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驴不笨     
许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总觉得文言文没什么现实意义,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一般都是这样: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文体的了解、作者态度与思想情感的了解与评价。学生也这样认为,学文言文无非就是为了考试,学好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语句和重点句式就可以了,平时再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就相当不错了。有这种看法的老师和学生,是大错特错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许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总觉得文言文没什么现实意义,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一般都是这样: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文体的了解、作者态度与思想情感的了解与评价。学生也这样认为,学文言文无非就是为了考试,学好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语句和重点句式就可以了,平时再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就相当不错了。有这种看法的老师和学生,是大错特错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是课程标准所反…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由此看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等健康向上的思想为己任,让每一个学生接受责任感教育。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展开探究,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4.
李宏毅 《现代语文》2008,(12):84-8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学生要有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对文言文学习如此阐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古代作品,可以受到中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塑造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陶铸民族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王瑛 《中国教师》2013,(8):24-2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就应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本身,关注学  相似文献   

6.
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有很重要的成分。可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着畏难、回避的情绪,原因是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了它深刻严肃的一面,没有把它丰富生动的一面充分表现出来。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分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多方面有效手段,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如何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以培养,笔者结合课堂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承载文明,传承历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特别是高中课本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经典名篇,它们不仅仅是作家个人情感的产物,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人类文化宝库的财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然而在日常教学,我们教师大多还只是从“言”的角度进行教学,把文言文课上成古汉语课,只注重字词意义的疏通,归纳语言点,究其原因,其一,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卷,文言文考察内容大多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仅是停留在“言”的层面。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嚼烂了喂”,学生上课就只是一味的听和记。其二,不少教师认为,扫清古诗文阅读中“言”的障碍是理解“文”的前提,甚至认为解决了“言”就可以应付考试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标准说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在当前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董书海 《中学文科》2007,(12):17-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关注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谈点个人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韦中军 《广西教育》2013,(26):59-59,73
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品格的培养密不可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当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诱惑,年轻的高中学生缺乏鉴别力,加之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社会上很多人只关  相似文献   

13.
吉顺海 《成才之路》2011,(35):11-11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教学中,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寻找一份与时代相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应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用,或者说如何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引下转变教学行为,发挥学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我想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相比现代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基于此,长期以来.老师们教学总怕学生不能理解,希望面面俱到,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  相似文献   

16.
初中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起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和接受传统美学熏陶。但文言文也是语文教材中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部分:学生怕背,老师怕批改学生的默写;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由老师来讲,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特别需要摆正“扶”和“放”的关系。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环节中.笔者积累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人文性成了语文研究的一个热点。《课程标准》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语文》人文教育所应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汤桂林 《新疆教育》2012,(15):146-147
正在历史教学中,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寻找一份与时代相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应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用,或者说如何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引下转变教学行为,发挥学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一、国学在高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国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实现这一课程理念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选择,而国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准备必要的文化素养,人生态度,形成美好情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班主任,探索和实施情感教育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