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高荣誉     
一1989年1月,国际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致信中国驻美国大使韩叙,信中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获1989年威拉德·小罗克韦尔技术杰出奖,钱学森的名字已正式列入《世界级工程、科学、技术名人录》,并同时授予"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的称号,表彰他对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做出的重大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春  李志军 《今日科苑》2011,(12):66-67
聂荣臻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卓越领导人之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元帅起草的绝密报告新中国建立初期,船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保卫我国漫长的海岸线,没有先进的舰艇是不可能的。致力于国防工业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在得知核潜艇在未来反世界霸权主义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后,决心建造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相似文献   

3.
他们,都是国内科技界、学术界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他们,或多或少的受到过钱老的关怀、爱护与教导;他们,都以曾接触过这位大师为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继续传承钱老的精神,投身科研事业……  相似文献   

4.
余玮 《今日科苑》2010,(1):127-134
钱学森的大名以及他为新中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卓越功勋,可以说尽人皆知;但这位科学巨匠和妻子长达60余年的相濡以沫,以及妻子心目中的另一个侧面的“钱学森”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张瑜 《科学中国人》2011,(23):32-37
在纪念我们敬爱的系主任和恩师,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本文主要以作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探讨如何学习、研究、弘扬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问题,并以此缅怀和纪念钱学森先生。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中国在近代没有本土培养出来世界级的科学大师?"5月2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以"钱学森之问"开始了自己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的特邀报告。"对于这位上世纪50年代老海  相似文献   

7.
郝霖 《今日科苑》2010,(1):74-75
2009年10月31日,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同志逝世。11月6日上午,钱学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钱老遗体前方,摆放着夫人蒋英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学森安心走好”。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时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特别是知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时间长期得不到保证,成为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为此中国科学事业的领导者和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要保证科学家六分之五的工作时间,60年代初又几次重申,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作者对1950—1964一年间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时间问题之由来及其延续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政治主导学术、致使中国科学家丧失自主性的结果。文章还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9.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10.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11.
<正>"钱学森之问"究竟问的是什么前不久,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大师与世长辞。人们在缅怀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的卓越科学贡献的同时,也在探寻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才使钱学森得以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宗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18日是武衡同志80寿辰,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祝愿他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14,(4):22-24
<正>百年激荡,恢弘壮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一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史诗。在这一震烁古今、扣人心弦的宏伟乐章中,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一直是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之一。建设富强文明的新中国有赖于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忠诚聪慧、学有专长的科学家群体,需要他们的潜心研究与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4.
查有梁 《今日科苑》2013,(10):66-67
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他是中国航天之父。他在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贡献巨大。他的精神感动了中国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为怀念钱学森先生,我特撰写此文。钱学森的成才之道可以概括出三点:其一,志向远大,博学深专;其二,超越名师,重在贡献;其三,理工结合,全面发展。研究钱学森是怎样成为创新杰出人才的,对于我们探讨创新杰出成才之道,富有启发,也是对他最好的悼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参考了李秀果、陈益升、张碧晖和曾国屏等同志有关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     
《中国青年科技》2003,(10):35-35
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同样也是在一批大师级的科学家的指导和参与下开展的。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科学家都放弃了名利,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默默奉献。他们是撑起中国航天事业的脊梁。钱学森院士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18.
《科协论坛》2010,(1):F0004-F0004
李四光先生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中国现代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科协第一届主席,曾得到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4,(11):42
9月21日,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院长杨劼博士激动地接过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舜斡胨黄鹑倩裾庀钍馊俚幕褂泄愣≈幸皆汉粑浦魅瘟至铡⒅锌圃荷虾I圃阂┪镅芯克芯吭绷乔锖椭锌圃汗偶棺刀镉牍湃死嘌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21日,由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主办的钱学森情报研究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总装科技委顾问汪成为、学会理事长刘成海、钱学森的秘书和学术助手涂元季、中国科学院复杂智能控制与管理国家重点科学实验室主任王飞跃等8位领导和专家在会上作了报告。总装科技委常任委员闫巍、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以及来自部队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共计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