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规模也逐步的壮大起来,进而为新媒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新媒体自身的特性也反作用于城市空间,对城市空间的格局、经济、文化和体系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并没有取消空间,而是改变了空间。本文将从新媒体对城市空间的多重影响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以帮助读者对二者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书店在过去的20年里几经坎坷,完成了从图书经营店到书店综合体的过渡,在后疫情、后数字时代,书店的持续发展需认清"空间转向"是趋势,"地方营造"是重心,"文化创意"是策略,"以人为本"是核心.本文在思想革新层面有机结合西方城市"空间社会生产""全球地方感"等理论,对多家书店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在对实体书店发展现状和瓶颈分析的基础上,从地方营造、地方感重构、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对城市实体书店进行创意思维的赋予,以期为实体书店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传播是指城市现实空间与城市中现代传媒的传播,城市传播的空间载体与城市舆情的发生空间互文互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引导城市舆情、推动城市发展、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城市现实空间与拟态空间的角度来论述舆情在两种空间中的发生、发展及其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丘干  关婷 《出版参考》2021,(8):36-38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是解决城市问题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真正从根本上消解所谓"大城市病"带来的疏离感?基于文化治理的阅读空间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探索内涵化、标准化、品质化的社区阅读空间建设,有助于为居民营造"社区共同体",构建在地性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从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迈向社会学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从城市阅读空间使用者角度剖析当前城市阅读空间的优缺点,为我国城市阅读空间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分析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现状并构建读者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施设备、环境、资源、服务、工作人员5类指标,选择目前省会城市中城市阅读空间数量最多的合肥市,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向读者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合肥市内城市阅读空间进行实证调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城市阅读空间读者满意度从低到高排列为城市阅读空间资源、设施设备指标、服务指标、环境指标、工作人员指标,通过分析读者对各指标的满意程度及其内部构成,针对性地提出城市阅读空间未来发展的优化措施,包括:拓宽城市阅读空间资源获取途径、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并加快资源更新速度、重视与增设应急照明设置、找准学习与娱乐设施平衡点等。  相似文献   

6.
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和构建社会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图书馆内外环境建设以及向社会提供创新舞台等方面,尝试分析如何营造公共图书馆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7.
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作为城市新空间的一种,对市民生活、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有较强的影响作用。文章从桥下空间具有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的角度,去认识桥下空间的特点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今后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适应原则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人际传播中的"关系"与关系中的"空间"问题,追溯城市空间多重性与人际交往多重性的理论源头,阐述人际传播学"城市空间"主题流变的各种视野。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时空变化,对人际传播学提出更高要求,并将其置于相关紧迫性问题的研究之中。人际传播学要在城市空间与人际交往主题上力求有所突破,形成更加令人信服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城市24小时》(第一季)为例,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采用内容分析法探寻纪录影像对城市空间的再生产。该纪录片以时间为轴,24小时为界,"人"作为核心的关键词贯穿始终,展现出多元的城市空间。拍摄者着重笔墨描绘了现代性入侵与"去物质性"鲜明的商业空间、"公共性"浓厚的公共空间、城市节点突出的交通空间等实体空间,同时刻画了构建地方意义、强化地点认同的文化空间。整体上,空间的呈现有着明显的彰显性和遮蔽性特征,另者,空间塑造上还存在着跳转的时空、遗漏的纵向空间、不平衡的性别显现、忽略的虚拟空间等内容缺失。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书店是文化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绿地.书店本身作为一个具体的物化空间,满足了所在城市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的需求,并与整个城市的风貌、气质融为一个整体.城市真正接纳了书店,书店也依托城市而大放光彩.本文以南京的先锋书店为例,引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建构与满足的视角分析实体书店与城市融合的必要性,借以回答实体书店如何才能更好地在都市中生存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数字技术颠覆了城市阅读空间的传统价值创造逻辑,文章基于价值创造的分析,指出城市阅读空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包括边界扩展、社群化和价值网络,并提出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及生态系统建设,完善城市阅读空间体验,打造"空间+社群+多元化业务"的运作模式,以及构建城市阅读文化生态圈.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冲击导致建筑设计和城市创作的雷同,城市公共空间也因此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移动媒介更是直接取代了公共空间在信息交换、社会交往中的角色。但电子大屏幕在公共空间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空间的秩序和样态,并将人们重新召回到街道。本文结合有关公共空间的理论,并以深圳本地大屏幕为例,通过简单的实地考察发现大屏幕通过公开展示的方式形成了城市居民中多数人可识别的城市景观,并促成日常生活图景中的"集体记忆";同时其支持新形态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增强公共参与和提高城市公共性的机会。大屏幕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与城市空间是交互共生的关系,城市空间催生了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影响了其风格特征。而新媒体则推动了城市空间文化的形塑、空间形态的变革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在新媒体的创新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建构过程中,需要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以期实现耦合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认知、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来论述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价值和建设,对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志远 《当代传播》2021,(6):41-46,5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都市社会研究转向空间政治,尤其是城市空间中的空间正义问题.基于媒介化理论,本文分析了大众媒介对于城市空间正义的现代性意义,大众媒介通过议程设置突出空间占有、空间使用、空间消费、空间再造、空间抗争和空间想象这些元素,用具体的新闻报道、广告、舆论、艺术设计等内容,建构了城市空间正义的四道"媒介墙"的角色,即:区隔之"墙":建构城市空间所有权的正当性;监护之"墙":影响公共空间资源再分配的公平性;遮蔽之"墙":通过代言或标签化扭曲不同社群在城市空间中的平等性;想象之"墙":干预城市空间中异质空间的开放性.但大众媒介的资本属性和技术特征使其建构的城市空间正义具有局限性.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新技术对大众媒介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也启示我们思考未来网络社会中空间正义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阅读空间连接着全民阅读的宏观战略与个人阅读行为的微观实践,亟待创新发展。文章以成都10个代表性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从高频词分析、情感倾向等方面对公众评论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现场调研,基于场景理论,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维度探究阅读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为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城市公共空间发生了根本的转型,由以实物为内容的物理空间转向了以网络为支撑的虚拟空间。这种公共空间的转型给城市生活和治理带来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齐凤  魏占杰 《出版广角》2015,(17):182-183
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解释城市发展的问题上,社会空间视角具有明显的优势。《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城市贫困空间研究的“样本”,通过对城市贫困空间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空间正义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8,(12):58-66
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媒介本体论视角探讨了城市传播领域的基本问题:城市空间作为媒介如何使传播得以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何种交往关系?从城市起源来看,人们对于恐惧的规避和城市空间对浪漫主义的召唤为城市空间中社会关系的形成创造了可能;就城市发展而言,以现代性为标志的技术象征空间、蕴含特定意识形态的形式象征空间和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体验性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基本的话语体系,三者的博弈不断主导着城市的空间实践。其中,城市象征空间构造出的是不对称服膺关系,而体验性的城市空间促成了对称不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