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声求气”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解读模式。“声”就是“熟读”、“讽咏”,是指读者的有声接受;“气”就是“神气”,是指作者的旨趣和作品的神韵。所谓“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感悟作品,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的风神格调。古人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理论《创造与模仿》一文中有一段关于“文章诵读”的精彩论述: 中国诗人和文人向来着重“气”字,我们现在来把这个“气”字研究一番。韩昌黎说过:“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即不能不朗诵。朱晦庵曾经说过:“韩昌黎、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古人论,尤重气,审美活动中应采用“因声求气”。因声得情之法,为达此目的,必须加强对古代诗的诵读;而对作家内心情感的领悟,则需以心揆心,以意逆志,去发掘那些能令人共鸣的历久常新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趣。  相似文献   

4.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从汉代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再到清代的“因声求义”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从而理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诵读"做出的解释是:念(诗文),即清晰响亮地朗读(诗文)。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其感情之充沛、意蕴之深广、声韵之和谐、音调之铿锵、辞藻之华美、气势之流荡,诗歌的情感性和音乐性决定了诗歌诵读的重要性。由桐城派作家倡导的"因声求气"说对我国古代诗歌诵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的桐城派人物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  相似文献   

6.
张雪魁 《现代教育》2012,(11):117-117
山东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第三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从音节字句上体会古人之神气的"因声求气",是刘大櫆文论语言学转向的必然逻辑结果。凸显以音节为关捩的语言感,使得"因声求气"的诵读之学成为桐城派的不二法门。它所生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美学:作古文成为桐城派的"行为艺术"。"因声求气"的根本诉求,在于在诵读中复活经典的"义法"而建构为心灵的秩序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奉唐太宗诏命编撰的《五经正义》之一,“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通过声音来探求词义的传统训诂方法.《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实际是对东汉郑玄“因声求义”训诂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又为清人“因声求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孔颖达“因声求义”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传统训诂学关于音义关系的研究,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引言】 2008年4月30日。在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聚焦选修课”活动中,我讲授了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根据赏析指导,本单元以朗读为主要教学内容,要让学生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来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之美。因此,朗读是本次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正>1.关注古诗文阅读教学"以言代文""以讲代学""以高考题定一切"的现象仍然严重困扰着古诗文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有研究者深入阐释了"因声求气"对于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因声求气"既是古文诵读的一种方法,又是对文本进行审美的一种技巧;诵读可以通古人神气,因气而通其文法、句意和修辞,进而感受古代诗文的音乐美,体会古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无声的阅读和解剖式的研读,更应当将其定位为对美感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古人读书向来注重朗读,他们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喜欢沉浸在语言里吟读把玩,因声求义,因声求气,因声解文。而要想通过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范读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技巧的运用、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成功的范读,势必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范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马克冬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1):80-82,116
广义“因声求义”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义”说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言文这道语文教学的“坎”,教师要找准抓手,因言悟文,寻求“言”与“文”的融合:一要少而精,找准“言”的切入点;二要情由声出,因声求气。这样,就会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正>《沁园春·长沙》是高一的起始篇目,这个时候的学生正充满好奇和热情,特级教师李仁甫正是借着这样一份激情因声求气带领学生完成对这首词的解读,可谓返璞归真,浑然天成。"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方以智“因声求义”的实践,认为方氏不但在“因声求义”的范围上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在方法上亦有所突破。并且由于其对古音学的重视与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称方氏是清代王氏父子之前较为科学地运用“因声求义”的第一人当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吴雪康 《文教资料》2007,(8):177-178
“因声求气”说是中国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文气”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文艺评论家们的一个重要话题。语文作为文艺理论的载体,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局限于文学常识,应更多地传递方法论的知识,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以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西栋 《现代语文》2011,(11):75-76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本的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 (二)运用“文本间性”原理,以意逆志,体悟文章的“味外之致、韵外之旨”。  相似文献   

18.
朗读,就是有表情地读现成的作品,通过有声音的语言,把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它在语文教学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汉语的语言模糊性、混沌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非读不足以传出其特有情趣,古人就很注意沉浸在语言里面吟诵把玩,“因声求义,因声解文”。新时期语文教学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朗读不单是一个出声读的过程,而且还伴随着思维、  相似文献   

19.
“义法”是方苞论文的中心,并且成为后来的“桐城派”的体系的基础。概括而言,就是要求在内容上“文以载道,”在形式上讲究结构条理,语言技巧等。刘大槐补充了方苞的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是“行文之实”,是“匠人(文人)之材料”,而“神、气、音节者”是“匠人之能事”。而姚鼐首次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古文理论的整体原则提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承诵读之妙,悟经典真谛 说起语文学习方法,古人已多有论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深思子自知”,“文选烂,秀才半”……足见古人对诵读的重视。或许是“现代化”了的缘故吧!浮躁之气也深入到教学中,人们称古代的诵读为呆读死记,嗤之以鼻,更不屑一用,校园里没有了琅琅的书声,而代之以讲解、提问、讨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