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进生”的形成,固然有他们自身的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复杂的社会、家庭背景的因素,因而对他们有时也不应该求全责备。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态度,奉献出自己的一颗爱心,再加上科学的工作方法,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的不足之处是可以矫正的。以下是我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必须考虑、研究的重要问题。一、自责和鄙夷是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二、培养自信心、改进教学方法、给予心理平衡支点是矫正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主要“药方”。1.多关心鼓励,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2.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3.给予支点,促进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黄建瑛 《中学文科》2007,(11):153-153
今年来,笔者在乡下一所中学支教,发现摆在农村学校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学校学生生源差,素质不高。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转化后进生,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观念的不同,很多教师对后进生还是本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根据几年来探索出的后进生的思维特征和成因,我认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依据后进生形成的各种原因,对症下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就会形成所谓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本文聚焦“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探讨了采用“五性”对策——德育的一致性、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激励教育的统一性、心理教育的倾斜性及教育网络的广泛性,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王兴会 《小学生》2011,(3):48-49
“后进生”在社会、学校、家庭都是不受欢迎的。由于他们敏感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因此心理变化极为复杂。“后进生”在每一所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鉴于“后进生”在学校中的心理劣势,对“后进生”心理错位调适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增强教育艺术,使“后进生”在爱与真的水乳交融中,在理与严的反复锤炼中,通过春风化雨般的浇灌,早之甘露的滋润,赤诚之心的感化,换其心,动其情,激其志,导其行。  相似文献   

6.
后进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一个过程。虽然后进生的人数在班级中并不多,但是他们对班集体的影响却不可小看,这些学生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忽视或冷落,长此以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就会发生变化,甚至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切感到,要转化后进生,除了教师必须具备想做好转化工作的自觉意识外,在工作技巧方面更应在“爱”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7.
尽管职业学校中“后进生”在集体里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后进生”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对校风建设及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他们对待学习的不良态度,或认识活动上存在某些缺点等非智力因素外。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正确与否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更是充满了一种敌对情绪,教师一见后进生就头疼,后进生一见教师就害怕。“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他们对老师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更急切地渴望着班级的温暖、老师的热情和关爱。作为教师,如何真心实意地关心后进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了解和研究他们,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呢?只有熟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心理共性,才能掌握他们的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教师颇感头痛的一个问题,只要有学生存在,就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优”与“劣”的差别。“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情况错综复杂,解决的方法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大多都懂得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很多,但要彻底“根治”并非易事,这需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时机.对症下药。本文试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一个班里.往往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一般说,“后进生”学习基础较差,性格不稳。意志薄弱,而且常常自我原谅,自我放松。“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诸方面比较差,而自卑感很强,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十分严重,加上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又成了转化“后进生”的主要障碍。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是每个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是班级中的一分子。转化了“后进生”,就会使全班学生团结一致,班风、学风都会向良好方向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转化好“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稍加指点,“优生”便立刻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后进生则不然。有些后进生。  相似文献   

14.
教师和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善待“后进生”,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用爱心融化他们的心理防线,使他们在尊重、赏识和热情的鼓励中,增强自信心,激励他们奋起直追,力争赶超,努力实现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5.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呢?只有熟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心理共性,才能掌握他们的转化方式。一般来说,“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两类:一类属智力因素;另一类属环境因素。第一类“后进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在心理上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缺乏积极良好的期待,以致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心理条件。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教育心理学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但现在的问题是,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由于缺少表扬与鼓励,学生难以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会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和期待,造成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失。教育心理学中的“期待效…  相似文献   

17.
王启红 《课外阅读》2011,(6):130-130
“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由于他们的年龄在16~19岁,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后进生”还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思想行为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如何帮助、管理、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严爱有度,做好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待“后进生”,教师除学习上指导和帮助,教会他们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督促他们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成绩上有所进步外,还应当在对其进行心理分析的基础上(一般分为普通型、极端自尊型和极度自卑型),从“爱心”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心理辅导,使他们树立自信,促进他们正常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祁明月 《英语教师》2022,(20):177-180
分析小学高年级英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方面,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分层作业、开展小组合作和及时家校沟通五种途径,探究小学高年级英语“后进生”的帮扶策略。认为随着当前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提出,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而且对班级中的“后进生”群体应进行合理帮扶,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