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存论意义上的“我”与语句世界中的“我”有所不同。前者指向有个性的、在特定际遇中的“我” ;后者是被约化为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无个性的“我”。西方哲学的古典形态将“自我”的本质认识为“普遍者” ,无视真实的个人生命的存在 ;后现代主义的冲动 ,则成为对普遍主义的“自我”解蔽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2.
惠特曼和郭沫若在对民族题材的运用和诗歌形式创新中完成诗歌“个体自我”向“民族自我”(“国家自我”)的转化,升华为一种“普遍自我”。惠特曼以美国作为投射对象,以第一人称“我”热情讴歌美国精神,在诗歌中完成自我身份构建。郭沫若诗歌应和“五四”的时代精神,高扬人的个体性,坚持对现实压迫的反抗,对祖国的热爱,把“五四”个性主义的时代精神在作品里成功地反映出来,由此给郭沫若的新诗带来了奔腾豪纵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3.
“做中学”己经成为广大教师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在新课程实验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普遍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个性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做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但不利于知识的传授,经常会出现“上课时轰轰烈烈,上完课后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面结合我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一些三段论的中项是不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进行讨论,指出如果承认某些错误三段论的中项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就不应该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如果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就不能说这些错误三段论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而只能说是普遍集合概念与单独集合概念相混淆;并认为前者较妥。  相似文献   

5.
根据康德人类“共通感”的原理,人类在判断、认识上具有“一致性”,判断、认识具有“普遍可传达性”,人类共通感具有“普遍有效性”。因此相异的语言表达是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通过异化翻译法传移的,异化法具有独特优势,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有其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6.
教学个性即教师“自我”在教师教育生活中的凸显。古代教师教育生活中“成人”(成就他人)与“成己”(成为自己)自发统一,教师教学个性得以原初呈现。现代技术培养使“成人”生活过度膨胀,在“成人”挤压“成已”的教师教育生活中。教师“自我”被消解,教学个性受到严重抑制。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促使教师教育生活蜕变为基于批判的自我创造活动,通过“成己”对“成人”的引领,教师“自我”回归,教学个性得以在教师教育生活中生成。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特立独行的文学个性虽与当时的新文学貌似“疏离”,但在精神本质上却是相通的,甚至还有超越。这相通之处即是论文集中论述的“地母精神”。“地母精神”在张爱玲作品中具体表现为肯定人普遍的、基本的凡俗性、物质性,并且对卑微残缺的人生予以博大的同情、怜悯和爱。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人眼里,“自我”可算是个略含贬义的词,能有什么美可言?其实不然,我这里说的“自我”,是追求独立个性、自由精神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普遍必然的本质在传统西方哲学中是外在于自我明证性的推论和设定,而胡塞尔在“本质直观”中将其拉回到自我内在直观性中来。而理解这种“本质直观”思路的关键在于现象学的直观本身指向通过自由想象而呈现的纯粹意识世界,而不是指向知觉到的事实经验世界,经验世界被含括在纯粹可能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晚年提出了“三部分个性结构论”。他认为个性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大系统构成。本我是个性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出生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即通常讲的良好、理性等,它是个性  相似文献   

11.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晚年提出了“三部分个性结构论”。他认为个性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大系统构成。本我是个性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出生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超我即道  相似文献   

12.
叙写“我”的经历,描画“我”的个性,抒发“我”的议论,倾诉“我”的感情,这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可以这么说,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面对每个人都最为熟悉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它不仅反封建,而且对“独尊自我”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度反思。从“他者”视角探讨《伤逝》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真正对启蒙者的“自我”构成挑战的是子君。因为子君和涓生一样把发挥个性作为最高道德,并且相信“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包括亲密爱人也不行。涓生爱子君,但无法与觉醒的子君共同生活。无论是改造子君还是驱逐子君,本质上都是不承认不接受对方的“自我”。正是在这里,鲁迅深刻地揭示出潜藏在涓生灵魂深处的男权思想和专制暴虐。透过涓生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想有深刻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14.
人们争议较大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普遍性”问题即是否“普遍必经”和“普遍适用”问题,实际上是两个不同问题。“普遍必经”是作为结论的理论在所有的民族那里是否能得到普遍验证的问题,而“普遍适用”则是已有的理论作为方法是否能够普遍的运用于所有民族的社会历史的研究和实践中的问题。“普遍必经”是否定的。但该理论的成立根据不在于“普遍必经”,因为它是在“人类历史”范围内成立而非在“民族历史”范围内成立。而作为方法。在限制性条件下,“普遍适用”则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我”是记叙中常用的人称。“我”在记叙中可谓“千姿百态”,或当主角,或充配角,时而自我“广告”,时而赞美别人等等。就因为章的思想、内容不同,“我”在中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周荣阳 《中学教研》2014,(10):32-34
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之中,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在数学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变化和运动的问题,而合理的分析和利用变化中的不变性,让“变”与“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下面结合平面向量几何法的教学实践浅析“变”与“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我”、自我与“超我”郑州市教委寒礁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自我”是受知觉系统影响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部分,受“超我”的影响和制约。“超我”是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而在人的内部...  相似文献   

18.
张箭飞博士在《词语细读:论鲁迅小说中的“我”》一文中,通过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关键词语“我”,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除了那些“无我性”的病态人格和“空心人”之外,“的确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格”。其实不然,鲁迅小说中,除了那些病态人格的“我”之外,同时也塑造了如“狂人”、“疯子”和《一件小事》中的“我”这样一些自我完整、人格独立、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的典型,他们是鲁迅笔下另一类中国国民的魂灵。  相似文献   

19.
叙写“我”的经历,描画“我”的个性,阐发“我”的议论,倾诉“我”的情感,这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这么说,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  相似文献   

20.
吴建英 《四川教育》2004,(12):45-45
维果茨基说过:“凡是没有自我运动的地方,那里就没有发展。”课堂,应成为学生伸展生命灵性的“家园”.使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化氛围中得到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