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描述】近日,听了一节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执教老师在最后的拓展练习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题:一张长方形的纸,如果剪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问题一提出,大家跃跃欲试,有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了一节课,内容是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使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3.
殷蓉 《湖南教育》2007,(6):27-27
翻开杂志时,看到要评析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角的初步认识”,自然觉得很亲切.原因是我自己曾经教过这个知识.因此,我认真地通读了三位老师  相似文献   

4.
一、初读教材:山重水复疑无路全国各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都将“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安排在二年级。比如,人教版和西师版安排在二年级上期;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安排在二年级下期。《认识角》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页的内容。同其他几个版本教材的编排顺序大致相同: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折叠、描画和操作学具等活动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再联系生活实际依次呈现。  相似文献   

5.
童义清 《教育文汇》2014,(16):33-33
“角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新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看似简单,实际上学生很难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张口有关”这句话。低年级数学老师也觉得不大容易讲清它。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98页有这么一道题: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几边形?它有几个角?说说各是什么角.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 听学校一个老师执教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认识角”一课。执教老师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后,出示了三组角,让学生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8.
[案例描述] 近日,听了一节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执教老师在最后的拓展练习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题:一张长方形的纸,如果剪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  相似文献   

9.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单元中的第一节课,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厕一厕”“认一认”“标一标”“比一比”的编排思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角的表象,我觉得很合理。但是,  相似文献   

10.
【案例描述】 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时,让学生尝试计算“2×160”。题目出来后,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计算过程.而学生在完成之后.并没有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检验,而是等待老师核对答案。于是.我看了看坐在我附近的几位学生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1.
“角的认识”(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这课属于好上但不容易上好的课。在实践中,广大教师积累了很多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的教学经验,但也有不少教师对于本课的目标定位不是很合理,把“会比较角的大小”也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甚至作为教学重点,这是一个误区。下面我将略加分析,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材中的一课.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且知道角有  相似文献   

13.
黄玲红 《湖南教育》2006,(10):33-34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及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和三角板画角和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等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纸上画一个大于0°、小于180°的角吗? 生:能! 师:那么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好又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一节“角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后,老师们对如何“摸一摸角”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共提出了如下四种“摸一摸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设计背景】 直观几何就是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一年级,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与正方体在前.辨认长方体、正方体某个面的形状——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后,确立了“面在体上”的观念。本课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也为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道峰 《教育文汇》2010,(10):40-40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一位学生计算"385-195",结果竟是120。教师评讲时对这位学生说:"以后不要再粗心了",并将得数"120"改为“190”,接着继续评讲其它习题。  相似文献   

18.
只要是教过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老师都会有同感,就是在教学第42页第3题比较角的大小这个习题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难点不太好突破,那么到底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两个教学案例的对比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由于这两节课在一个关键处点拨、孕伏的方法不同,所以在同一习题的处理上,效果就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相似文献   

20.
使用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1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