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颜色调节 1.直方图和阶调曲线 8字节灰度图像的直方图包括256个垂直的条(0~255),每个垂直条代表一个特定的灰度层次。垂直条的高度与每个灰度层次中像素的数目成正比。对于RGB图像,一个组合的直方图表示整体的亮度,但也可以看单个颜色的直方图。  相似文献   

2.
绘石制版时期因印机、版材、技术等原因,每制一版需十色左右,已为前述。只能采用深色版版面阶调短和小,墨色浓,负责原稿深色部分;淡色版版面满和深,负责浅色区域,因此早期照相制版虽有改进,仍用黄、深红、淡红、深蓝、淡蓝、黑版六个色。那时的黄墨偏红,深红墨偏黄、深蓝墨偏红。用红、绿、蓝的滤色镜,分色成蓝、红、黄的色版,于理不通。    相似文献   

3.
色域,是指颜色的区域范围。在彩色印刷复制过程中的色域,是指印刷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呈色范围。在传统印刷品上的色域范围,通常由黄(Y)、品红(M)、青(C)、黑(BK)四色印刷中的三原色,在单色、间色和复色的叠色印刷所得到的印刷颜色复制范围,称之为普通色域范围。广色域,是指比传统普通色域更宽的色域。随着RGB数字工作流体系的构筑,  相似文献   

4.
灰平衡控制 为获得较高的印刷质量,必须将灰平衡考虑在内。若灰平衡不准确,那么整幅印刷图像会偏色。三原色网点百分比之间的平衡是通过复制一个中性灰阶得到的。理论上说,灰平衡是通过相同量的Y、M和C油墨印刷而成的。由于印刷时油墨选择性吸收不纯.所以必须进行调整。为得到中性阶调,印刷时必须有更多的C。  相似文献   

5.
数码图像从整体上来看,其阶调层次比彩色照片好,只要曝光和光圈上没有太大的误差,其高、中、暗调的层次是能较好地表现出来的。数码图像相比彩色照片,不需要通过负片扩印、显影冲洗等工序,因此其层次损失要少得多。但是,用数码相机拍摄新闻图像时,受光线、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有些图像的阶调分布不均匀,特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英国颜色科学专家亨特,通过对颜色再现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将其分为六个类别,即正确颜色再现、等价颜色再现、对应颜色再现、喜好颜色再现、色度颜色再现以及光谱颜色再现1。而现如今的印刷品复制技术大多都是采用色度再现的方式来实现颜色的再现。印刷品的颜色与原稿的颜色并不完全相同,采用色度值的方式进行颜色信息的传递和再现,是目前色度颜色再现技术的核心2,即拥有相同的“颜色三刺激值”,只是给人的视觉感受相同,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颜色信息传输再现的唯一性和确定性。与此同时,预定义和非实时转换的根本性弊端广泛的存在于目前经常使用的ICC色彩管理之中3,这会对颜色之间的处理和转换造成精度和灵活性的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基于三原色原理印刷品复制技术,不仅会在色域空间不匹配,出现色域被压缩的问题,还会出现在油墨叠印的组合性降低和自由度下降4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对高保真印刷质量较高的出版行业,使用传统的色彩管理技术无法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桌面出版过程中,彩色图像的复制需经历图像的获取、处理与加工、分色、印刷等各个阶段。在各个复制阶段,色彩信息将按照当前所使用设备的呈色原理及色彩描述特性进行表现。例如,作为获取彩色图像工具之一的数码相机和处理图像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及显示器都是采用RGB色彩空间来表现颜色,但具有相同三原色  相似文献   

8.
RGB色彩模式是彩色印刷必须应用的色彩模式之一。色彩空间三要素包括色域范围、阶调线性和白点坐标。在RGB色彩转换到油墨色彩空间时,阶调复制曲线是重要的调控内容。颜色中包括彩色成分和中性灰成分。光谱颜色的视觉感受在印刷复制时发生的改变应是可预测的。印刷色彩亮度和色度变化线性应以孟塞尔色彩体系显示的变化为标准。  相似文献   

9.
层次也叫做阶调.指幅图像从亮到暗的自然变化范围.或者说是图像从明到暗的自然密度变化阶梯。印刷品的层次是指复制密度范围内可识别的明度级别,级数越多,其层次就越丰富。层次表达的好坏.对幅图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幅图像中,图像的层次有亮调、中间调和暗调之分.可以从Photoshop中的直方图上看到图像的层次分布。如果图像中的像素多集中在直方图的右边.则图像较亮的部分多.如果多集中在左边,则较暗的部分多,集中分散于中间,则中间色调较多。图1是一幅乌图及其直方图.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到像素分布均匀,亮、中和暗调都有像素,图像层次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绘画上的“三原色”,红、黄、蓝。用这三种颜色互相搭配,可以衍化出无数不同的颜色,如红加黄可成褐,黄加蓝可成绿,红加蓝可成紫,等等。所以有时画家作画,只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手持调色板,随需要而调色,便可绘成色彩多样、层次丰富的图画。我以为铺开稿纸写小说,也有“五原色”,即行文上无非是用以下五种基本手段:一、叙述。就是交代性文字。二、描  相似文献   

11.
一、平印复制生产过程的辩证性目前,各类图像原稿因复制需求而进入印刷厂,除投产前的工艺设计外,一般始于电分制版。原稿的整体复合色彩的连续调形象,被分解为主要是由黄、品红、青三个原色版,再加上一个黑补偿版。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低分辨率的预扫描中,一些平台和鼓式扫描仪使用自动密度控制,在最后扫描之前,根据不同密度的原稿,来计算特定的曝光设置。最亮的阶调(Dmin)和最暗的阶调(Dmax)都被自动定位,来表示目前的密度范围。这种自动设置适用于具有亮的,中性的高光和暗调原稿;但有些原稿,在图像中选定高光和暗调位置.才更适用。手动选定一个新的白点和黑点,可以保持亮调和暗调图像的特定的限制阶调范围,或者用来调节反差和亮度层次。这些调节方法与前述的线性阶调调节方法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3.
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通常采用非彩色结构GCR技术(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t)来设置图像输出的参数。这一技术对印刷过程中灰平衡的稳定性,色彩再现程度的提高,丰富图像的阶调层次,降低油墨的消耗等,提供了很大的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印前工序,从扫描、电脑图文处理,以至菲林及印版输出,颜色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其中彩色数码化打样,便扮演一个极重要的环节。目前在市场上,根据打样的质量、速度及价钱,分类成不同档次的系统,在一份稿件制作的中段部份,我们需要一种速度快、价钱便宜的打样,颜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其目的是要确保图像的位置正确,内文可以校对,整个档案的配套未有错,要针对以上各种特点,市场上普遍接受热腊式(Thermal-WaX)转移技术。此种技术通常会将打印头加热到60至80度摄氏,通过脉冲将所需要的颜色通常青、红、黄及黑的色膜转移到…  相似文献   

15.
&#  &# 《出版与印刷》2015,(4):37-40
在印刷色彩管理中,等量的C、M、Y三原色油墨叠合应该产生不同明度的灰色。由于油墨在制造上存在的缺陷,使得等量的三原色油墨叠合不能获得中性灰,因此,需要找到在三色油墨叠加形成中性灰时,三个色版合适的阶调值。本文基于G7工艺流程控制中灰平衡的控制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未经过灰平衡修正之前,灰平衡色块的ab值在-4到4之间跳动,不稳定,并且与理论灰平衡数据的ab值不相符;经过修正后的ab值,虽然还有一些跳动,但与理论灰平衡的数据之间相差不超过0.5,属于正常情况。从而证明本文所研究的基于G7的灰平衡控制流程是简单有效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G7的灰平衡控制流程,并以大幅面喷墨打印机为例,验证了该控制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正在软校样的图像含有打印机不能再生的颜色,Photoshop将会使用色域映射特性来显示屏幕上的软打样,色域映射特性把色域外的颜色带进色域内。色彩转换意图决定色域内的哪一种颜色被选来替换色域外的颜色.如果这些颜色只是稍微溢出色域,效果可能是微细的.无论是哪种情况,知道哪些颜色溢出了色域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印刷原稿为什么要进行印前处理?印刷或复制图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图像像素重构的过程。非数字化的原稿图像大多为细微颗粒组成,其像素直径很小,很难用印刷方法直接传递和复制,因此必须按照印刷工艺的特点,重新将原稿图像分割成网格,用与原稿特定部位的阶调相对应的网点再现原稿的色彩和阶调层次。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应用日趋普及.人们运用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阶调调节。彩色图像的阶调复制似乎可以很轻松的完成,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印刷复制品的密度范围一般比原稿要小,所以在复制后必然会使原稿的阶调被大大地压缩。而彩色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亮度范围大.相应的阶调压缩量较小,不易被觉察。但当图像的阶调被限制在较小的反映原稿亮度变化的印刷密度范围内时,这种压缩的比例就会被放大,从而使彩色显示屏和印刷品再现图像所产生的视觉感受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图像阶调的调节决不能仅仅依靠观察彩色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而是必须细致、充分地分析原稿阶调再现的重点以及原稿所表现的内容与主题,在此基础上对阶调复制曲线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网点理论     
在印刷或打印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结构特点,使得彩色还原过程难以使用连续调方法,这是由于彩色图像原稿的彩色多是连续的,而印刷中能够使用的油墨一般只有黄、品、青、黑4色油墨,另外在印刷中使用的平、凸、凹、孔制版工艺中,只有凹印能使用墨层厚薄来再现色彩,所以印刷工艺中产生了半色调(Chalftone)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连续调而言的,相片、底片和手工绘画的作品都属于连续调的图像,形成这些图像的颗粒极其微小。    相似文献   

20.
正相对传统黑白报纸而言,彩报的色彩更加丰富,反映新闻的真实场景更加生动具体,色彩使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然而,彩报版面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文字不清晰、多色标题的色彩不真实、色相不纯正、彩色图片的墨色不饱满、偏色、糊版,层次不够清楚分明、反差过度、图像不清晰、不能够还原自然色调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彩报印前色彩的设定、图片的处理起决定性作用。报纸印刷的特点决定了印刷时只能呈现有限的阶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