的评比标准、规定的字数篇目等等因素,能够一路过“关”,闯入获奖名单的作品,确实是凤毛麟角。悉心拜读近几年中国新闻奖、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作品集,在随作者一起分享采写新闻稿件的酸、甜、苦、辣的同时,我侧重反思了这些获奖作品对我们采写稿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办报纸如同开展其它工作一样,最忌讳的是“虎头蛇尾”,也就是俗话说的顾头不顾尾,年初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年尾却搞得平平淡淡,毫无声势。去年是蛇年,12月份的军报宣传不仅没有给人“蛇尾”之感,反而让大家从中掂量出了“豹尾”之力,各项工作宣传得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受到了总部领导和广大读的肯定与好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军事新闻日益被人们关注,在国内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不少网站还开通了专门的军事频道,每天刊登在网上的军事新闻成百上千。这其中有不少军事新闻新颖独到,可读性强,但同时也混杂了一些假军事新闻。2006年7月7日,《环球时报》以“军事假新闻缠上中国”为题,专门披露了部分假军事新闻的出笼经过和误导读者的情况。为了摸清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刊用军事新闻的情况,特别是选用《解放军报》刊登的原创军事新闻的情况,我们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3个中央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和两个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狐…  相似文献   

6.
拿到一篇新闻稿件,是通过细心雕琢、打磨,把新闻从繁杂的事件中“拎”出来,使其成为一件精品,还是稍事修饰后就将其搬上报纸版面,这既能看出一个编辑的业务功底,更能体现出其嫡辑作风和工作责任心。刊登于2011年4月10日《前卫报》二版头条位置的消息《不让先进典型“等着”争光》,就体现了缡辑精益求精的思想作风和较好的业务素养。稿件见报后,受到一致好评,《解放军报》在“军媒视界”专版头题位置转发,报社领导在稿件上作了批示,称赞此稿为“好稿”。  相似文献   

7.
曹瑞林 《军事记者》2011,(11):26-27
9月1日,《解放军报》第一版刊登消息《北京市出台兵役新政策定向考录退役大学生为公务员加大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配短评《利国利军利民的大好事》;第四版刊登整版深度报道《北京市兵役新政出台的前前后后》。同一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也对北京市兵役新政进行了突出报道。  相似文献   

8.
时效,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业内人士耳熟能详,众多媒体视若生命。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自今年1月1日开办以来,以其突出的时效性和鲜活的可读性,成为军报新闻的“快枪手”,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第二季度该专栏共刊稿45篇,经评委会投票评选,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获奖篇目附后)。翻阅获奖作品,再次印证了新闻时效的魅力所在。“新闻是易碎品”,但同时新闻也能将“瞬间”定格成“永恒”,要想在突发事件面前做到定格“瞬间”,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和编发新闻,因为只有“第一时间”内的首发信息…  相似文献   

9.
石舟 《军事记者》2002,(6):10-12
为适应广大读者、通讯员了解军报宣传的需要,从本期起开辟“军报宣传”专栏。我们首先向大家推出的是军报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宣传策划交流会的两篇文章,这类业务文章,今后将陆续刊登,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关注基层、关注士兵之风的走高,军报陆续推出了《兵说兵事》、《基层寻呼》、《战士视点》等新专 了栏。这些栏目办得怎么样?我们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几位研究生写了这组文章,欢迎读者就抓基层的宣传问题继续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锋 《军事记者》2001,(8):14-15
在军事上,把敌对双方军队在运动中相遇发生的战斗称为遭遇战。分为预期遭遇和不预期遭遇两种。预期遭遇战是指:知道可能会与敌遭遇,情况概略明了,但具体的敌情,与敌遭遇的时间、地点则难于确定。在新闻宣传上,也有类似于预期遭遇战的情况,有些新闻事件的概略情况已知,但具体情况并不确定。以什么样的形式、手法,打好这种新闻宣传上的预期遭遇战,大有学问可讲。在此,笔想结合《解放军报》的《军事科技周刊》反台独宣传战役中的一些精妙之笔,谈一点对打好新闻“预期遭遇战”的认识,供商榷。  相似文献   

12.
苏扩善,一位奋斗20余载发表2000多篇作品的军事新闻工作者,一位以“硬笔头”、“好人缘”著称的新闻人,《中国军工报》的“老总”。  相似文献   

13.
近日整理故纸堆。发现几张日文报纸,突然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2005年的夏天,笔者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青年军官访日研修团,到日本进行了12天的访问。本人身为《解放军报》记者,对日本“军报”尤其留意,特意搜集了几张带回国来,准备细细研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我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5年的时间了。在新闻路上。有过稿件见报时的欢喜。也有过稿件石沉大海后的失落。但无论是欢喜还是失落。从这些经历中汲取的经验教训.都助我不断成长。就在2012年最后一周和2013年的头一周里,在给《解放军报》投递的一组图片稿件过程中发生的“囵”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中感受到解放军报社图片编辑文风转变之实。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2,(3):19-20
马年春节,《解放军报》连续在一版推出“春节,在鲜为人知的地方”专稿。从初一到初七,共有8名记从戈壁大漠、高山海岛、茫茫雪原,发回一组7篇亲历式报道。其中1篇因服从当日大事未上头条外,其余6篇全部在一版头条刊出,每篇都配有记感言和照片,并辅之以精美的栏头、框线,浓眉大眼,非常醒目。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而将其随意“粗制”,许多新闻稿件也因为是“粗制品”而成为“易碎品”。而事实上,作为记录历史的新闻作品,不能以其受众关注度的易移而抹去对“精品”的追求。新闻精品所产生的新闻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能穿透历史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甚至社会的走向,成为历史的标记和刻痕。军事新闻呼唤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受众的期盼,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17.
济南军区某炮兵团政委汪应成,用他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的“新闻观”,带领和指导报道人员认真写稿组稿。几年来,团队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等报刊电台用稿800多篇,先后被军区、集团军、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戴墨 《军事记者》2013,(3):29-29
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前进报社社长杜树人每年都有稿件获得军内外新闻奖。品读他的获奖作品,给人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新闻可能天天有,但好新闻却不可能人人得。新闻人不光要有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还要有打磨新闻精品的意识。一、时刻带着敏感的神经,才可能发现被忽略的珍珠连获3项新闻奖的消息《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载于《前进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31日,《解放军报》“读者之友”专版刊出署名“边关”的来信。并陆续配发一组讨论边关兵如何在边关收获爱情的稿件。“边关系列报道”引起了众多关注,在中国军网国防论坛上的点击率连续数周排名第一,在社内好稿评选中屡屡获奖,成为军事新闻策划报道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火箭兵报》刊发一组“记者亲历某部驻训演练见闻”系列报道.6篇被评为当月优质稿,3篇被评为年度好新闻,2篇被《解放军报》转载。总结这次深入某部驻训演练一线的采写实践.记者深切地感到,要写好亲历式军事新闻.必须深扎“亲历”这个根.多采写带有“现场温度”的新闻。善于运用细节将新闻故事化。深刻提炼新闻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