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女儿常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她又有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头衔和一大堆属于她自己的财富——近百万字创作手稿;数十万字在海内外报刊发表的作品;三本已出版的个人专集;以及刚刚完成的一部20余万字的青春幻想小说……  相似文献   

2.
丁玲从1927年秋创作处女作《梦珂》到1986年3月14日溘然长逝,漫长的60年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和几个风风雨雨的历史时期,共写了约300万字的作品。对她的创作分期,学术界意见虽然分岐(1),可是对其“早期小说”的界说却基本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她“早期小说”,是指她从1927年12月《梦珂》问世到1929年6月发表《野草》这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小说。我们不同意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下限时间划到1929年末写的《自杀日记》(2),更不敢苟同将其下限时间延伸到“1930年左右”,把丁玲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0年春上海》也划归她“早期小说”范围(3)。  相似文献   

3.
“不!”     
“不!”小时候总会怀疑母亲对自己的爱,因为对于我的选择、请求、决定……她大都会反对。母亲送我最多的并不是娃娃、花裙和零用钱,而是令我麻木的一个字——“不!”五岁时——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我早早起床,准备落实整人计划。走出教室,看到对面一女生在叫我,我高兴地跑了过去。女生对我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梦,很精彩。”我立刻问:“是什么样的梦?”她害羞地说:“梦中你是男主角。”“真的?那我是不是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我兴奋地问。“不!我梦见你手里拿着菜刀,气喘吁吁地追着一头猪。”啊!我那“一字剑眉扫天下,十万美眉倒脚下”的梦想破碎了,那“帅呆了,  相似文献   

5.
陈蔚 《现代语文》2007,(2):35-36
作为一位私淑张爱玲的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小说在构思、语言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她善于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深刻的启示,其小说中有一些令人回味的意象。本文从小说中的“黄色”意象入手来分析其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11,(7):1-1
生活教育社有一套理论,也有一套实施的办法。这套穷办法,是从多灾多难的环境里压出来的。 我在推进生活教育中,得到一个经验:当民国十八年南京大旱时,和平村的村民,因为吃水而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主席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十三岁的孩子,怎能有被选举权呢?可是他也要吃水呵!大会上第一个提议的,是一个五十岁的老太婆。她说:“人要睡觉,第二天才能工作。井不睡觉怎么行呢?”她提议夜里叫井休息八个钟头:通过了,继又决议推举夜间监察员。我隔天早上问这位监察员:“昨夜成绩如何?”他的答复是连半个偷水的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那是半个月前的一次晚自习,一个学生跑来神秘地对我说:“李老师,赵伟在写小说!”我一惊。我的学生在写小说而我居然不知道!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弟子中没有出现一个文学爱好者而感到某种遗憾。可赵伟——一个寡言少语、朴拙沉静的少年,在作文里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文学天赋呀!第二天,我叫赵伟把他写的“小说”给我看看。他拿了8页厚的信笺纸给我,说这只是第一章。信笺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题目是《傲天神龙》。我不想看下去。我认为,这种凭一时心血来潮的信笔涂抹,除了麻痹自己而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我请他先谈谈构思。他…  相似文献   

8.
家有孝顺女     
我有一个孝顺女儿,她从小就知道疼人。女儿四五岁时,一见我下班回来,便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回来了!”小嘴叫个不停。“来,抱一下。”刚搂住我的脖子,她就要下来。“爸爸累。”这富有爱心的三个字,让我听在耳里,喜在心上。  相似文献   

9.
认字     
明明学认的第一个字是“人”字。认得字了,她很高兴。一天,爷爷在看书,明明就嚷道:“爷爷,爷爷,我认得字,我要看。”爷爷就把书递给了她。“你看,这里边有没有‘人’字?”明明细看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人”字。忽然,她惊喜地叫了起来:“爷爷,爷爷,我找到了!”她指着一个“入”字说,“这个人把脑袋转到那边去了,难怪我找不到。”  相似文献   

10.
遇见     
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妈妈!妈妈!快点来呀!”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己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神秘诡异的笑容。“什么事?”她不说话。“到底是什么事?”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到底什么事?”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天!”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呼的蓝天,一个小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时愣住了。于是,我安…  相似文献   

11.
据《长江日报》报道,在九州出版社近日给各大图书网站的新书单上,出现了一部由中国女孩写的英文小说。其作者是武汉外国语学校16岁的高三学生邓子暄。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特地到该校采访了作者邓子暄。这部近35万字、名为《呼吸》(breathe)的小说扉页上写着:"献给那些梦想更加完美的少年们。"邓子暄说:"读小学时,我就开始写一些片段。接触英语后,我有了另一种文学表达方式,就有了写一部英文小说的想法。"她从初三开始构思小说创作,今年上半年完稿,9月份出  相似文献   

12.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项链》久负盛名,特别是那余味无穷的结尾,尤为人们所称誉。其实,这篇小说的隽永风格,蕴藉全篇,仅仅是小说开头第一句话中的一个“也”字,就已显露出其笔意。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细心的读者不由会想到:写她的美丽,为什么要加一“也”字?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美丽动人往往是姑娘们成为阔太太的资本。她“也”美丽动人,那么,她的资本将会给她带来了什么?她若不美又将如何?……可以说,小说正是从这个“也”字作开去的。 “也”字第一妙处:洞察幽微,活画出“这一个”的心理、性格。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读写》2009,(3):8-10
Q1:你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小说创作的?答:如果写在废弃的记事本上的三万字也算,那我的小说创作是从十年前开始的。嘿嘿。十五岁的青涩时期,写的却是“虐文”。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接到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李老师,能猜出我是谁吗?”我哪猜得出,但我想多半是我过去教过的学生。这样的电话我常常接到。当她说出“付饶”两个字时,我惊叫起来:“原来是你呀,付饶!”付饶是我1982年大学毕业分到学校后所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算起来她今年应该是三十五六岁了。电话里,她说不久前,在书店看到我写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激动,当即便买下,还在同事面前炫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但我却真诚地对她说:“当初教你们的时候,我哪会当老师?现在想起教你们的3年,真是教训多多,‘不堪回首’!如果说我现在做老师有…  相似文献   

15.
1999年2月28日21时,倍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文坛世纪老人、本刊顾问冰心女士,因病不治在京与世长辞,享年99岁。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于1900年10月5日,祖籍福建长乐岭乡。冰心是她19岁发表小说《两个家庭》起使用的笔名,她的《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与世纪同龄的冰心老人,将330万字的著作留给了人间亿万“小读者”,她的创作正如她说的:“我希望人民生活得更好。”冰心老人的辞世是我国文坛的重大损失.本刊恃致以最沉痛哀悼。冰心女士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6.
潘洁 《现代语文》2008,(4):30-31
一天,十岁的小女在我身边摇头晃脑地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读得低沉缓慢,抑扬顿挫,只听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声音已经是悲不可挡了。我奇怪地问她老师教过没有,她一口否认了。最后,女儿还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悲啊!”  相似文献   

17.
十三岁的歌     
十三岁的歌许景远构思: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同学们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为了进一步树立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自信心、责任心,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和爱国热情,我决定召开一个“十三岁的歌”主题班会。准备:1.选出甲(男)、乙(女)两名主...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方言学会曾于2000年1月举行过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众所周知,“她”曾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字眼,在12世纪之前的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字,“她”进入汉语字典才不过百年的历史。“她”字是由现代诗人刘半农首创的。古代汉语字典里也是没有“她”字的,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不分,一律…  相似文献   

19.
“悬疑王后”归来了!玛丽·希金斯·克拉克最新力作是一部描写当下最劲爆的犯罪活动——身份盗用犯的小说。这是她第十三部、也是她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悬疑小说家的写作生涯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放学了,我巡视完各班最后来到小班。一看,只剩下三位教师的孩子了。老师问:“你们看谁来了 ?”“孙阿姨”,孩子们异口同声的问候我。“你们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吗 ?”老师又问。“她是园长,是扣妈妈钱的。”小雨晴稚声嫩气的回答。我走过去抱起她问道:“为什么扣妈妈的钱 ?”“我不找妈妈了。”答非所问的表情引起大家一阵笑声。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回想孩子对“扣钱”二字那简单的思维和肤浅的理解。是啊 !在她幼小的印象中,我是扣她妈妈钱的园长,这话出自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孩之口,不能不叫我感到惊讶 !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