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转喻翻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以语用等效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转喻的语用对比为依据,我们可以探讨出英汉转喻的语用翻译策略;此外,转喻翻译还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认知参照点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能力。本质上,转喻是一种突显,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转喻思维依赖着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形成。不同的人由于经验相似,会借助相同的知识结构作为认知参照点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和表达。该文以认知参照点模型为全新的视角,结合英汉转喻实例,分析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转喻思维突显性的共性,即:具有的相同的认知原型、相同的认知原则以及相同的产生方式,以期论证该模型的强大解释力及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行走域”词汇表“工作、办事、能力”的引申意义。这些表达同“行走”概念的关涉或深或浅,致使其认知结构复杂,形成“行走·行事”的隐转喻并存、转喻套叠模式。通过英汉对等语料例示证实这一现象,简单阐释其认知机理,并探讨创建英汉“行走·行事”词汇小型语料库设想。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以英汉face为语料,从认知隐喻和转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发现:两词在认知上均以隐喻为主,转喻为辅;英汉语所显示的这种类似性典型地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选择倾向性;而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则印证了人类认知基本根植于身体经验,但也受制于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孔元元 《考试周刊》2012,(30):27-28
转喻和隐喻都是基于经验的思维方式,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英汉“cake(蛋糕)”为语料,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从而呈现词义延伸的认知思维结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新闻报道、网络论坛,甚至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等各种文字载体均出现了"门"族词语"繁殖"现象,并呈现有增无减势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转喻现象。作者运用英汉语料,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来诠释和论证这一现象,以探索"门"族词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作者也探索性地提出了"门"族词转喻认知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假说,并主张其凸显的不确定性和复合性,这是对于原型理论的发展和案例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的过程。本文以英汉五官词语的转喻为研宄对象,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旨在探索和验证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普遍性及存在程度,并探求由此反映出的人类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汉双解)中图示的人体部位词项为语料,在认知转喻和隐喻的理论框架下,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词多义现象在人体词项中普遍存在,转喻和隐喻思维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转喻比隐喻更基本,是隐喻的基础或为其提供理据,而隐喻思维在词义延伸中起的作用更大;两种思维在词义延伸中可能相互交叉,出现连续体的现象;转喻、隐喻也是引起词汇语法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转喻认知导向的英语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思维渗透在语言、生活、思维和概念的各个层面.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模式里,一个概念实体(源域),提供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的心理可及.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学生言语形式单调和不地道的原因是缺乏转喻认知思维,明确了培养转喻认知思维的必要性,提出了突显事物的典型特征、构建事件的全过程、明晰英汉不同的认知视角等具有转喻运作机制的...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颜色词,而且这些颜色词不仅有其基本义,还具有丰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重合,对外语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与思维方式,本质上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特点。在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以转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适当引入转喻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转喻思维,将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转喻理论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从跨文化交际意识入手,通过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实现思想情感的跨文化交流,是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语言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对汉语"手"和英语"hand"做语料对比分析,分析了"手"的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分析了其多个义项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从而也有力地证明了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词义发展的转喻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词义发展的原因,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偏向于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的,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转喻、隐喻)由一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发展现象进行转喻解释,并讨论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认知手段的转喻和隐喻是词汇扩展的两种重要方式。文章以hand为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研究发现:(1)隐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大于转喻;(2)在词义延伸中有两种思维结构: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结构;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思维结构。两种思维结构相互交叉,出现连续统的现象;(3)词义从本义向转喻、隐喻方向延伸的时候,离本义越远,修辞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5.
寻阳 《培训与研究》2006,23(6):39-41
转喻与隐喻都是基于经验的思维方式,均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概念化过程提供了路径,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转喻—隐喻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一种互动的层次上的变化。大量隐喻的产生建立在转喻的基础上。作为英汉语言中情感发源地的Heart,其转喻—隐喻的特征在感情表达式中表现的最为清晰。Heart的概念化越具概括性,所含转喻的成分越小,而隐喻意义越突出。但不管如何变化,隐喻的转喻基础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与隐喻一样,转喻在本质上也是人们言语行为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Thornburg和Panther从认知的角度提出言语行为脚本模式,为转喻的认知功能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转喻解释理论,从而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笔者对特定的间接言语转喻推理的实践性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名词动用的实质是受转喻促动的,隐喻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选取名词动用的实例从隐喻、转喻的角度阐释其深层机制,旨在将认知理论成果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促进名词动用的习得。按以转喻为主和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生成的名词动用对实例分类阐释,以转喻为主的名词动用下分八小类以揭示其转喻理据,对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生成的名词动用分来源于转喻的隐喻映现、基于名词隐喻义的转喻和基于转喻机制的隐喻延伸三类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类词缀具有方便、高效的构词特点,常常用于构建新词语。对类词缀的语义认知机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特别是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启示:外语教师可通过讲解基本词汇和词汇联想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转喻、类比能力,进而轻松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