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记》和《汉书》在某些篇目中不仅内容上有诸多的重合之处,用字上也是大同小异。这些用字上的差异校勘学上称之为"异文"。"异文"中有一部分属于同义词的范围,同义词的显著特征是"同中有异"。本文从同义词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分析这些异文中的"同中有异"现象,并将这些同义词分为本义相同而引申义不同的同义词、本义不同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和本义与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当今通行最广的版本,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文字讹误。以凌稚隆《史记评林》本等版本与之对校,可以纠正《史记》十表部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比较《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论语》的异文,我们发现《史记》在语言锤炼艺术的高超手段。《史记》的语言锤炼艺术表现在:一是行文简洁,二是协调音节,三是表达感情,四是交待语境或明确语义。  相似文献   

4.
东汉班固作《汉书》,其中78篇沿用《史记》原有篇目,虽然在原有文句的基础上作了剪裁删削,但仍然保留了大量可用于比勘的异文材料。这些异文材料是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较有价值的材料,并可由此上窥《史记》《汉书》古本之貌。《史记》《汉书》对校是《史记》校勘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运用他校与本校的方法对《史记》《汉书》九处异文进行校勘发现,《汉书》的确能对《史记》起到订正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汉书》的校勘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辗转抄写等多种原因,《史记》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的舛误。本文通过对照《十二诸侯年表》及《六国年表》阅渎《秦本纪》,共找出前后矛盾的地方20处,并以《史记》别处记载和相关专著进行校勘。  相似文献   

6.
芮文浩 《文教资料》2011,(14):109-110
张元济先生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史记校勘记》是极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商务印书馆整理本的出版揭示了《史记》的众多异文,然整理本摘《史记》之文时有讹误,张元济先生的校勘成果尚存可商之处,整理本亦有新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将《史记》与《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艺术进行比较,认为《史记》继承和发展了《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艺术。  相似文献   

8.
徐萌 《文教资料》2014,(18):28-29
本文以王弼本《老子》为底本,参校不同版本中的用字情况,对"活"、"览"、"澹"三字进行考释,得出了"栝"本写作"桰",与"活"因读音相近而通假,与"治"同义换读;"监"为"鉴"的古字,且与"览"同义换读,与"蓝"为本字与假借字的关系;"沕"与"忽"为古今字,与"澹"有着不同的描写角度这三条结论。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是《史记》中战国部分的主要资料来源,司马迁根据行文的需要和纂史的标准,对其采取了基本全录、概括改写等方法,使杂散于《战国策》中事件,更加条理、通顺、简洁,使之成为较为合理真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史记》版本。然因时代条件的局限,本书校勘仍存在不少问题。就《乐书》而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当改未改;张文虎《札记》成果吸收不充分;改动底本,但未标示校改符号;排印致误。  相似文献   

11.
现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金陵本的不少讹误也为中华本所承继。考证其他版本的异文,可以进一步提高今本《史记》的版本质量。本文就《礼》《乐》《律》《历》四书,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参考前人校勘记,考证清武英殿本可订补今本之处凡10条。  相似文献   

12.
现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金陵本的不少讹误也为中华本所承继。考证其他版本的异文,可以进一步提高今本《史记》的版本质量。本文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参考前人校勘记,考证清武英殿本《史记.封禅书》可订补今本之处凡7条。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史记》以史料的详实为后人所赞誉,然而以个人的力量对两千多年的历史事实作全面的彻底的校勘考证,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史记》中有许多讹误记载,本文仅从纪年和史料两个方面对《史记》中秦史的记载作了些考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求说明当时的真实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三家注。但《校补》仅仅罗列异同,不作考辨,使学者无从判断。文章参考相关文献,对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本纪部分的有关三家注的条目进行梳理考辨,揭出《校补》可以改正今本或对今本有参考价值的异文,以期有助于《史记》的校勘研究。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徐松撰著的《登科记考》 ,原来只有清末刻本 ,今日读者不易见到。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出版了赵守俨先生的点校本 ,对刻本加以标点、分段 ,对于所引资料有疑问的地方 ,查对原书作了校正 ,避清讳的字均予回改 ,这为学人治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书中存在一些标点、校勘错误 ,并为北京燕山出版社 2 0 0 3年出版的孟二冬先生的《登科记考补正》所沿袭。因此 ,本文予以订正 ,供该书的使用者和出版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寿彝先生在《史记》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以全面、贯通的史识,注重《史记》的思想性研究;从历史文献学和编纂学的角度,探讨《史记》在编纂体例上的创新和体裁上的综合运用;注重《史记》的表现手法及其在历史文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发扬光大;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勇于突破僵化思想,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白寿彝先生的《史记》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界占有突出地位,是建国后我国"史记学"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至今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缕述了作者编写《史记笺证》的若干尝试,实际上也就是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了《史记笺证》其书的一些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每个方面举了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