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成义 《青海教育》2006,(12):12-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青少年德育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笔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和政务工作中体会到,一个学校的道德教育良好,学校就会展现靓丽的精神风貌。对此,笔有些拙见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务求选准德育目标基点,脚踏实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4.
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决策者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能否在心灵中播下生态道德的种子,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这场触及人类心灵的思想变革中,以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青少年德育,理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主战场。虽然在我国青少年德育内容中作为社会公德之一,环境道德教育也在不断加强,但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只停留在环保知识、环保行为教育的层面,显得隔靴搔痒。如何上升到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的高度,引导广大青少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来写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和现象,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以诚实守信为灵魂,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以常规活动为基石,挖掘思想道德建设的生长点;以爱心教育为纽带,找准思想道德建设的升华点。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达到有效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学校生态德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自然为本"。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为要义,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它不仅仅以环保知识作为育人的唯一要求,还指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  相似文献   

8.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以诚实守信为灵魂,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以常规活动为基石,挖掘思想道德建设的生长点;以爱心教育为纽带,找准思想道德建设的升华点.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达到有效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德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动态的、比较的视角,对青少年德育的地位,作用和现代化进行了研究,对影响 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对比性分析,为人有对策意义的青少年德育系统比较研究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客观的现实依据,对推动我国青少年德育系统比较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期我们介绍了台湾“教训辅三合一”学校辅导体制概况,使您了解了当今台湾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情况,本期请您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1.
12.
德育生态将德育视作一个生态系统,用生态学观点理解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学术界对于国内外德育生态的研究还不多,成果还不够丰富。通过对国内外德育生态文献研究综述发现,探索国外生态教育的现实走向,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与做法,从而更好地把握我国德育生态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我国德育生态面临的一项前瞻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科德育的基点和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自然也要借助各门学科的教学进行实施.社会科学的德育内涵比较明显,知识和品德的融合相对较为容易.至于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由于反映的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而规律本身没有阶级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下,人们对生态意识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调整人类自身行为方式、立场、态度,使之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进,逐渐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认知。在此过程中,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培养其正确的生态意识,对改善其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将生态素养和环保理念转化成自觉行动,以及更好地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职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林 《湖南教育》2002,(13):22-22
实践证明,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必须在校园、课堂内外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才能取得成效。一、寓德于教从教育论的角度看,“寓德于教”的“教”应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向学生开展德育是最基本的途径。学科教学研究表明,学科德育渗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式渗透,一种是间接式渗透。所谓直接式渗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德育教材或教学内容中的明显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等道德品质要素的培养和教育。所谓间接式渗透是指教师充…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青少年总体素质是好的,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受多维信息的负面影响,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味追求时尚,缺乏劳动习惯;意志薄弱,出现早恋等.针对青少年德育中的这些新问题,应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大力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开展青春期教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少年总体素质是好的,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受多维信息的负面影响,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味追求时尚,缺乏劳动习惯;意志薄弱,出现早恋等。针对青少年德育中的这些新问题,应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大力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开展青春期教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  相似文献   

18.
刍议生态德育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提出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但当前我国的学校生态德育存在着潜在的困境,我们应该从其本真出发重新认识生态德育,以期为生态德育的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戴和圣 《中国德育》2006,1(7):93-93
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将生态道德纳入学校德育,对学校德育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补充和构建新的德育内容。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催生了具有基础作用和支撑功能的高校生态德育的兴起。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层次性、中介性、简约性和还原性的特征。因此,必须以模式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为中心,遵循一定原则,明确科学目标,完善核心机制,从德育的主体视角建构"四位一体"多元点交织的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健全大学生的理性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