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颂》是西周特定时代之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周颂》中的周初诗篇强调继承文德、保守天命,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突出的敬业意识;而西周中、晚期《颂》诗则只强调求福禄于神祖。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周颂》宗教色彩、神灵意识淡薄,抒情、描写多针对现实,具有突出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是西周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映,它与《尚书》等史籍中所反映的西周统治者的理性思想是相符的。《周颂》在艺术形式上显示出中国诗歌在形成之初的诸多原始性特征,这与《鲁颂》《商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一看法,除极个别妄人外,古今学人均无异辞。令人遗憾的是,对这篇被古人誉为可“与日月争光”的不朽诗篇,二千多年来虽经千百学人的精心研讨,但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本文仅就“离骚”释义,《离骚》写作时间,《离骚》内容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故题之曰“《离骚》三论”.而第三个方面又重点就对“民”、“求女”、巫咸答词等三点被误解者予以辩正,故本文实际谈了五个问题,如题之曰“《离骚》五论,”亦无不可云.  相似文献   

3.
陆机《文赋》之后,刘勰、钟嵘等鸿篇巨制未出现之前,沈约在当时的文学批评理论上承上启下,独树一帜,被誉“为一代辞宗”。历代诗评家多从声律论的角度对沈约加以评论,很少有人重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思想《。宋书.谢灵运传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批思想,其中提出了文学史论、诗歌批评标准以及声律论。这些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树特别是钟嵘《诗品》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万钟 《天中学刊》1998,13(6):38-44
对《诗经》诗篇中借自然他物抒发作者情怀的诗篇,《毛传》标了兴,并对其中一些诗作了兴义的注解。郑《笺》对此在很多地方附加兴义的解释。《传》和《笺》的这种解释往往把兴象的意义与人事联系起来。这种兴句解释的思维模式可以在先秦人们对自然景物进行的思考中找出其思维模式和内容的渊源,也可以看出战国末汉初形成和发展的阴阳五行思想的因素,和自然变异与统治者的失政互相联系的天人感应思想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雅颂诗篇是朝廷和宗庙的乐歌,多属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之辞,只有大小雅中有部分诗篇,抨击时政,反映社会现实.这个论断是比较公允的,也是少有争议的.但是,究竟雅颂诗有没有思想价值,则论及不多.我认为雅颂诗篇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鲜明的思想倾向,那就是“安邦保民”.这种“安邦保民”的思想是可贵的,它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后来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发展为民本思想,成为春秋战国时代进步的思想潮流,也可以  相似文献   

6.
陈忱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遗民诗人和通俗文学作家之一。他不仅留下了一部充满忠君爱国思想的《水浒后传,》而且还留下了一百多首“激烈悲壮,声出金石”的爱国诗篇。他的这些诗篇与他的《水浒后传》的创作思想是相一致的。诗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那个“天崩地解”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了对明朝灭亡的沉痛哀悼和对异族统治的强烈憎恨,是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现状和遗民精神状态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由于司马迁与班固两位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出身与遭际及各自史学才能之不同,因而《史记》和《汉书》中的相同的类传虽记述时代、内容基本相同,但评价却大为不同。表现在对西汉王朝的看法上,《史》多讥剌之辞而《汉》则代之以雍容圆滑的记述。在道德评判上,《史》往往冲破伦理道德的束缚,而根据人物的具体情况定其优劣;《汉》则自觉地以统治者的代言人自居,处处以统治者的正统思想来绳墨历史。在义利观上,《史》重利但不排斥义;《汉》则重义而轻利。《史》、《汉》类传之异鲜明地体现了两位史家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元典章》、《大元通制》等重要法律文献及其他历史资料,对元朝统治者提出的“祖述变通”、“附会汉法”、“实行文汉”等法律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这些思想在稳定元朝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洪渊论     
<正>在经过了近三十年呕心沥血的探索之后,任洪渊终于脱颖而出。他的诗才引起了海内外诗坛的瞩目。刘再复同志早于1982年就在《文艺报》上发表《新时代“司天者”的礼赞》一文,高度评价了他的系列“宇宙诗篇”,李元洛同志也发表了题为《第二届青春》的长篇论文,深入剖析他的诗的思想和艺术。北京出版社即将出版他的诗集。他的诗还不胫而走,登  相似文献   

10.
<正> 徐夜(1614—1685),清初著名山左爱国诗人,原名元善,字长公,入清后改名夜,字东痴,又字嵇庵。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史稿》、《济南府志》、《新城县志》均有传。他一生写诗甚多,传于今的总共也有五百三十余首,基本上都收入一九三四年桓台徐氏家族辑印的《隐君诗集》中。由于徐夜一生身居草莽,思想与当政的统治者始终对立等多种原因,绝大多数诗篇鲜为人知。本文为论述的方便,从广义上借用“咏怀”这一概念,来涵盖除其山水田园诗外的抒情诗。这部分诗,集中表现了徐夜在满清入主中原前后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林纾不仅是古文家和翻译家,他也是史学家。林纾具有丰富的传记文学创作成就和具体的历史科学研究思想。林纾深谙中国史学的真谛。林纾的自传,以别号寓历史意识,巧构心灵史,记事与记言相统一。在林纾的一生中,他对《左传》用功最多,并著有该领域专书两种。《左传》是林纾史学研究的基本点,其传记文学由之而生长,其历史思想由之而发展。林纾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历史著作主要应采用叙事性的文体,而哲学著作主要应采用议论性的文体。第二,历史著作必须真实地记录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已经发出的言论,而文学的诸多体裁则侧重于虚构。第三,研读历史著作方法主要应是个案性的解剖与深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思考与历史唯物论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的研究历程的深入梳理,可以发现当马克思谈到俄国村社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上的可能性时,他是站在“强肯定性”的意义上的,但当他谈到这种发展的实践上的可能性时,他实际上是站在“弱肯定性”的意义上的。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显示了其历史唯物论除了在历史本质论层面具有强劲的理论逻辑之外,在历史运作论层面同样具有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杜甫籍占襄阳,虽未到过襄阳,然考其诗作,对襄阳有着乡情,甚至一度产生隐居此地而终老的想法.襄阳人怀念这位"乡贤",更因为他是人民的诗人.探寻古迹,追访史籍,知襄阳亦有"杜甫旧居"、"杜甫墓"等纪念性建筑,说明襄阳人亦爱自己的诗人.  相似文献   

14.
清代学者崔述是史学名家,其史学思维方式也贯穿到了他的读<诗>笔记--<读风偶识>中,他从史学角度研究<诗经>,使<读风偶识>染上了浓重的史学色彩.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崔述对"诗可以观"的理论认识与其观<诗>知政的说<诗>实践是高度一致的.他认为"诗可以观"就是指通过<诗经>可以考察政事得失、历史变化,强调现<诗>知政的作用;在说<诗>实践中,崔述透过<诗经·国风>文本看历史兴袁、政治得失、风俗好坏.二是以史证诗,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考证<国风>某篇是否属诸某人,是否反映某件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5.
在《新科学》一书中,维柯从“诗性智慧”“语言产生”“文明起源”“历史循环”等角度探讨了原始人类的思维和文化,以此作为解读人类史前文明的钥匙,从神话考查原始社会与原始思维的方法对了解早期人类文明开辟了新路径,并影响了此后美学、神话学等学科的发展。维柯在《新科学》中对神话故事的解读反映出他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是如何起源并发展的”。这种肯定神话价值并将其自觉运用到认识人类社会的尝试,对后来众多学者的研究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赫尔德、缪勒、卡西尔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沿袭了这种方法,由此可见维柯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王路平先生的《贵州佛教史》在探索源头时不强作解人 ,多费笔墨 ,只把贵州佛教之源上溯至西晋 ,而迳以唐代牛腾作为贵州佛教传播之始 ,表现出其学术严谨性。该书大量利用黔僧史料 ,以及贵州各地方志 ,发掘出许多新鲜内容。在佛教史方面 ,注重法脉相传 ,把贵州佛教与全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方法上 ,本书史论结合颇佳 ,难能可贵。读一本《贵州佛教史》 ,了解西南一方风俗民情 ,知道多民族社会的形成史 ,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提供了发现与鉴定作者的途径和依据 ,万历五年编的《徐州志》记载了作者王寀的历史资料 ,王寀与徐州有密切的关系 ,完全符合发现和鉴定《金瓶梅》作者的可靠依据 ;他的全部历史资料在《金瓶梅》中均有众多表现 ,可以解释许多难解的谜题 ,如《金瓶梅》用山东省“清河县”作故事地点的原因 ,着重描写“临清码头”的原因 ,特别是王寀的历史年代与陈经济的故事年代连成了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8.
杜道坚 ,采石人 ,是宋元之际的著名道士。其《原旨》一书 ,为老子《道德经》作注解 ,大量引用儒家著作 ,使儒道二家合流 ,阐发道家思想 ,颇多新意 ,并引用古代历史事实说明。这是一部无名古史 ,有许多历史经验教训 ,对治国救世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屈原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史记》中的《屈原列传》。他以历史传记的形式,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屈原的家世、生平,建构了屈原生存其间的历史语境,为研究屈原的思想、创作提供了历史资料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沙汀在长期的小说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定势,热衷于描写人物的争吵便是其中之一.人物争吵的主要类型有狗咬狗型,民与官相斗型,家庭纷争型,同事、乡民之间争吵型,看客与看客争吵型等五种.这一定势的形成,有地理历史的原因,也有童年体验和婚姻生活的影响.这一定势的形成,使他的小说注重人物争吵的描写,并以此作为一个视角,透视了川人的"吃讲茶"文化,从而丰富、拓展了现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描写的内容和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