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英语课堂教学评估的主体和客体,方法和手段,旨在使评估这个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真正与教学过程实现一体化,使评估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条件不平衡,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发展不同步,个体差异大,传统的静态评估不能为个性化教学反馈足够的信息,迫切需要开展多维度动态评估。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利用数据库网络和统计技术,全面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结合测试评估理论成果开发相应的动态评估系统,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数据进行人机合作动态评估,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学习者个体和群体各项技能的发展状况,为全面推动教学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学评估不仅是政府对高校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高校检验、优化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管理活动,它关系到大学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必然受高等教育规律的内在规定和制约,所以高校教学评估必须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事,切实体现出高校教学评估对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各国关注。荷兰在借鉴别国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自己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研究质量评估机制。另外,荷兰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引入认证计划,在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建立起一套认证框架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考察与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荷兰在借鉴别国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研究质量评估机制。另外,荷兰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引入认证计划,在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建立起一套认证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测试与教学及教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教学与评估是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彼此有别,不能相互取代。然而在诸如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测试和评估过程中,却时常出现认识的误区。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摆正大学英语测试(CET)与教学的位置,教学评估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多面性和评估手段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7.
8.
以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中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探讨开放大学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概念、意义和实施策略;同时,围绕新的教学模式,提出开放大学教学评估督导改革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估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呈现英语教学评估的时代背景,分析其特点,探讨其变化的理论基础来阐释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变化之原因,可以为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和理论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集中反映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开展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估工作,通过经常性的评估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经常性的工作,但是评估的规范化程度不高,评估项目的设计和评估活动的开展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和即时性倾向,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应当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正规化、规范化研究,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估的作用,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评估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11.
12.
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在分析我国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若干不足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从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进行全方位改革,显著地提升了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对教师个人的考核.这是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教学文件选辑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本文论述选辑的理念和内容、选辑的评审准则和选辑的有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学校实践讨论了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从"三步建构、三体互动、六环合一"三方面建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机制的改革思路,并提出三点认识和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underway which are aimed at establishing national standards on lecturing capabilities within a new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are argued to typify a policy narrative informed by functionalist understanding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This narrative is counter‐posed with two others, found largely but not exclusively in the historically white liberal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ies, which critique that narrative, arguing tha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s and programm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eaching, are complex activities which are context‐bound, and incapable of being reduced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certain capabilities. In the analysis undertaken in the paper, the two critiques identified are argued to be at odds with the dominant policy narrative partly because, although much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intentions are similar, at base li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concepts of quality. The dominant narrative is argued to regard quality as ‘fitness for purpose’, where the overall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ssumed to be singular and uncontested, and as meeting certain pre‐specified standards. The critiques understand quality either in the liberal sense as an absolute to be aspired to, or in a more constructivist way, as significantly adding to existing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sectors,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greater justice and equality in South African society. Thes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hav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assurance of quality in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power differentials between the narratives are explored and it is argued that unless a way is found to accommodate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resistance to the dominant narrative might undermine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is paper a metanarrative ‘told’ by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narratives, which attempt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nceptual dissonance examined, is put forward.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order to lead to a policy‐relevant narrative on quality assurance with respect to university teaching, a conceptual distinction between ‘quality’ and ‘standards’ be made. With this conceptual separation, policies may be developed to assure both standards and quality, using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and different implementing bodies in such a way that potential resistance to the dominant narrative may be avert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三个模式:根雕艺术的塑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是精品;自助餐式的选择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特色。三个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张扬个性,消除劣性,约束顽性,就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真正培养基础厚、能力强、能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网上评教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评教的准确性,又可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评教方式.本文以我校2005-2006学年学生网上评教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如何改进网上评教工作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种共识。与国内重点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是促进高校之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互补的一种有效人才培养模式, 对西部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新疆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等支援重点高校在联合培养优秀本科生的模式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介绍了这两所高校在上层沟通设计、学生选拔和建立长效机制方面的做法,有利于为其他高校在开展联合培养人才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南京大学人才培养工作 ,就学校层面如何推进教学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 ,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认为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 ;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推进名师授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注重科学研究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主要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的情况和特点,就如何上好气象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