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明朝都市体育“四绝”明朝中叶,都城南京十分繁华,街市交错,列巷纷纭。在这个都市里,各种技艺(包括体育)活动更是活跌,“都下百巧骈集,争相高尚,即技艺之微,亦往往造极工巧,有古今所无者”(见《宛署杂记》)。某些体育活动水平也不亚于唐、宋时期。在明朝嘉靖...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内阁制度是明朝中枢机构的核心部分。它萌芽于太祖,建立于成祖,完善于仁宗,变化在明代中后期,一直实行到明朝的灭亡。文章从内阁制度的创制和完善、内阁的职权范围、内阁的职官及选任及内阁的权力之争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明代的内阁制度。  相似文献   

3.
来函照登     
来函照登编辑部大鉴:读了贵刊1994年第四期中《明朝都市体育“四绝”》一文之后,觉得该文对其引用的史料有两处误解:一、文章说,“明朝中叶,……南京城里有四个擅长绝技的人”(投壶绝、踢球绝、围棋绝、象棋绝),并注明所引资料见《宛署杂记》,还指出了这四位...  相似文献   

4.
明朝休闲体育活动五彩缤纷,活动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不同主体选择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有差异。明朝皇族观赏马球比赛或棋弈对决,坐雪橇溜冰;官僚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出行旅游或养生保健,市民阶层摔跤、打秋千、拔河、放风筝,其中以妓女为代表的明朝女性热衷于踢鞠。宋明理学是明朝休闲体育勃发的思想基础,理学自然和谐观与社会和谐观推动皇族官僚积极投入休闲体育活动,理学主观唯心主义学说对市民阶层及女性休闲观念的深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明朝休闲体育主体多元化对当今具有借鉴意义,发扬明朝的休闲体育观念,我们应当鼓励并提倡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轴心期"武术繁荣的社会因子,介绍了明朝武术的繁荣局面,重点阐述明朝武术流派形成、武举制发展、十八般武艺和武术理论大厦构建及其特点.明朝武术在这一时期得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烈初 《收藏界》2011,(7):102-105
喜见宋隨又一遗作明朝初期,书法家首推宋璲、宋克、宋广,号称"三宋"。宋璲(1344-1380年),字中珩,浙江浦江人,工诗文,善书,小篆为明朝第一,草书也名重一时。宋璲是明朝"开国文臣"宋濂  相似文献   

7.
悲剧与荣耀     
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开始。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引自《明朝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8.
童旭东 《武当》2010,(11):28-31
二、五百年武学回望 为什么要从近五百年谈起呢?这里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中华武术的发展从南宋末期到明朝中叶这二三百年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元朝在中国存在了近百年,这期间是禁止民间习武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虽然民间习武开禁,但由于明确在乡试中增加骑与射,造成对武艺的追求出现专于骑射的倾向,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叶的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9.
王永成 《武当》2004,(6):58-60
明朝初年,从洪武到永乐,明王朝同时规划兴建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武当山道场和中都(凤阳)等四处国家级巨型工程,由于国力不支,中都营造半途停止。而北京和武当山的建设却加速进行,足见朝廷对武当山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06,(15):66-66
四百多年前,来中国的日本和尚策彦周良给明朝翰林金仲山写过一首诗:莫道江南隔海东,相亲千里亦同风。从今若许忘形友,语纵不通心可通。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历史资料考察的方法,探讨明代中日武术文化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对本国武道的影响。研究认为:明代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兴盛时期,武术的相互渗透,有效促进了各自武道的发展。日本的刀法对中国刀法有一定影响,而中国武术对日本空手道和柔道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对台湾舞龙运动源起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和分析。结论认为:台湾的舞龙活动是随着祖国大陆汉族人在明末清初的移入才出现的,并有向学校发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峨嵋武术门派分类中五花八叶是一种流传很广的,也被很多峨嵋派武术文化研究者习惯采用的分类方法。本文从五花八叶的具体内容,产生的历史原因,峨嵋佛教文化史考证,峨嵋武术历史记载,明清时候四川哥老会的历史等方面对此种分类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考证,说明将峨嵋武术门派分为五花八叶的分类方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肇始于唐,发展于宋,衰亡于清,期间虽多次更迭,却也延续了1200年之久。文章借助史籍资料的分析,在参考今人对武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武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演变,以及其存在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古代的武举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助史籍对双节棍的历史渊源进行考证,结论为:"连枷"最早应用于军事作战的记载始于东周,至汉代已相当普及,祭祀用的"连枷舞",已具备套路运动的雏形;宋代是"连枷"发展完善的时期,专门应用于军事上的"铁链夹棒"逐步代替了生产劳动工具的"连枷","夹棒"之类杂剧的盛行,推动了套路运动的发展;元代"夹棒"的演练更趋于艺术化,配乐形式的运动相继出现;明代的"夹棒"已真正成为武术的器械之一,并且出现了相应的武术流派;"连枷"之于清代,用以展现皇权的威仪,不论是"兵"或者是"农",历史地位最高;另外,从军队的武器配备来看,汉人对"连枷"使用可能更加习惯和便利。  相似文献   

16.
从西周到明清,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建国前,从建国至今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系统地分析了政治对体育的影响及表现,从中得出一些合乎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助史籍对巴渝舞进行考证,研究结论:(1)巴渝舞源于先秦渝水之滨的板楯蛮舞蹈,得宠于汉,宋元时期略有沉浮,复兴于明,尔后生生不息。(2)受汉高祖赏识,巴渝舞由蛮夷之技晋升为宫廷雅乐中的"武舞"和"清乐",直至晚唐,接近千年之久。(3)因为是正乐的缘故,衍生了与巴渝舞相关的新的舞、乐、曲、辞,这些文化的遗存,使这一舞蹈得到更广泛的传播。(4)巴渝舞的格调以"祭祀"为主要特征,是挽歌的一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档案、史籍等原始权威资料,参考今人的武举研究成果,对清初武科考试制度的部分内容做了较为深入仔细的考察。清沿明制,许多方面承袭了明代的做法,尤其是清初的武举制度和兵制沿袭了前朝的诸多成例,在乾隆时期基本定型。清代武科考试分四级进行: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文章除了对清初武科四级考试的过程做了探讨,还对如考生籍贯、考官等问题做了个别考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南少林武术在明清时期的一些迹象进行考证探求,以此推演南少林武术的历史。研究认为:南少林武术起源于唐,成形于宋,大备于明,鼎盛于清。  相似文献   

20.
查阅近六十年的太极拳源流研究文献,大量不可考证、以讹传讹、荒诞不经的传说假说充斥其中,距离太极拳源流的科学化体系建设还相去甚远。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证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太极拳源流中的"可证史"和"存疑史"两个方面将1949年以来太极拳源流研究的成果进行去伪存真和总结梳理。太极拳创拳时间应在明末清初之间,其地点和创始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太极拳源流研究应基于其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其发展进程进行宏观的整理,将尚待考证有争议的问题给予规整存疑,对于假文献、以讹传讹、甚至"人造"文物等有碍太极拳学科科学发展的因素给予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